浅析法国现代风景园林【摘要】法国现代园林发端于1925年的巴黎“国际现代工艺美术展”,现代风景园林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园林的风格与形式,大体上走过了20世纪前半叶的开拓实验、中叶的深入探索及现代形式与风格的成形、后半叶的成熟及多元化趋向这几个阶段。
法国既有深厚的古典园林文化渊源,又有独到的现代景观理念,并能将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完美的结合起来,一方面强调个性和地方风格,一方面积极融入全球化,将法国现代园林设计带入独树一帜的新境界。
中国和法国的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我国现代园林尚未形成独特的风格。
在法国这个先行者的历程中,有很多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本文主要分析了法国20世纪以来近代园林的发展,试图对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并将其与国内园林历史的现状进行比较,结合自身认识给出评价。
【关键词】现代园林;发展历程;经典实例;中国园林;【Abstract】“The exhibition of international modern industry and art” in Paris in 1925 has made a start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France.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developed for one century in the 20th century, and has formed the style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garden.There is a deep cultural origin of classical garden in France, and there are original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ories. France can combine the traditional and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gether perfectly; while emphasizing the personality, France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the globalization and put the French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to a unique realm. China and France are both occupying very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 but China has not shape the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f itself. Much universality meanings are worth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rance.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French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ince the 20th century. It tries to analyz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ompares with the China’s, and combined with myself understanding to draw evaluation.【Keywords】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process; Classical examples; Chinese garden;【目录】1. 引言2. 法国概况2.1法国历史地理概况2.2二十世纪前的法国园林3. 法国现代园林景观3.1二十世纪前期的现代园林思潮3.2二十世纪后期的现代园林景观4. 法国现代园林景观实例4.1勒·诺特尔式园林的传承——巴黎雪铁龙公园(Andre Citroen Park)4.2解构主义——拉·维莱特公园(Parc de La Villette)5. 中国园林与法国园林的对比5.1中国园林的发展概况5.2中法古典园林景观的差异5.2.1园林布局的不同5.2.2园林艺术风格的不同5.2.3园林空间处理的不同5.3法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启示6. 总结参考文献【正文】1. 引言从20世纪80年代起,园林景观建设日益受到法国大众与媒体的广泛关注,掀起了园林景观建设的新高潮,政府和大型公共机关对园林景观的认可和支持,带来了大量的公共建设项目,产生了许多充满个性、引人注目的作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有着不同经历以及美学、哲学和社会学背景的人们,如画家、雕塑家、建筑师、植物学家、生物学家、农学家甚至自学成才者,都在尝试园林景观创作,不同背景与特长的从业人员努力发挥自身具有的优势,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2. 法国概况2.1法国历史地理概况法国位于欧洲西部,三面邻海,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地理位置优越,拥有异常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
法国本土有22个大区、96个省和约37000个市镇,国土面积551602平方千米。
海岸线长约3000千米。
气候温和,国土大部分为平原,境内河流交错,土壤肥沃,宜于植物种植。
因此,这里的园艺事业十分发达,茂密的森林占国土面积的25%。
在树种分布上,北部以栎树、山毛榉为主;中部以松、桦和杨树为多,而南部则多种无花果、橄榄、柑桔等。
法国的历史是长期以来人民的点滴劳动汇集而成的。
两千年来各个王朝和他们的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印证,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法国。
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君主制,并于1792年9月22日建立第一共和国;1848年2月爆发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国;1851年,路易·波拿巴总统发动政变,建立第二帝国;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战败后,于1871年9月成立第三共和国,直到1940年6月法国贝当政府投降德国,至此第三共和国覆灭;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巴黎公社,同年5月底,被法国军队残酷镇压;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遭德国侵略;1944年6月宣布成立临时政府,戴高乐担任首脑,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
2.2二十世纪前的法国园林法国园林最早萌芽于罗马——高卢时期。
而在中世纪出现了附属于封建主或修道院的园子,以种植蔬菜、果木和草药为主。
这类园子由水渠划分成方形的地块,水井图2-1:法国地图 The map of France图2-2:法国国旗 French national flag位于园子中央,井上用格栅建亭并覆以攀缘植物;或用格栅建造的拱架覆在小径上,以攀缘植物形成绿色走廊。
园子的一侧建有鱼池,树木修剪成几何形状或动物形状。
16世纪的法国园林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出现了台地式园林布局、岸洞、果盘式喷泉等要素。
园林设计开始因地制宜,由于法国地势平坦,易于建造较意大利园林更加宏大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理水技巧上,多用较平静的水池和水渠,而很少用意大利园林中的瀑布和落水;在树木和植物的边缘上加以花卉镶边,后逐步大量运用花卉,最终发展为绣花式花坛。
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将欧洲规则式园林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到顶峰,形成了一个融国土景观、建筑构图、透视原理、园艺技术、艺术美学、工程技术、皇权象征和宫廷生活等为一体的造园样式。
勒·诺特尔((Andr é Le N ôtre)作为法式园林的开创者,他继承和发展了整体布局的原则,同时借鉴了意大利的园林艺术,并有所创新。
勒·诺特尔造园适应了宫廷的需要,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作品鲜明地反映出这个辉煌时代的特征。
园林成为路易十四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
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开始渗透到城市领域,首先是大型花园前多开辟笔直的林荫大道,将园林景色引入城市;其次,在城市中增辟花园式街道;之后又以古典主义园林的理论与布局,指导城市设计或城市改建工程。
18世纪的法国园林受启蒙主义热潮的影响,英国风景式园林取代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成为统治欧洲的造园样式。
当英国园林从自然式过渡到绘画式时,法国出现了“英中式”园林,标志着法国进入近代园林阶段。
“英中式”园林将自然景观、风景绘画、小品建筑和异国情调以及村庄农舍等揉合起来,带着强烈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在欧洲风靡一时。
19世纪初,由于英国产业革命的波及,法国工业开始蓬勃发展。
法国的社会变革,大大改变了城市面貌,也赋予了园林全新的概念。
随着法国君主政权的覆灭,很多皇家园林逐步对平民开放。
如皇家狩猎地——布劳涅林园(Bois de Boulogne),几经改造后,以其自然式的优美景观向平民开放,尤以其建在隆尚平原上的跑马场吸引了大量的巴黎居民。
这些对外开放的园林,仍归属园主人所有,并不能称之为公共园林。
19世纪下半叶,拿破仑三世开始对巴黎进行重大的改扩建工程和美化运动,他借鉴了加伯特(Cabet)和欧文(Owen)等人的棋盘式理想城市布局,以法式园林的设计理念来改造原有的中世纪的城市格局。
3. 法国现代园林景观图2-3:维贡特花园Vaux-Le-Vicomte Castle3.1二十世纪前期的现代园林思潮从19世纪后期开始,法国作为欧洲的文化艺术中心,各种现代艺术思潮不断涌现,又不断消亡。
在各种“新艺术”潮流的推动下,园林设计师开始从现代艺术中寻求设计灵感,使得“新型园林”层出不穷。
如杜宪勒(Duchene)父子倡导的新古典主义潮流、混合式或组合式风格、“园林建筑”流派、印象派画家的花园、阿尔伯·凯恩(Albert kahn)的国际“新艺术”花园、新殖民主义园林等。
1925年巴黎的装饰艺术博览会,又掀起一轮探索现代园林的热潮,如“立体派”花园、装饰艺术园林、新巴洛克前卫艺术园林、花园城市运动等等,不胜枚举。
然而,这一时期的现代园林大多局限于小型的私家园林,而且注重形式胜于内涵。
如盖伍莱康 (Gabriel Guevrekian)1925年为巴黎装饰艺术博览会设计的“水与光之园”,1926年为德诺耶别墅(Villa Marie-laure et Charles deNoailles)设计的“立体派”园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