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浠水思源实验学校 郑琳
[内容摘要]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如何践行新课改精神,首要关注的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注重调查研究,反思现状;要加强师资培训学习,找到改革的方向;要夯实教学研究,凸显教研团队作用;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践行课改精神。 [关键词]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调查反思 学习培训 教学研究 课堂实践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推进课程改革,就是要着力转换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实现有效教学。笔者从事义务教育工作多年,新课改以来,一直关注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深刻地感受到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立足学校教学实际情况,由表及里,层层推进。 一、注重调查研究反思现状 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不尽相同,推进课堂模式改革的关键是要找到最优化的教学方式,要整合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力量。因此,调研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摸清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是每所学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不能跟风盲动。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课堂教学实施的效益与效果。了解所有教师的教学特点,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是走进课堂,开展全员讲课评课活动。课改之初,我们的课堂大多还停留在原有的传统课堂中,还存在着诸多的弊端。我们的课堂中,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少。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教师教学的主体性,重视了知识的传授,重视了知识的系统化,而对于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不够。教师注重教教材,而没有转化为用教材教。只有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做好调研,发现问题,掌握一手材料,我们才会找到改革的方向。 2
二、加强学习培训突破迷茫 为了让教师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找到努力的方向,我们务必要注重教师业务学习和培训。只有通过学习和培训,我们才能找到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支点,才不至于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迷失方向。 专家引领,抓住核心 聘请专家来校指导教师学习、理解《课程标准》,找到课堂教学实施的计划、方向和目标;邀请校外教研专家来校为教师进行现场观课和讲座,让专家深入课堂推门问诊,指引方向。有计划地将年轻教师送出去观摩和学习,扩大眼界,增长见识,回来后及时与同组教师汇报和交流。 同伴互助,整体提升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进行课堂对话、交流互动”等几个问题是教师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我们可以这些问题为切入点,以课例、案例为支架,让教师在具体的问题中,在现实的课堂情景中,对话、总结、再行动。同学科组内可以开展了“同课异构”研究,在比较分析中,去寻求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了更直观地去评价一些典型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我们还可以将讲课现场录制下来,在观摩和评课中进行回放,对一些细节和片段进行分解式的研讨。同时要让评课不再拘泥于“就课论课”,而是“以课为例”,“以课为镜”,让每个教师在评价别人时反思自己,使教师在这些活动中从孤独走向合作,从合作走向提高。 个人反思,修正行为 个人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为了促进教师主动参与教学反思,教研组每学期都要就一些课堂教学中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梳理,定期在小组内发布,动员教师在实践中去反思,在教研活动中去交流。可以将教师撰写的优秀教学反思进行收集整理,以一定的方式发布供全体教师学习和讨论。 三、夯实教学研究促进课改 为了发挥集体智慧,凸显教研团队作用,务必要注重集体教研的落实和成效。关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要将集体教研的主要任务确定为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大致分四步:初备、交流、再备、反思。 主备人接到备课组备课内容后,要对主备的内容深入吃透,明确教学目标、确立核心教学目标,并对教学目标的的达成做深入的思考和设计,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主备人在初步的教学设计上,还要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 在备课会上,主备人将初步的教学设计发给每位组员,并围绕所备内容逐一3
抛出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的构思和遇到的困惑。然后由组内教师共同研讨、集体交流,形成合力,使教学设计最优化。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主备人要结合组员的意见和智慧,在初案的基础上形成正式教案。组员在拿到正式教案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本班学生个性特点,在正式教案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备课,再次备课可以是对某一教学环节的增删,也可以是对某一教法的变动,让教案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又能体现教学的个性化。 教研组要求每位教师在教学实施后,要对集体备课教案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惑等反思记录下来,这些点滴的反思是我们教师成长的每一步阶梯。 四、关注课堂教学实践课改 新的课改模式下,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做到六个转变——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方法要转变:变“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主动学”;教学方式要转变:“单纯传授知识”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评价观要转变:变“结果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教师的学生观要转变: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合作”;教师的教材观要转变:变“教教材”为“用教材”。 1、促进教师角色转换,凸显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教育教学新的内涵和要求,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陈旧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课堂要让学生有尊严——崔其升。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要关注学生,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不再是具有权威身份的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合作者,成为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教师讲得怎样,而是看学生学得如何。用“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作为指挥棒,彻底改变了教师“满堂灌”、“满堂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们要愿意相信学生,要愿意俯下身来走进学生,要愿意引导学生一起学习探究,要愿意尊重学生的每一次体验和感悟。 我们追求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是“有眉头紧锁的沉思、有满怀自信的操作、有深情并茂的表演、有合情合理的猜测、有个性鲜明的质疑、有据理力争的辩论,有沉稳理性的反思,有激情冲动的欢呼,有身心愉悦的享受”。 4
我认为,只要注意环境、场合,只要把握准学生的情感,教师的任何“过分”的亲切幽默、嬉戏都不会是多余的,这只会让学生感到:“这老师真有趣!他真是我们的好朋友!——李镇西 2、改变课堂结构,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上讲解多,交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要尝试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少教多学”。 以下为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案例: 第一步:自学定向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用2分钟左右时间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利用多媒体分层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关键是要确立好每节课的核心教学目标。 第二步:自学体验 学生自学课本,对照导学案,自主解决导学案中基础类题目;对于独立思考未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查阅资料解决,对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色笔做好标记,以便在对学、群学中解决。这个环节一般在8分钟左右。 第三步: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先结对学,学生两两互相交流学习,然后小组内交流讨论,六人一小组,组内每个人分工明确,小组充分合作,深入探究。这个环节5分钟左右。 第四步: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这个环节是课堂上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班内展示交流。在展示中要力求避免优秀学生包办,要体现全员参与,强化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做到“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小组展示汇报要做到声音响亮、语言规范。同组组员补充交流汇报成果,其它小组学生要认真听取汇报,不插嘴议论,在汇报完后再质疑。我们通过小组汇报展示、组与组质疑,让学生发表见解、暴露问题,在交流讨论中解决问题,获取新知,提升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对学生的展示适时做出引导和点评。这个环节大约用时15分钟。 第五步:检测反馈 在学生展示交流后,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检测题,检测题要有层次,题目设计5
要有坡度,让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学生回答,对本堂教学当堂做出检测。这个环节大约5分钟。 第六步:总结延伸 针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况和学生检测的结果,教师要对本堂课的知识点、能力点做出精辟的总结,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出中肯的评价,对学生自主探究还没有完成好的环节要做出补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个环节大约要5分钟。 课堂教学中要关注五个要素:明确学习目标,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贯彻赏识教育原则,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实行当场训练和分层训练。 3、推行学生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培养 “课堂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这个阵地应当蕴含多种养分,应当充满七色阳光,应当让各种小鸟自由飞翔,放声歌唱”——崔其升 要想让“小鸟自由飞翔”,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有效课堂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过于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探讨和实践。首先要求教师要掌握好班班通的使用,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在评价方式上,不再着眼于教师讲得怎么样,而是注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了吗,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得怎么样。
任何改革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迷茫,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也会如此。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执行者,我们必须有壮士断腕的气概和决心,努力寻求正确的改革方向,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才会取得真正的进步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