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健康教育特色方案

幼儿园健康教育特色方案

幼儿园健康教育特色方案
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总的教育方针指导下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二期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幼儿园创建办园特色,能使幼儿发展有目标,幼儿园发展有方向,教育教学有主题,教师成长有平台,我园将根据本园办园实际,继续创建健康教育的办园特色。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为指导,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实践,调动幼儿对运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愉快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和自主精神,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创建办学品牌,提升办学品位。

二、背景分析
(一)、优势
1、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

我园本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原则,在大健康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积极投身于课程教材改革,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2000年起全园进行了市级课题《培养幼儿健康体魄的实践研究》,历时三年,在提高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健康教育理念得到教师的认同。

多年来,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健康教育理论,并积极投入健康教育研究,开展了对幼儿健身操编制与运用、开放性体育区角活动的实践与探索、幼儿园富有野趣的体育运动等内容的研究,提高了健康教育对幼儿发展价值的认识。

3、形成了健康教育的园本方案。

通过多年的实践,幼儿园形成了一定的健康教育园本方案,如适合大中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运动课方案,开放性大区域体育活动的经验等。

特别是大区域体育活动的成果得到市县有关专家的肯定,其经验在本县范围内得到推广。

4、健康教育的办园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幼儿园积极筹措资金,创设健康教育的办园条件,建立了感觉统合训练室,购置了感觉统合训练器材,添置了各
种适合幼儿运动的器械,如跳箱、踩踏车等,自制了爬杆、高跳下等富有野趣的运动器械,为开展健康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不足
1、健康教育的内涵不够丰富。

以前,我园健康教育的研究比较侧重于幼儿健康体魄的培养,对于健康的理解一直停留在“健康等于无疾病”的水平,将健康教育模式定位于生物医学模式。

因此,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鲜少提及,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也少有想法。

2、健康教育的途径比较单一。

健康教育仅仅停留在学校层面,活动以幼儿园组织为主,没有向家庭、社区进行拓展。

幼儿园资源、家庭资源及社区资源没有很好的得到整合,家园、社区之间存在教育上的不协调。

家长在合作中是被动的接受者,家长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健康教育行为有待提高。

教师对健康教育的理念比较认同,但在行为上跟进不够,特别是近几年新进的教师更要加强健康教育理念和行为的培训,使他们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得到提高。

4、健康教育课程不够系统。

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积累的园本化课程只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5、园舍设施还有不足。

由于雪灾危害,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室已经坍塌,急需重建。

另外幼儿运动器械需不断更新和添置。

三、健康教育特色的理论依据及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一)、理论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首先“健康第一”的思想由来已久,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明确提出幼儿园应把健康放在首位。

认为“健全的身体是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础”。

其次,“保护幼儿的生命”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

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还未完善,幼儿的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为此保护幼儿的生命理所当然成为幼儿园的首要任务。

再次“促进幼儿的健康”是由幼儿健康的特有价值所决定的,健康既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幼儿身心充分发展的前提。

幼儿时代的健康不仅能提高幼儿期的生命质量,而且为一生的健康赢得了时间。

(二)、对幼儿发展的价值: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更离不开运动,学龄前儿
童的发展与其它年龄段的人的发展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对于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是借助于活动来获得的,而运动又是幼儿活动的很大部分。

运动除了有健身作用外,还能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坚韧不拔的意志,提高幼儿认识周围环境、与人交往沟通协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塑造孩子健康、活泼、大方、自信的个性品质,更对幼儿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健康教育特色的基本内涵
培养幼儿初步的健康意识和对运动的兴趣,体验运动的快乐。

了解基本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锻炼意识,提高身体运动的协调性,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

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初步养成健康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

形成“活泼开朗,大胆自信”的个性品质。

充分挖掘家庭社区资源,有效利用校内资源,为幼儿营造健康教育的环境和氛围,让健康教育成为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特色创建的目标
建立健康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相匹配的办学行为,创建具有健康教育特色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在理论指导下的具有较强实践意义的课程操作方案,建设具有健康教育特色的积极进取的师资队伍,促进保教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持续发展。

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的探索精神,“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我自信”成为我园幼儿有别于其他儿童的重要标志。

五、特色创建的基本内容与措施
(一)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1、深化运动课程研究。

开展《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和谐互动提高幼儿运动兴趣和能力的行动研究》。

探索以运动为载体的幼儿园、家庭、社区互动开展儿童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类型、方法、策略及实施措施。

建立三方共育的实践机制,逐渐形成整合的、开放的、多元的儿童体育操作模式,切实提高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

(1)、研究以幼儿运动为载体的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和谐互动的理想目标。

(2)、研究开发适合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和谐互动开展体育运动的内容。

(3)、研究三位一体互动开展幼儿体育运动的类型和方法。

(4)、研究三位一体互动开展体育运动的实施措施。

(5)、研究三位一体互动开展体育运动的基本策略。

(6)对幼儿园与家庭、社区联合开展体育活动有效性的评价研究。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让幼儿了解活泼、开朗、勇敢、进取、不怕困难、战胜挫折、善于交往与合作、遵守规则等健康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

(1)、乐意上幼儿园。

对幼儿园、老师产生亲近感,会表达自己的愿望,逐步适应集体生活。

(2)、感受老师喜欢我。

愿意亲近老师,参加各类集体活动。

(3)、能和大家一起玩。

在共同生活中,体验与老师、同伴相处的愉悦感,学会初步的交往方法,愿意和同伴分享。

(4)、经常保持好心情。

使幼儿掌握那些情绪有益于健康,逐渐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5)、学会交朋友。

学习一些赢得朋友的方法,体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6)、主动关爱周边的人。

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家庭情、师生情、同伴情,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富有爱心。

3、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有责任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的环境,更应该对幼儿进行初步的、最基本的安全指导和教育,来逐步提高幼儿预见危险、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

(1)、帮助幼儿了解水、火、电、煤气、刀具、常用药物的使用常识和注意事项。

(2)、培养幼儿具备初步的自救能力。

(3)、帮助幼儿获得应付意外事故的常识,懂得要及时避开危险场所。

(4)、认识自我,了解生命,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意义让幼儿认识人体器官的作用,认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自我保护教育的前提。

(二)、园所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创设
1、园舍环境
(1)、积极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园条件,并根据特色教育需求,及时添置、更换各种运动器材和设备,如增设富有野趣的运动器械。

对已有乒乓桌进行修理,创建乒乓专用活动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