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杭州至瑞丽国家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杭瑞高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第12条横线,也是横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重要运输通道,目前,杭瑞高速全线90%的路段均已建成或在建,其余路段也在筹备中。
拟建湖南省临湘(湘鄂界)至岳阳高速公路(以下简称“临岳高速”)是杭瑞高速在湖南省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临岳高速东起杭瑞高速湖北段,西接杭瑞高速岳阳至常德段,是杭瑞高速中部的重要一段,也是湖南省连接鄂、赣及长三角的重要通道,其建设对于杭瑞高速全线拉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本项目是杭瑞高速浙江至湖南区间最晚实施的一段,已成为国家高速公路“断头路”,其建设迫在眉睫。
本合同段为湖南省临湘(湘鄂界)至岳阳公路第12合同段,主要包括洞庭湖大桥悬索桥主桥及主桥副孔,对应桩号为K52+896.000~K55+286.180,全长2390.18m。
跨径布置为3×60m现浇连续梁+(1480+453.6)m双塔双跨钢桁梁悬索桥+(32.58m+3×60.5m)现浇连续梁。
本标段为岳阳洞庭湖大桥第A2标段,A2标段负责君山岸(基础+主桥副孔+锚碇+索塔+跨中以西主梁+猫道横向联系)+下游(主缆+吊索+索鞍+索夹+猫道)。
临岳高速地理位置见图1.1.1-1。
图1.1.1-1 岳阳洞庭湖大桥推荐方案路线图1.1.1-2 岳阳洞庭湖大桥桥型布置图1.2 建设条件1.2.1 通航环境桥位跨越湘江航道,湘江自古以来就是湖南省的黄金水道,也是沟通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唯一通道。
新中国成立后,对湘江航道实施了一系列的治理工程,特别是国民经济发展“八五”期以来的重大疏浚整治和航电开发,现在衡阳至城陵矶449km,下游岳3km进入长江航道,为III(2)级航道,规划建成II(3)级航道。
城陵矶所在长江航道为内河I级航道。
1.2.2 地质条件根据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及初步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场区发育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松散堆积层,第四系更新统残坡积、冲洪积黏土、粗砂层,元古界冷家溪群砂质、泥质板岩。
1.2.2.1君山岸锚碇地质条件较简单,无大规模的断层从锚碇区通过,区域稳定性好。
该区域地层上覆第四纪全新世冲湖积物,岩性以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以及粉细砂层、卵砾石层为主,上部的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粉细砂层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卵砾石层层厚较小,一般1.85~4.10m;下伏的基岩风化层中,全、强风化泥质板岩承载力较高,承载力基本容许值300~500kPa,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下伏中风化、微风化泥质板岩、砂质板岩承载力高,承载率基本容许值1000~1800kPa,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锚碇区卵砾石层厚度不大,但透水性强,水量较大,具有承压性质,为强透水层。
全风化层、微风化层、完整的中风化层透水性差,水量小,为弱~微透水层,在本锚碇可视为隔水层。
强风化层、破碎~较破碎中风化层为弱~中透水层,水量较小。
且该锚碇位于湘江河漫滩中,每年洪水季节多淹没于江中,裂隙水水位高,具有承压性,但透水性较差,水量不大。
1.2.2.2君山岸索塔塔基覆盖层厚度约20~25m,下部薄层状卵石,上部为淤泥质黏土。
下伏基岩为板岩,基岩面高程约-5~0m,岩面一般较为平坦,强风化厚度一般在5~10m 左右,岩质较软,岩体破碎;中风化厚度一般在10~20m,埋深一般在38~50m,岩质较硬,岩体破碎~较完整,承载力可达1200~1800kPa;微风化基岩埋深一般在55~60m,属较硬岩石,岩体较完整,承载力大于1800kPa。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均具承压性。
根据实验结果,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均具有微腐蚀性。
1.2.2.3君山岸副孔该处上覆第四纪全新世冲湖积物,岩性以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以及粉细砂层、卵砾石层为主;下伏的基岩风化层中,全强风化层的层厚一般 2.70~11.95m,下伏中风化砂质板岩厚度大,承载力较高,承载力容许值为1200~1800kPa。
1.2.3 气象本区气候处在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也是北方冷空气频繁入境的“风口”所在。
因此冬季冷空气长驱直入,春夏冷暖气流交替频繁,夏秋晴热少雨,秋寒偏旱。
本区多年平均气温16.5~17℃,一月平均气温3.8~4.7℃,七月平均气温29℃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1200~1302毫米。
无霜期258~275天。
雨多集中于3~8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9%,年均蒸发量1238.1mm,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11.8℃。
桥址区天气复杂,灾害性天气类型较多,主要灾害性天气有:暴雨、旱涝、连阴雨、雷暴、冰冻、冰雹、寒潮、霜冻、大雪、大雾等。
主要灾害性天气中对本工程施工速度和施工安全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雨、大风、雷暴和大雾。
按照湖南省气象中心编制的《临岳高速岳阳洞庭湖大桥气象特征与风参数研究专题报告》桥位区百年一遇10min最大风速32.9m/s,地面粗糙度指数α=0.131。
1.2.4 水文按照长江委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编制的《岳阳洞庭湖大桥水文专题研究报告》的结论,本桥设计水位如表 1.2.4-1所示,取300年一遇水位35.33m。
施工水位按照五年一遇控制,如表1.2.4-2所示。
引桥基础施工水位采用枯水期(11~5月)5年一遇水位27.2m。
主桥索塔施工水位采用枯水期(10~5)5月一遇水位28m。
主桥君山侧锚锭地连墙施工水位采用枯水期(11~5月)5年一遇水位27.2m。
君山侧锚锭开挖等其他基础工程及栈桥施工水位采用1~12曰年一遇水位31.58m。
1.3 工程重难点理解本工程规模大,技术难度高。
桥梁设计包括主桥副孔挂篮施工和连续刚构桥、一座千米以上大跨径钢桁架悬索桥。
桥位处于的洪水区,工期受洪水期影响。
具有工程规模大、桥梁结构形式多样、施工环境条件复杂、外部关系协调工作量大及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资源需求规模大等工程特点。
本项目工程周期长,不可再生资源如土地、矿石等消耗量巨大,水下施工作业对水生生态系统和水环境影响大,取弃土的处置和合理配置直接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施工期间如噪音污染、生活污水处理、航运事故特别是化学品运输事故以及事故的应急处置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1.3.1 工程规模大、技术含量高1.3.2 桥位处地域气候环境复杂、施工难度大⑴岳阳洞庭湖大桥位于两江交汇口附近,跨域湘江。
桥位处航道十分繁忙,施工过程不能影响或尽可能少占用航道,因此施工猫道及牵引系统应既能够适应施工要求,又不影响航道。
⑵桥址区水文情况复杂,水流较急,钢桁梁水上定位吊装,施工难度较大。
历年城陵矶水位如图1.3.3-1所示图1.3.3-1城陵矶历年水位变化图⑶君山岸锚碇及主塔位于滩涂区域,覆盖层地表土质软弱且洪水时间被淹没,大桥施工周期较长,临建设施及主体工程施工需考虑地基加固及防洪措施。
⑷大桥地区自然灾害天气较多,船舶众多,易遭大风、地震、船撞等袭击。
1.3.3 工序转换快、衔接紧凑本项目工程量大,功法多,大型机械设备多——如液压铣槽机、跨缆吊机、移动模架等特殊、专用设备,加之受到水位的变化大、施工工序多、衔接点多、资源需求种类多,有效作业天数少,其功效、进度控制难度大,应以进度控制作为施工组织管理的重点,对施工进度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调配资源。
1.3.4 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根据本项目施工的特点,施工中容易造成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源主要有,支架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汛期防洪。
施工中应做好各项应急措施,尽最大可能地降低对航道、周边地区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确保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工程结构本身的安全。
1.3.5 对外协调工作量大桥位处于长江通航水道,施工过程需占用长江大堤道路,施工场地影响芦苇场收割,故施工中对外协调对象多,包括航道、海事、水务、堤防、水利委员会及林农部门等多个部门,需协调内容多,外部关系协调工作量大。
6.6 地下连续墙施工6.6.1 工程概况及施工工艺流程6.6.1.1 工程概述锚碇地连墙采用井筒式地连墙结构形式,平面形状为“∞”形,长98.00m,宽64.00m,由两个外径56m和64m的圆和一道隔墙组成,墙厚为1.2m,见图6.6.1-1所示。
地连墙采用C35水下混凝土,地连墙主要设计参数见表6.6.1-1。
地连墙采用铣接法进行连接施工。
表6.6.1-1 地连墙主要设计参数表图6.6.1-1 地连墙平面布置图(单位:cm)6.6.1.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⑴锚碇地质条件表 6.6.1-2 锚碇地质条件⑵水文地质锚碇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表 6.6.1-3 锚碇主要岩层渗透性参数一览表6.6.1.3 施工设备投入表6.6.1-4 地连墙施工设备投入表6.6.1.4 地下连续墙施工场地总体平面图地连墙施工临建主要包括地连墙导墙及施工平台,水、电、泥浆系统,钢筋笼加工场,施工道路以及排渣系统等。
施工总平面布置见图6.6.1-2,各系统布置分别说明如下:表6.6.1-5 主要临时建筑用地计划表6.6.1-6 地连墙施工临建各系统布置说明表图6.6.1-2 地连墙施工平面布置图6.6.1.5 地连墙施工工艺流程框图图6.6.1-3 地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框图6.6.1.6 地连墙施工流程图表6.6.1-7 地连墙施工详细流程图6.6.2 吹砂筑岛围堰设计与施工6.6.2.1 吹砂筑岛围堰结构设计锚碇施工挡水围堰采用吹砂筑岛围堰,我单位在钱江六桥、钱江九桥、厦门杏林大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等桥梁施工中均有成功验证。
表 6.6.2-1 吹砂筑岛围堰结构设计表6.6.2.2 吹砂筑岛围堰施工表 6.6.2-2 吹砂筑岛围堰施工施工完成后,应将吹砂围堰进行拆除,场地应进行平整。
6.6.3 场地清理及平整围堰施工完成后,首先抽干围堰内积水,平整场地。
清运场内的垃圾及杂物,对锚区场地进行平整。
在地下连续墙轴线的两侧布置深层水泥土搅拌桩和砂井对基坑内土层进行加固硬化。
6.6.4 粘性土层加固方案⑴水泥土搅拌桩布置表 6.6.4-1 水泥土搅拌桩结构设计参数图6.6.4-1 水泥土搅拌桩布置图(单位:cm)表6.6.4-2 深层搅拌桩施工参数表⑵搅拌桩施工水泥土搅拌桩采用一喷三搅施工工艺,拟选用SJB-II型深层搅拌机,其施工流程图如下所示。
表 6.6.4-3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流程图SJB-II型深层搅拌机包括以下配套设备:机架、灰浆泵、水泥浆制浆筒、存浆筒、集料斗、电器控制箱等。
表6.6.4-4 SJB-II型深层搅拌机性能参数⑶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主要质量控制参数及允许偏差见表6.6.4-5。
表6.6.4-5 深搅施工控制参数及允许偏差6.6.5 基坑土砂井加固⑴技术要求和设计参数本工程基坑内淤泥质粘土拟采用砂井加固,加快软土固结,平面布置见图6.6.5-1,主要技术要求和设计参数如下:表6.6.5-1 砂井设计参数图6.6.5-1 基坑土砂井加固平面布置示意图⑵施工工艺基坑土砂井加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