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施工预算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装饰施工预算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装饰专业(三年制)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装饰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是针对装饰施工预算员岗位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其功能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装饰施工预算的工作流程与要求,掌握装饰施工预算书的编制与预算软件的使用。
该课程是在学生经过了第一学年建筑工程概论学习以后进行的,也是下面要学的方案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需达到装饰施工预算员职业资格的考核要求,具备装饰施工预算员的基本职业能力。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的设计以建筑装饰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邀请行业专家对建筑装饰专业所涵盖的职业群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此为依据确定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内容,并按岗位任务的递进和流程关系确定各个任务模块之间的关系,以项目任务模块为单元来展开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知识体系,按照工作过程设计学习过程,围绕职业能力组织课程内容。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能按照职业需求,规范、准确、熟练地完成各种类型的建筑装饰制作任务的人才。
立足这一目的,本课程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与建筑装饰行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依据建筑装饰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制定了课程目标。
这四条目标分别涉及的是建筑装饰施工定额、建筑装饰工程量计算、建筑装饰工程预算书编制、建筑装饰工程预算软件运用等主要方面。
教材编写、教师授课、教学评价都应在依据这一目标定位进行。
依据上述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从工作任务、知识要求与技能要求三个维度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建筑装饰工程专业要求相结合。
共划分了建筑装饰施工定额、建筑装饰工程量计算、建筑装饰工程预算书编制、建筑装饰工程预算软件运用四项工作任务,知识与技能内容则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进行确定。
分析过程中尤其注意了整个内容的完整性,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相关性。
在对知识与技能的描述上也力求详细与准确。
技能及其学习要求采取了“能做……”的形式进行描述,知识及其学习要求则采取了“能描述……”和“能理解……”的形式进行描述,即区分了两个学习层次,“描述”指学生能熟练识记知识点,“理解”指学生把握知识点的内涵及及其关系。
本课程结构以装饰施工预算工作流程为线索进行设计,共包括招投标文件,预算费用,工程量计算,装饰定额,编制预算书,竣工决算,预算电算化等学习项目,让学生通过完成工程量清单、工程量计算、预算书编制等操作,形成装饰预算员的相关知识结构并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循序渐进,同时充分考虑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装饰预算员的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每个项目的学习都以装饰施工预算书编制作为活动的载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学做一体化。
并通过案例解析、工程模拟、校内实训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采取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强化实际操作训练,教学效果重点评价学生在建筑装饰预算方面应具有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总课时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装饰施工预算的工作流程与内容,使学生掌握装饰施工预算书的编制方法,并能完成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
达到装饰施工预算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思想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能识读招投标文件,掌握工程概况。
●能熟悉定额,掌握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预算书
●能熟悉清单,掌握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编制工程量清单
●能了解预算电算化的知识,运用电算化软件计算工程量,编制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预算书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教材编写要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指导,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
2、教材编写要以岗位任务引领,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从“任务”着手,通过设计解决“任务”的方法与步骤,自主探究的学习和实
践,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以解决实际问题带动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操作。
任务的设置应体现针对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项目任务的设计,应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与社会实际的联系。
所设计的“任务”是学生毕业后就业上岗就能遇到并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不是围绕着知识和技能的展开而设置的。
项目任务的设计,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工作。
3、教材中凡涉及工作岗位的实践活动,应以岗位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
4、教材内容应在《建筑装饰预算》课程标准基础上有所拓展,要将建筑装饰工程预算的最新发展及时纳入教材。
5、以行业专家对建筑装饰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参照室内设计员(四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
6、教材内容中要以实践性内容为主。
教材体系的安排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使教材顺理成章,浅入深出,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循序渐进,滚动式递进。
7、教材中有关专业技术的专用名词必须提供英文注释。
4.2教学建议
教师必须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地更新观念,加强课程间整合的研究,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觉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学生必须重视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培养自己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张扬自己的个性特长,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自觉地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
倡导多种学习方式,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研究探索的能力。
运用“思考、实践、调查、探索、讨论、交流、展示、评价”等多种形式促使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方案,自主探索操作步骤,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展示,从而改变学生单一地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要创设工作情景,加强过程体验,增强学生的就业意识,责任心和使命感。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建筑装饰工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
的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3教学评价建议
探索“过程评价”,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的方法。
本课程实施过程评价、阶段评价和总结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过程评价。
它是对学生在学习中应用所学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参与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与同学协作的能力,对新的应用环境的适应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使用建筑装饰工程行业的责任心和道德规范、安全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阶段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本课程某一阶段学习任务的评价,以某一模块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任务”,对学生掌握建筑装饰预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程度进行评价。
总结评价。
它是对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的综合评价,以展示、发布、交流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使用某一实例进行案例的实际操作,对学生运用建筑装饰工程量计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4.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建筑装饰工程预算素材和辅导学生学习的建筑装饰工程预算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已,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开发网络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4、积极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内容更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5、充分利用建筑装饰开放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合一,将教学与实训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
5.其他说明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建筑装饰专业(3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