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我的另一片天地

作文—我的另一片天地

1.起 文章的开头要有入题过程, 最好第一段就点题、扣题。 这样不易偏向、离题。
Eg.每当我们在一个地方感觉到疲惫不堪的时 候,我们会为自己寻找另一片令自己心旷 神怡的小天地。在那个地方,我可以找到 真实的自己,不用去理会任何事情的自己。 反:早上六点十五分起,洗漱完六 点到饭堂吃早餐。七点十五早读, 十二点冲去饭堂,又冲回宿舍,下 午两点半上课……

你是否也如同我一样,开始进入书的世界了 呢?你不能否认的是书那巨大的魅力啊!我想, 我已经不再需要去重复那段故事了——这么多年 来,又有谁没有替我琢磨过这片天地的独特呢? 可是,我又何曾想到:我在这之中所得到的,所领 悟的,竟是我再回到学习这天地的任意、自如。 这时我才懂得,这另一方天地的东西,是与学习 所紧紧联系的。这样一来,我更加不能否认书的 世界的好了!(转) • 这篇“心灵的沃土”已经开始埋下了十万的 种子,它在生根,在发芽,苦味是有的,但古老 悠远又现代新奇的独特,是别的东西无法拥有的 啊!我乘着一叶扁舟,在这书海里不断航行,这 就是我的另一片天地!(合)
我会坐在阳光充足的书房,热上一杯牛奶咖啡, 从摆得满满当当的书柜中找出几本心爱的书,慢慢 翻着书页阅读,让书的清香流过指尖,传到身体的 每个角落。我细细聆听雪莱,普希金独到的感受, 领略世界诗苑的璀璨。我细细思考亚里士多德,阿 基米德学术的深奥。我大胆的幻想着魔法妈妈—— J.K.罗琳的《哈里波特》中的每一个情节。我深深 体会着乐观豪放的李白,深沉忧郁的杜甫,清丽婉 约的李清照……他们也用手中的笔向我展示着他们 眼中的万物。它们与学校的知识不同,它们是学校 知识的补充。我总是沉浸在书香之中,贪婪地获取 书中的精神食粮,畅饮知识的琼浆玉露。从晨风习 习的清晨到月明星稀的不眠夜,我的心都驰骋在书 为我展现的不可思议的世界里……
我的另一片天地
一、审题
• 除了日常功课学习以外,我们还有更广阔的属 于自己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大家可以尽情释 怀,放飞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这道题的命题意图是要求借“我的另一片天地” 展现“我”的兴趣爱好、生活情趣及人生追求。
• 写好这篇作文首先要明确“我”在另一片天 地中的活动与“我”成长的关系并据此写出 从事这项活动的意义。如“我”在“另一片天 地”中的活动是剪纸,在作文时就不仅要写出 “我”为什么爱剪纸、“我”是怎样学剪纸的, 而且要写出在剪纸中“我”学到了什么,它对 “我”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每当我学习劳累时,我会来到我的另 一片天地,在这里,我会抛掉劳累,变得 轻松。每当我忧伤或受了委屈时,我还会 来到我的另一片天地,在这里,我会忘掉 烦恼,找到快乐。
1、人称 所发生的事件、进行的活动都应该与“我” 有关。所以写作时不能将“我”排除在外, 也不写成“我们”。 2、另一片 修饰词是“另一片”,应理解 为主流之外的其他,这就要求 同学们找出一片不同于平时学 习的“一片天地”。因此不能 忽略它的存在,写成“我的天 地。
3、天地 “天地”是标题的中心词,要准确把握它的 含义。 词典定义:人们活动的范围。 因此它可实指一个领域,我们的活动空间, 一个地方,如篮球场、图书馆、游泳池,更可 以是一种生活爱好兴趣,如画画、音乐、阅 读…… 也可虚指精神领域、心灵世界,如让我释 放、平静的某个时刻、境界
2.承 承接上一部分内容,讲述“我的另一片天地” 是什么样的,我在天地里有什么活动,它 对我的意义是什么样的…… Eg.那里没有海洋般的习题枯燥无 味,只有孟德一生纵横驰骋的战 场,热血沸腾…… 我的另一片天地,没有父母成 天的叮嘱,只听得到卡西莫多敲 响的浑厚钟声……
3.转 记叙文,要求感情上有起伏变化,更能打动 人,避免给人平淡无味的感觉。尽量避免 平铺直叙 Eg.但由于种种原因,我放弃了对它 的继续钻研,一片好不容易被开垦的 天地就这样被遗弃在了一旁。 当我重新发现,重新认识到这片天 地的美丽之处时是在我初二的时候, 被荒废了四年之久的土地不免会杂草 丛生……
4.合 最后文章的结尾需要再次进行点题,并进一 步表达自己对“这片天地”的感情是什么, 对全文内容做完整总结。 Eg.我的另一片天地,只属于 我自己,它是我的致(挚) 友,能感受到我的喜怒哀乐, 能提醒我奋发向上。我喜欢 我的另一片天地——音乐和 舞蹈。
三、存在问题
1、对标题把握不准确
• 丢掉了“我”;写成了“我们的天 地”; • 忽略了“另一片”,很多同学写成了 “我的天地”或“多个天地” • 对“天地”理解不准确,写成“天 空”,或者“我的另一面” “我的 另一个世界”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 思索过这句话,并去实践,结果当然是毋 庸置疑的正确。人们常把书与学习放在一 起,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我在这片天地中 看到了生活的冷暖之情,在不知不觉中更 身临其境的得到了大自然的放松,我的心 灵犹如有清风拂过,那些草叶正在微微的 舞动,沉浸于书中就如与一位位名家面对 面的交流,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又愉悦的事 啊;读着读着,便忘了自己,随着笔墨浓 淡的快乐而快乐,哀伤而哀伤,书的时空, 甚是不足以用海与天之渺小而形容的呀!
2、开头不点题,缺乏入题过程,铺垫 太长
• 文章前面大部分内容在叙事,或抱怨现实 生活的疲惫苦累,或直接开始“书是…… 书是……”,然后进入什么书包含什么内 容……。文章甚至都没有出现”天地“二 字,极容易离题或被老师判为离题。
3、重点不突出,中心不集中
• 全文思路不清晰,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从一件事很快跳到另一件事。 如:对手机痴迷—得到手机—并不一 定痴迷于手机—我的另一片天地…… • 重点应该在“另一片天地”上,但写作 重心明显偏离。 如:要表达另一片天地是“阅读”的 世界,但全文(除最后一段)都在写平 常的烦心事的事情,结尾才说明自己的 另一片天地。

我常在图书馆里一呆就是一天。我也 会常站的腿脚发酸,至于肚子已经咕咕半 天了才念念不舍的离开。在这片天地里, 我才能真正的丢弃学习的烦恼,生活的不 顺心。但我也会有丝丝忧伤——我何时才 能谱出这样动人的故事,这样伟大的著作 呢?我开始情不自禁的捧回一本又一本书, 一摞又一摞书,我懂得这心灵的重陶会在 一次又一次沉淀中成长。这另一片除学习 的天地我是多么热爱啊!
共同点:如今存在、仍然 伴随我、让我放松享受的 领域
以下内容适不适合作为“我的另一片天地’? • 四季(春夏秋冬)?——欣赏四季、 拥抱自然 • 外婆、朋友、同学? • 梦境? • 过去经典诗文一样,结构上同样 存在起、承、转、合,注意把握好文章的 思路和结构。
我的另一片天地2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在这片天地里,我们可以尽情地释怀,放 飞自己的梦想,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说,学习生活是莘莘学子最富刺激性, 最富挑战性的天地,那么,我认为课外生 活则是另一片自由宽广的天地。如果说学 习生活是最辛苦,但却最有成就感的天地, 那么课余生活则是另外一片令人轻松的天 地。 我的另一片天地五彩缤纷,我喜欢它。
4.内容安排不合理 “我的另一片天地”应该是与自己的 生活密切相关,是一个活动领域,它 应该不局限于一次活动记事,如一次 赛事不等于篮球天地,具有重大意义 的钢琴赛也不等于另一片天地……
我的另一片天地1 不知何时,我已经从忙碌的日常学习中 踏入一片“心灵的沃土”:它令我放松, 它令我快乐,令我幸福,令我享受自由— —我进入了一个古老悠远却又现代新奇的 世界,我穿梭在李白的诗境中,了解孔子 深处的春秋,感触龚自珍那段“落红不是 无情物”的己亥年华,领略毛泽东的北国 风光,感受陆逊“朝花夕拾”的情怀,享 受朱自清匆匆的时间,望着冰心载着亲情 的纸船,品味毕淑敏所见“北极光的微笑” 和余秋雨’摩挲大地”的深沉。没错,书 海便是我的另一片天地。(起——扣题)
• 总结起来,这“一片天地”我们可以写出 自己的的兴趣爱好,学生擅长的领域,也 就是学生放松自己、挥洒才华的“一片天 地” • 讨论:什么可以算作是“另一片天地”?
• 具体的地方:运动场,篮球场,游泳 池,我的房间,教堂……(让人放松 的环境) • 爱好、兴趣:课余生活—阅读(书 籍)、篮球、足球、游泳、舞蹈、音 乐、游戏、画画……(让人释放的事 情) • 精神领域:让人平静的心理世界、理 想的精神状态(思想自由的天地)
我会在闲得无聊时,打开钢琴,弹出 熟悉的曲调,让每一个音符从指尖轻轻流出, 流过发迹,流进耳朵,变得很美,很美。此 时,整个人,应该是整个身体,都轻飘飘的, 这是一种身心的放松,也是解除压力的最好 办法。悠扬的曲调,把人带入了宛如仙境般 的地方。于是,我越来越喜欢钢琴了了,它 是我的另一片小天地! 我也会拿起心爱的日记本,我喜欢向 自己的日记本倾诉,所以日记成了我的另一 片小天地,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会把我的烦 恼、喜悦,通通倾诉在日记里,我喜欢我的 日记本,喜欢我所有的日记本,因为它盛着 我的烦恼、喜悦,盛着我如诗如画的童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