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述职报告
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书记述职报告书记委员会工作农村农业述职报告
2016年,在县委的领导下,以邓理论、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与目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在全体同志的支持和配合下,农村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一、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农村基层工作中的问题,指明了方向。
开展“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以来,除按时参加集中学习外,我始终坚持在工余时间读书看报,加强自学,以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深深认识到坚持与时俱进,始终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
二、把握农村基层政策的贯彻落实与重点,努力做好涉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
1、贯彻落实好农村土地延包政策。
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再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今年围绕土地流转管理与延包发证工作,主要抓了证书的完善提高。
秋收前,全县*个乡镇**个行政村对土地延包发证工作来了一个回头看,进一步规范了合同和经营权证书及土地流转管理,为此,我农工委还专门下发了文件给予指导,这是第一。
其
二,宣传把握好党的政策,认真做好延包微调中的群众工作。
今年全县有部分村因人口增减等原因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村民强烈要求对土地进行微调,我们严格把握政策界限,主要依靠乡村干部做好群众工作,使土地延包得到了顺利调整,目前,全县土地管理工作比较稳定。
2、村务公开工作有了很大提高。
一是为真正把村务公开落到实处,县委、政府领导十分重视,每季公开前,都召开了有县主管领导参加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行周密细致的安排。
二是继续坚持百分制考核办法,对乡村实施督查评比,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了村务公开工作的不断提高。
三是村务公开样板村建设,成绩更加突出,得到省、市领导在督查中的好评。
四是亲自抓督导。
每季公开后,一方面组织得力人员进行联查,一方面亲自下村暗访,做到心中有数,二者结合,发现先进,树立典型,对公开不及时或公开质量不高的乡村,进行通报批评,限时改进,以提高村务公开工作的整体水平。
五是民主议政日活动更加规范。
“1·20”、“7·30”是法定的民主议政日,届时县领导都要到自己的联系点参加民主议政活动,广泛听取群众的意愿和建议,以真正发挥村民代表管理村务大事的作用,发挥村民监督小组的理财作用,发挥其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作用。
3、小康建设。
今年规划的57个小康村建设任务,已基本实现预定目标。
4、农业产业化。
为加快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立足我县实际,在原有花生产业、面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寻找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5、积极参与农村税费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征收。
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做了一定工作,保护了群众的利益,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
6、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提高农民群众市场经济意识,大力开展“调结构、促增收”学习培训活动,做为学习培训办公室主任,努力当好县领导的参谋。
7、认真处理“海狸鼠”问题。
在去年基本处理完毕的基础上,圆满做好了处理海狸鼠问题的善后工作,没留一户后遗症。
8、“农民增收”工作接转以来,工作扎实,又取得了新成绩。
9、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在大名镇、西付集、沙圪塔三个试点乡镇的基础上,全县已顺利推开,实现了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
10、2016年,为推动农村工作的开展,今年我部下发文件11个,代替县委及“两办”拟发文件4个,撰写调查报告11篇,出简报10期。
其中三篇刊登在邯郸市农业农村工作《调研选编》上,为市、县领导在决策上提供了参政。
(完)
附送:
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
农业农村工作汇报提纲
海林市素有林海雪原和中国雪乡的美誉,地貌特征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行政区域面积881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8
4.2万亩,总人口4
4.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
5.3万人,辖9个乡镇、123个行政村,境内有3个森工企业。
我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
1.3%,高于全国近40个百分点;有大小河流144条,水能蕴藏量500万千瓦;旅游资源富集而独特,境内有威虎山、中国雪乡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有东北最大的人工湖---莲花湖,是镜泊湖面积的4倍,盛产木耳、蘑菇、松籽等100余种山产品,有山参、北芪、五味子、刺五加等中草药200余种。
近年来,我们以农业“三增”为目标(农民增收、财政增税、山河增绿),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牵动,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2003年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1
5.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实现2901元。
农村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4.5‰,农村人均钢筋砖木住房面积达12平方米,启动了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到55%。
我市农业农村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我们抢抓政策机遇,认真落实政策,抽调132名干部成立促农工作队进村驻户,利用两个月时间,在省、市派驻工作组的指导下,圆满完成了落实一号文件、“两补一免”工作。
一是全面做好政策宣传工作,铺满盖严,不留死角。
通过印发公告公开信、文艺演出、新闻媒体、干部和群众互动式宣传等方式,开展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宣传动员,做到了农民熟知政策、干部吃透政策。
分别印发公告、公开信700份、
4.2万份,赴各乡镇、村屯巡回演出40多场。
二是严格执行政策,顺利推进“两补”工作。
严格按照政策要求,扎实细致的做好基础性工作,在规定的时限内,“直补”发放圆满完成,“良种”发放稳步推进。
粮食直补统计耕地计税面积8
4.2万亩,退耕还林面积
5.6万亩,发放直补资金1036万元;水稻良种补贴的面积是1
3.3万亩,第一批水稻良种补贴资金16
8.09万元于5月20日全部发放完毕。
当前正在对全市水稻实播面积进行深入调查核实,第二批良种补贴资金3
1.41万元计划在7月15日前全部发放完毕。
三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积极组织有关部门提前与省里各部门联系,做好项目争取的前期准备工作。
重点放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组织等项目上。
截止目前省有关部门已确定给我市农委、水务局、交通局、科技与信息产业局等7个单位申报的绿色食品蚕蜂基地、新安灌区水田节水续建工程、海林市至海南乡道路铺建、刺五加半野生栽培及加工等13个项目,总投资3880万元,其中自筹1760万元,贷款100万元,国家和省投入1917万元,市里投入103万元。
四是初步形成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良好氛围。
拟制订《海林市促进农民增收实施意见》,共6个大方面、19条,明确了我市扶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通过促农工作,全市有50家单位参加到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活动中来。
围绕促进农民增收,从资金、技术、项目、扶贫、调整结构、信息、医疗等7个方面为农村解决实际困难,为农民提供帮助,仅今春全市各单位为农民提供的实物与服务折合资金近214万
元。
五是做化解农村土地矛盾工作,促进了农村稳定。
“一免两补”极大调动农民对土地的投入热情,但也激发诸如新增人口要地、林地纠纷等深层次矛盾。
通过成立专题调研组,认真开展土地问题排查工作,制定了《解决当前农村土地问题的政策性建议》,稳定了农民情绪,有效化解了矛盾。
今年我市未发生因土地纠纷而越级上访事件,做到了平稳过渡,维护了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