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复习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复习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复习
第一章:
信源(information source):需要传送的原始信号,一般为非电物理量。

输入变换器(input converter):将非电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输出称为“基带信号”(baseband signal)。

基带信号实质:电信号,且直接表示了原始信息。

发送设备(transmitter):将基带信号变成适合于信道传输的“频带信号” (frequency band signal) 。

接收设备(receiver):完成发送设备功能的反变换——解调,其输出为基带信号。

输出变换器(output converter):将接收设备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成原来形式的信号。

信宿(information sink):原始信号的接收者。

将低频基带信号装载到高频振荡信号上的过程称为调制(modulating)。

将低频信号从被调制过的高频振荡信号上卸取下来的过程称为解调(demodulating)。

未经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称为载波信号。

(carrier signal)
(蓝色框)
无线电波长公式:
ISM(Industrial Scientific and Medical)频段为公用频段许可频段。

在USA , FCC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规定在RF 范围内,有三个免许可频段:
900MHz (902~928MHz ) 2.4GHz (2.4~2.4835GHz ) 5.8GHz (5.725~5.850GHz
第二章:
串联谐振回路的基本原理: )1
(1
C
L j R C
j L j R jX R Z s ωωωω-
+=+
+=+=
LC
1
0=
ω;谐振频率:LC
f π210=
当晶体受外力作用而变形时,就在它对应的表面上产生正负电荷,呈现出电压,称为正压电效应。

当在晶体两面加交变电压时,晶体就会发生周期性的振动,振动的大小基本上正比于电压幅度,振动的性质决定于电压的极性,这称为反压电效应。

第三章:
谐振放大器是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的放大器,具有放大、滤波、选频、阻抗、匹配的作用。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主要质量指标:
1、 增益(放大系数)
2、 通频带
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即1/
)倍时,所对应的频率范围称为放大器
的通频带,用
表示。

2∆f 0.7也称为3分贝带宽。

i V V A o V =电压增益:i o
P P P A =功率增益:i o
V lg 20V V A =i
o p lg 10P P A =分贝表示: 2
3、 选择性
从各种不同频率信号的总和中选出有用信号,抑制干扰信号的能力称为放大器的选择性。

选择性常采用矩形系数和抑制比来表示。

噪声系数:
放大器的噪声性能可用噪声系数表示:
N F
越接近1越好
晶体管的高频参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
(/no so ni si F 输出信噪比输入信噪比P P P P N
结论:负载QL越高,则通频带越窄。

β
f f f T >>max :
频率参数的关系
热噪声功率谱密度:(计算)
多级放大器的噪声系数:
)
/Hz V (4)(2kTR
f S
噪声系数由第一
级决定。

第四章 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
1.常用的无线电元件有三类:
线性元件: 元件参数与通过元件的电流或施于其上的电压无关 非线性元件: 参数与通过它的店里有或施于其上的电压无有关 时变参量元件:参数按照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
2.非线性电路的特点
3.幂级数展开法
静态工作点电流
静态工作点处的电导
000)(I V f b ==g v i
b V v ==
=0
d d 1
4.折线分析法
其中:V BZ—晶体管特性曲线折线化后
的截止电压,gc —跨导,即直线BC的
斜率。

数学表示式为:
5.例4.41
6.变频的优点
①变频可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
②提高接收机的选择性
③工作稳定性好
④波段工作时其质量指标一致性好
7.交叉调制(交调)(选择题)
)
(
BZ
c
V
u
i<
=
)
(
)
(
BZ
BZ
c
c
V
u
V
u
g
i>
-
=
u
A BZ
ωt V V e ωt V V e cm CC c bm BB b cos cos -=+-=产生的原因:由混频器3次方以上的非线性传输特性产生的。

现象:当所接收电台的信号和干扰电台信号同时进入接收机输入端时,如果接收机调谐于信号频率,可以清楚地收到干扰电台的声音;若接收机对接收信号频率失谐,干扰台的声音也消失。

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1.高频功率信号放大器使用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高频率输出(2)高功率输出
高频功率放大器和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共同特点:都是输出功率大和效率高; 不同特点:两者的工作频率相对频宽不同,因而负载网络与工作状态也不同。

理想效率 甲乙丙丁逐渐提高
2.工作原理:
获得高效率所需要的条件
最后一次课讲的计算题2
内容以板书为准
外部电路关系式
晶体管的内部特性:
v b BB
CC
i
c
o P
P P +==c o o o c P P P P P η+===c
c c o P ηηP ⎪⎪⎭⎫ ⎝⎛-=1
3.功率关系: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输入到基极的信号来控制集电极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功率,使之转变为交流信号功率输出去。

有一部分功率以热能的形式消耗在集电极上,成为集电极耗散功率。

P ==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 P o =交流输出信号功率 P c =集电极耗散功率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故集电极效率:
4.三种工作状态:临界状态,过压状态,欠压状态
优缺点:(了解即可)
(1)临界状态的优点是输出功率最大,ηc 也较高,可以说是最佳工作状态。

这种工作状态主要用于发射机末级。

(2)过压状态的优点是,当负载阻抗变化时,输出电压比较平稳;在弱过压时,效率可达最高,但输出功率有所下降。

它常用于需要维持输出电压比较平稳的场合,如发射机的中间放大级。

(3)欠压状态的输出功率与效率都比较低,而且集电极耗散功率大,输出电压又不够稳定,因此一般较少采用。

但在某些场合,例如基极调幅,就是利用改变V BB 使电路工作于欠压状态。

5.例题5.3.2
一个用3DA4C 高频功率管构成 的丙类功率放大器,已知工作频率f 0=10MHz ,P 0=8W , V cc =24V 。

试求它的能量关系。

查手册得3DA4C 的参数为:
解:由前面的讨论可知,工作状态最好选用临界状态
)
(BZ b c c V e g i -=V
W A dB MHz CE 3,20,5.2I ,10,70(sat)CM CM ≤==≥≥V P A f p
T
第六章.正弦振荡器
1.反馈型正弦波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
2. 三端式LC振荡器有多种形式,主要有:
电感三端式,又称哈特莱振荡器(Hartley);
电容三端式,又称考毕兹振荡器(Coplitts);
串联型改进电容三端式,又称克拉泼振荡器(Clapp);
并联型改进电容三端式,又称西勒振荡器(Selier)。

3. LC三端式振荡器组成法则
当回路元件的电阻很小,可以忽略其影响,同时也忽略三极管的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的影响,则电路要振荡必须满足条
件:x
be +x
ce
+x
cb
=0。

电路特点简言之就是“ce,be同抗件,cb反抗件”。

以此准则
可迅速判断振荡电路组成是否合理,能否起振。

也可用于分析复杂电路与寄生振荡现象。

电路特点简言之就是“ce,be同抗件,cb反抗件”。

以此准则可迅速判断振荡电
路组成是否合理,能否起振。

第七章
1、为什么要进行调制?
①便于制作天线
②实现多路通信
2、常见的模拟调制线:调幅,调频,调相
调幅指数(调幅度)
单边带通信的优缺点
1、使所容纳的频道数目增加一倍,大大提高短波波段利用率。

2、单边带制能获得更好的通信效果
3、单边带制的选择性衰落现象要轻得多。

4、要求收、发设备的频率稳定度高,设备复杂,技术要求高。

移向法缺点
主要缺点:要求相移网络准确地移相90°。

尤其是对于音频移相网络来说,要求在很宽的音频范围内准确地移相90°是很困难的。

载波信号相位对检波结果的影响:背整个过程
第八章
表格看懂:
还要补充:最后一次课讲的计算例题1 (功率放大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