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废水可生化性原理及其判别

废水可生化性原理及其判别

废水可生化性原理及其判别
一、废水可生化性的定义
生物降解性能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使某一物质改变原来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在结构上引起的变化程度。

二、废水可生化性的分类
可分为三类:
①初级生物降解——指有机物原来的化学结构发生了部分变化,改变了分子的完整性;
②环境可接受的生物降解——指有机物失去了对环境有害的特性;
③完全降解——在好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完全无机化;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完全转化为CH4、CO2等。

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的分类:
①易生物降解——易于被微生物作为碳源和能源物质而被利用;
②可生物降解——能够逐步被微生物所利用;
③难生物降解——降解速率很慢或根本不降解。

三、鉴定和评价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物降解性的方法:
1、水质指标法:采用BOD5/COD作为有机物评价指标。

2、瓦呼仪法:根据有机物的生化呼吸线与内源呼吸线的比较来判断有机物的生物降解性能。

测试时,接种物可采用活性污泥,接种量为1 3 gSS/l;
四、影响有机物生物降解性能的因素:
1、与化学物质的种类性质有关的因素(化学组成、理化性质、浓度、与它种基质的共存);
2、与微生物的种类、性质有关的因素(微生物的来源、数量、种属间的关系);
3、与有机物、微生物所处的环境有关的因素(pH值、DO、温度、营养物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