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牙体缺损的修复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影响牙髓和牙周组织甚至全身的健康,对咀嚼、发音和美观等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牙体缺损最常见的原因是龋病。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一)正确地恢复形态与功能A.轴面形态——有一定的凸度,便于洗刷,易于清除菌斑B.邻接关系——接触过紧可导致牙周膜损伤,过松可导致食物嵌塞C.外展隙和邻间隙——尽可能恢复到原状D.咬合关系——具有稳定而协调的咬合关系,非正中关系亦协调,咬合力接近牙长轴方向,咬合功能恢复的程度应与牙周条件相适应D.修复体的牙体预备应符合美学要求(二)牙体预备过程中注意保护软硬组织健康a、去除病变组织b、防止损伤邻牙c、保护软组织d、保护牙髓——锐利高效车针、轻压磨切、间断短时磨切、水冷却、垫底护髓e、适当磨除牙体组织——能用部分冠获得良好固位时尽量不选择全冠修复;轴面聚合度不宜过大;按牙体解剖外形均匀磨除;严重错位的牙必要时先进行正畸治疗;避免将修复体边缘向根端作不必要的延伸f、预防和减少继发龋——边缘线应尽可能短,表面尽可能光滑g、牙体预备尽量一次完成h、暂时冠保护(三)修复体边缘设计应合乎牙周组织健康的要求■龈上边缘——优点:医生容易操作、患者容易清洁、印模材料容易复制、修复体容易检查、磨除牙体量少、对牙龈无损伤刺激缺点:不利于固位、边缘易龋坏、不利于美观(建议尽量使用龈上边缘,特别是老年患者,牙龈萎缩,龈合距较高,牙冠轴面突度过大者)■龈下边缘——优点:增加修复体固位特别是老年患者、美观特别是前牙唇侧、龋坏机会小缺点:修复体边缘密合性检查困难、易对牙龈产生刺激(建议龈合距离短,牙颈部有充填体,牙根面敏感,对龋坏易感,个人口腔卫生差,对颌为天然牙且咬合力大,牙周支持组织差的患牙应设计龈下)(四)修复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抗力形——是指在完成修复后,要求修复体和患牙均能抵抗抵抗合力而不致被破坏或折裂(1)增加患牙抗力的措施A.避免牙体预备后形成薄壁弱尖。
修复体应尽可能覆盖保护薄弱部位,防止合力作用在牙体薄弱部位以及修复体的界面上B.牙体预备时龋齿易折断的薄壁,降低高尖陡坡,修整尖锐的边缘嵴及轴面角。
鸠尾峡不得超过两牙尖间距的1/2,根管内径不能超过根径的1/3。
C.牙体缺损大者,应采用辅助增强措施,如采用钉、桩加固(2)增加修复体抗力的措施a、保证修复体适当的体积和厚度b、保证修复体质量c、根据患牙条件和设计要求,选择理化性能优良的修复材料d. 合理设计修复体的外形,内表面应避免尖薄锐的结构形式,防止因应力集中而出现折裂(一)约束力——将患牙预备成一定的几何形状,限制人造冠的运动方向,只允许其在某一方向的就位与脱位。
并合理设计沟、洞、钉洞等以增大刚性约束和约束力(二)摩擦力——是两个相接触而又相对运动的物体间所产生的相互作用力。
摩擦力与接触面积越大、正压力、两物体间的密合程度及表面粗糙度有关,故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加摩擦力√修复体与制备牙的接触面要密合,越密合越好√尽可能增大接触面积,要求窝洞深度深及牙本质内√患牙制备时,其轴面应近于平行,各轴面越平行,固位越好,一般聚合度以2-5°为宜√点线角清晰圆钝以增大摩擦力√设计各种固位形,以增大摩擦力(三)粘接力——起辅助固位的作用、影响因素有:粘接面积、粘结剂厚度、粘接面粗糙度、粘接面状况、粘结剂的稠度、粘结剂的种类、被粘接修复材料种类及特性★牙体缺损修复体常用的固位形(1)环抱固位形——最基本的固位形式,与龈合高度、轴壁平行度、修复体密合度有关(2)钉洞固位形——一般深1.5mm,可增加到2mm,直径1mm。
钉洞一般预备在接近釉牙本质界的牙本质内。
前牙一般1-3个,置于舌面窝的深处和舌面切缘嵴与近远中边缘嵴交界处;后牙一般2-4个,置于牙尖之间的沟窝处;所有钉洞均需与人造冠的就位道相平行(3)沟固位形——一般深1mm,沟越长,固位越好,但止端必须在边缘内0.5mm。
止端有三种形式,最常用的是逐渐变浅但有一定止端,固位较好,对牙髓损伤较小,也便于预备;另一种是基本等深,止端形成明显的肩台,固位最强但切割牙体组织较深,适用于牙体较厚牙冠较短的后牙,还有一种是逐渐变浅但无明显止端,它对牙体损伤较小,适用于切龈高度大的前牙。
所有的沟必须平行并与就位道一致,沟距离越大,固位越好。
(4)洞固位形——深2mm以上,底平壁直,洞轴壁与就位道一致,外展2-5度。
鸠尾峡部宽度为前磨牙颊舌尖的1/2,磨牙颊舌尖的1/3,并制备45度的洞缘斜面★暂时冠的作用及制作方法(1)保护作用——保护牙髓,防止受到机械、温度和化学刺激(2)维持与稳定作用——暂时冠可保持咬合稳定性,防止患牙和对颌牙伸长而减少或丧失咬合修复间隙。
暂时冠正确恢复邻接关系和牙冠轴面,防止患牙或邻牙移位,维持轴面修复间隙。
多个暂时冠在保持牙弓外形的同时,也维持了唇颊正常的丰满度。
还能防止牙龈增生(3)恢复功能作用——恢复咀嚼和发音功能(4)自洁作用——暂时冠边缘密合无悬突、表面高度抛光,有良好的自洁作用(5)诊断信息作用——暂时冠可提供一系列诊断信息,有利于最终全冠达到最佳的牙冠形态和排列位置【制作方法】:直接法——成品预成冠成形法、成品树脂牙面成形法、印模成形法间接法——在模型上操作排龈的方法分为机械排龈法、机械化学联合法以及高频电刀排龈法色调hue——又称色相,是颜色的基本特性明度value——又称亮度,是指物体反射光线的强弱饱和度chroma——又称彩度,是指色调的深浅,即色调浓度的高低修复方法选择顺序:嵌体→高嵌体→贴面(部分冠)→全冠→桩冠用以恢复缺损牙体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与直接充填不同,嵌体是一种在模型上制作,用粘固剂固定在牙体缺损区的间接修复体。
【牙体预备】:去尽腐质、预备具有固位形和抗力形的洞型(无倒凹,金属嵌体要求做45°、采用辅助固位形部分冠——因部分冠边缘线较长,龋坏率高的患者不宜使用;因固位力较全冠差,当部分冠作为固定桥的固位体时,只适用于间隙较小的三单位桥■前牙3/4冠——仅余留唇面不包绕的前牙部分冠①舌面预备:均匀磨除0.7mm的间隙,尖牙舌侧做出近远中两个面②切缘预备:切缘的舌侧部分均匀磨除0.7mm,切牙形成一平面,尖牙为近远中两个平面③舌隆突下的轴壁预备:从舌隆突至龈缘消除倒凹,做成与唇面切2/3平行的轴壁④邻面预备:去除倒凹,近远中两邻面彼此平行或内聚6°⑤邻面轴沟的预备:在预备好的邻面靠近唇侧预备出两个互相平行的轴沟,深度约1mm,与唇面切2/3及舌隆突下的轴壁平行⑥切端沟预备:在切缘预备好的平面上,预备平行于切嵴的0.5mm深,1mm宽的切嵴沟⑦修整:连续肩台和边缘线,平滑尖锐边角,表面抛光等■后牙3/4冠——仅余留颊面不包绕的后牙部分冠①合面预备:按合面原有外形磨出1~1.5mm的间隙②舌面预备:去除倒凹,形成与牙长轴一致的轴壁,边缘形成0.5mm宽的浅凹状肩台③邻面预备:去除倒凹,止于邻颊线角处。
④邻面轴沟的预备:尽量靠近颊侧,与舌轴壁平行,在距颈缘肩台0.5mm以上预备2个深度约1mm、互相平行的轴沟⑤合面沟的预备:颊尖(非工作尖)舌斜面上连接两侧轴沟形成一均匀深度的V形合面沟⑥修整:连续肩台和边缘线,平滑尖锐边角,表面抛光等对牙体缺损、着色、变色和畸形等,在保存活髓、少磨牙或不磨牙的情况下,用美容修复材料进行直接或间接粘接修复,以恢复牙体的正常形态和色泽的一种修复方法【适应证】:①牙体缺损——牙面小的缺损、前牙切角缺损、大面积浅表缺损、颈部楔状缺损②染色牙和变色牙——包括四环素牙、氟斑牙、釉质发育不全牙③牙体形态异常牙——如畸形牙、过小牙④牙体排列异常——如轻度扭转牙、牙间隙增大、轻度中线偏移位力强,但影响美观,主要用于后牙★【适应证】:1)后牙牙体严重缺损,固位形、抗力形较差者。
2)后牙存在咬合低、邻接不良、牙冠短小、位置异常、牙冠折断或半切术后需要以修复体恢复正常解剖外形、咬合、邻接及排列关系者。
3)后牙固定义齿的固位体4)后牙隐裂,牙髓活力未见异常或者已经牙髓治疗无症状者5)龋坏率高或牙本质过敏严重伴牙体缺损,或银汞合金充填后与对颌牙、邻牙存在异种金属微电流刺激作用引起症状者6)牙周固定夹板的固位体★【临床注意事项】:1)龋病牙未得到有效控制者2)对金属过敏的患者要慎重或选择适当的金属材料3)要求不暴露金属的患者4)牙齿无足够的固位形或抗力形的患者5)无足够修复空间的患者★【牙体预备】:①合面:均匀磨除0.5-1mm。
尽量保持合面解剖外形。
正中合、前伸及侧方合有足够间隙②唇颊面:消除倒凹,留出足够的修复空隙0.5-1.0mm,轴壁聚合度控制在2-5°③邻面:消除倒凹,与邻牙完全分离,与就位道一致④舌面:消除倒凹,均匀磨除0.5-1mm⑤颈部肩台:浅凹形肩台,非贵金属宽约0.5~0.8mm,贵金属为0.35-0.5mm⑥精修完成:将轴面角、边缘嵴处的线角磨圆钝,表面抛光修复体。
兼有金属全冠的强度和全瓷冠的美观。
★【适应证】:1)氟斑牙、四环素染色牙、锥形牙、釉质发育不全等,不宜用其他方法修复或患者要求美观而又永久性修复的患牙2)牙体缺损较大而无法充填治疗者3)前牙错位、扭转而不宜或不能作正畸治疗者4)固定桥的固位体5)牙周固定夹板的固位体★【临床注意事项】:1)青少年恒牙因尚未发育完全,牙髓腔宽大者2)牙体过小无法取得足够的固位形和抗力形者3)患者严重深覆合、咬合紧,在没有矫正而又无法预备出足够的空间者4)夜磨牙患者或其他不良咬合习惯者,要注意合设计★【牙体预备】:①切缘或合面:均匀磨除2mm,正中合、前伸及侧方合有足够间隙。
上切牙切斜面斜向舌侧,下切牙斜向唇侧②唇颊面:消除倒凹,预备出0.3-0.5mm的金属间隙以及0.85-1.2mm的瓷厚度③邻面:消除倒凹,与邻牙完全分离,与就位道一致④舌面:若无瓷层覆盖,可只预备出0.3-0.5mm的金属间隙⑤颈部肩台:直角或135°凹面肩台,肩台宽度一般为1mm⑥精修完成:将轴面角、边缘嵴处的线角磨圆钝,表面抛光遮色瓷——是直接与金属接触的瓷层牙本质瓷——在遮色瓷表面覆盖的相当于天然牙本质部分的瓷,又称体瓷,是再现牙本质色泽的半透明瓷釉质瓷——相当于天然牙釉质的瓷,能够再现牙釉质透明特点★烤瓷合金和瓷粉的要求(1)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符合生物医学材料的基本要求(2)具有适当的机械强度与硬度,正常合力和功能情况下不至变形和磨损(3)两者的化学成分应各含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元素,在高温熔融时发生化学反应,促使两种材料能紧密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实现化学结合(4)瓷的热膨胀系数应略小于合金,差值为(0.9-1.5)*10^-6/℃(5)合金的熔点应大于瓷粉的熔点(6)瓷粉颜色应具有可匹配性,且色泽长期稳定不变★金瓷结合的机制及影响因素【机制】:化学结合力(主要部分)、机械结合力、范德华力【影响因素】:(1)界面润湿性的影响因素——①金属表面的污染②合金质量差,基质内含有气泡③铸造时因熔融温度过高铸件内混入气体④金-瓷结合面预氧化排气不正确(2)金-瓷热膨胀系数的影响因素——①合金和瓷粉热膨胀系数不匹配②产品自身质量不稳定③烧结温度、升温速率和烧结次数变化④环境温度的影响★烤瓷冠金属基底的要求(1)金属表面不能有锐角锐边,表面形成光滑曲面,防止应力集中导致瓷裂(2)要设计成瓷能将金属全部包绕的形态,可增强金-瓷结合强度,防止切缘部瓷裂(3)要尽可能保证瓷层厚度一致,瓷层过厚不仅瓷易发生裂纹,同时构筑也比较困难(4)完成线应保证金属支撑面积,使金-瓷呈对接形式(5)完成线处容易发生强度问题,因此,金-瓷结合部应避免放在与对颌牙相接触区(6)金属基底应尽量厚一些,贵金属0.3-0.5mm,非贵金属0.5mm全瓷覆盖——瓷层全部覆盖金属基底表面,适用于咬合关系正常,有足够空隙者部分瓷覆盖——对咬合紧的前牙,其唇面为瓷覆盖,舌面可留有部分金属;对咬合紧的后牙也可将咬合面作成部分或全部金属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