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自测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真正开端是(B)。
A.浪漫主义文学 B.人文主义文学C.古典主义文学 D.启蒙运动文学2.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是(C)。
A.基督教精神 B.理性主义C.对“人”的肯定 D.平等、博爱思想3.人文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是(D)。
A.歌颂现世生活 B.讲究理性、学习知识C.追求爱情幸福 D.反封建反教会4.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学先驱是(A)。
A.彼特拉克 B.但丁C.薄伽丘 D.拉伯雷5.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是(D)。
A.拉伯雷 B.斯宾塞C.蒙田 D.龙沙6.蒙田的《随笔集》是法国近代第一部(C)。
A.短篇小说集 B.抒情诗集C.散文集 D.文学评论集7.被称为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的是(B)。
A.斯宾塞 B.维伽C.马洛 D.本·琼生8.薄伽丘在其《十日谈》等作品中宣扬的是(B)。
A.大自然的奇迹 B.幸福在人间C.人权高于一切 D.科学、理性9.被称为“英国诗歌之父”的是(C)。
A.托马斯·莫尔 B.斯宾塞C.乔叟 D.莎士比亚10.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是(C)。
A.英国 B.西班牙C.意大利 D.法国11.彼特拉克《歌集》的主要形式是(A)。
A.十四行诗 B.抒情诗C.温柔的新体诗 D.无韵诗12.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C)。
A.民间故事集 B.长篇传奇C.框架结构的短篇小说集 D.抒情诗集13.构成堂·吉诃德性格喜剧性的主要因素是(B)。
A.他对社会的冷嘲热讽 B.他企图恢复过时的骑士精神C.他立志铲除人间罪恶却屡遭失败 D.他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伟大精神14.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出(A)。
A.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B.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悲剧C.理想破灭的悲剧 D.气氛最阴暗、可怖的悲剧15.莎士比亚的《雅典的泰门》是一出(C)。
A.具有强烈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B.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的悲剧C.揭露资本主义金钱作用的悲剧 D.气氛最阴暗、可怖的悲剧16.西方评论家认为是莎士比亚“诗的遗嘱”的剧作是(D)。
A.《泰尔亲王佩里克利斯》 B.《辛白林》C.《冬天的故事》 D.《暴风雨》17.莎士比亚晚期传奇喜剧的思想特征是(B)。
A.明朗乐观 B.宽恕与和解C.野心与贪婪 D.邪恶与善良18.《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是一个(D)。
A.具有叛逆精神的艺术典型 B.酷爱自由、纯洁善良的女性C.具有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 D.人文主义的新女性二、多项选择题1.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有(ABCD)。
A.用人权反对神权 B.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C.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D.拥护中央王权,反对封建割据E.用自由、平等、博爱、天赋人权来反对封建专制和特权2.莎士比亚戏剧中著名的三大典型人物是(BCD)。
A.罗密欧 B.哈姆莱特C.福斯塔夫 D.夏洛克 E.泰门3.拉伯雷《巨人传》中塑造的巨人形象是(ACD)。
A.格郎古杰 B.若望修士C.卡冈都亚 D.庞大固埃 E.巴汝奇4.《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的性格特点有(ABCD)。
A.贪婪 B.吝啬C.狡猾 D.残酷 E.好色5.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巧妙地运用讽刺艺术,其采用的主要手法有(BCDE)。
A.象征 B.对比C.幽默 D.嘲讽 E.夸张三、专用术语解释1.文艺复兴1.文艺复兴是14世纪是17世纪初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首先出现在意大利。
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资产阶级借用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本主义和现世思想,来反对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以建立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意识形态。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武器是人文主义。
这一运动猛烈地冲击了教会神权统治,在意识形态和文化科学领域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对欧洲和世界文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福斯塔夫式背景2.“福斯塔夫式背景”是恩格斯1895年5月18日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塑造的形象。
他是一个破落的骑士,在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由贵族社会跌落平民社会,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通过他的活动,莎士比亚展示了上至宫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
这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成就。
恩格斯称赞这种背景是希望作家们以莎士比亚为榜样,在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
3.流浪汉小说3.流浪汉小说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作品通过主人流浪谋生的不幸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
无名氏的《小癞子》是这种小说的代表作。
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在刻划人物、反映现实和结构艺术上对欧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理解简答题1.人文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进步意义?1.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新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其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主宰宇宙的是人而不是神;以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以现实幸福反对来世思想,认为人人可以追求财富和幸福,提倡爱情、婚姻自由;以理性反对蒙昧主义,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提倡发展人的聪明才智;以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希望实现民族和国家的统一。
人文主义思想在当时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它以人为中心的理论,猛烈冲击了作为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教会神学,将人们的思想观念从教会神学的精神桎梏下解放出来,人文主义还对当时文学的繁荣和哲学、法律、教育等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为后世资产阶级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打下了基础。
2.人文主义文学有哪些特征?2.人文主义文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学的主题。
它的特点有:首先在思想内容上反封建反教会,揭露封建贵族和教士的恶德败行,嘲讽教会禁欲主义和封建道德,抨击封建割据,歌颂国家民族统一,表现人文主义理想。
其次在创作方法上主要采用现实主义,提倡“摹仿自然”摒弃中古梦幻、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生动活泼的写实精神。
第三在文学发展上形成民族文学,各民族采用本民族语言写作,强调反映民族生活,使文学富有民族特色。
3.《堂·吉诃德》的思想意义。
3.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作家对骑士文学的讽刺。
小说全面真实的反映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的社会现实,生动描绘了各个行业和各个阶层的人物及生活遭遇,有力地揭示了西班牙王国的破绽百出和他必然衰落的趋势。
它不仅是一部讽刺小说,还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反映了西班牙广阔的社会现实。
另外,小说还在许多方面表达了作者“民主自由”,摆脱封建束缚、反对种族迫害、反对封建割据、反对殖民政策等人文主义思想。
4.如何理解堂·吉诃德形象?4.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巧妙地集合于一身。
一方面,堂·吉诃德是一个滑稽可笑的喜剧人物。
他深受骑士小说的影响,脱离实际,耽于幻想,处处脱离现实,行为荒诞。
他把风车当巨人、客店当城堡、苦役犯当受害的骑士,把羊群当军队……他的荒唐行为往往事与愿违,害人累己。
他的理想与现实脱节、主观与客观分裂,被看作是“主观主义”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堂·吉诃德又是一个严肃的悲剧人物。
他立志铲除人间不平,为追求正义理想而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不怕牺牲,具有意志坚定、无私、无畏的高尚的品德,表现了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和斗争精神。
清醒时,他还是一位智者,热情传播人文主义思想。
他的行侠改造社会和对正义理想的追求,又都以失败的悲剧结局告终。
堂·吉诃德性格中的矛盾,反映了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5.桑丘·潘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5.桑丘·潘沙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一个纯朴劳动农民的典型。
一方面,他具有劳动人民机智、善良的品质和乐观主义精神,在当“海岛总督”期间表现出惊人的才智。
另一方面,他又有封建制度下小私有者眼光短浅、狭隘自私和贪图小利的弱点。
他当骑士侍从是为了摆脱贫困,求得温饱。
桑丘的形象反映了农民的困苦处境和变革现实的民主要求。
6.《堂·吉诃德》的艺术特色。
6.《堂·吉诃德》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首先它创作了一种新型小说,既模仿骑士传奇的题材和体裁,利用骑士小说的迅捷性宣传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又吸取了流浪汉小说环境描写的长处,使主人公的游侠接触到下层社会生活。
它摒弃了骑士小说的梦幻成分,一改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的悲观消极形象,发展了英雄史诗里为了理想而献身的斗争精神。
它既注意继承前人的创作经验,又不因循守旧,对各种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综合革新,把欧洲长篇小说推到了近代小说的边缘。
其次是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堂·吉诃德和桑丘两个世界文学中不朽的艺术典型。
这两个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面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
堂·吉诃德从入迷到清醒,桑丘从头脑简单到复杂。
这些人物性格的发展也是前所未有的,这对后世文学影响较大。
第三,在表现手法上,小说巧妙地运用了讽刺艺术,采用了对比、幽默、嘲讽、夸张等手法。
如在人物设置上富有对比性,主仆两人既对立又相辅相成。
从年龄、外貌到性格、语言都作了鲜明的对比。
作品把平凡的生活细节和富有奇特幻异的想象、滑稽夸张的闹剧场面和朴实无华的现实生活、英雄和丑角、智者与疯子、悲剧与喜剧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幽默讽刺风格。
第四,是语言的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小说的语言形式多样,有时庄重,有时诙谐,有时含蓄,有时明快,一扫骑士小说惯用的华而不实的绮丽文风。
它采用了西班牙人民通用的口语,特别是出自桑丘口中的那些民谚俚语,体现了西班牙的民族风格。
7.莎士比亚戏剧艺术特色。
7.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但思想性深刻,在艺术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具有巨大的审美价值。
(1)莎士比亚的戏剧情节生动丰富。
在他的剧作中,往往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
如《哈姆莱特》中有三条为父复仇的情节线索交织在一起,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雷欧提斯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
后两位的复仇,一个是尽孝道,一个是为争得骑士荣誉,他们带着浓厚的封建色彩的复仇行动,更突出了哈姆莱特复仇的社会意义。
莎士比亚还非常善于在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安排剧情,冲突的双方在斗争中的地位不断变化,形成波澜起伏且很富有戏剧性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