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与哲学》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

《生活与哲学》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教案

《生活与哲学》专题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考点解读】哲学源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生活处处有哲学)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可以指导生活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功能P25)真正的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宇宙和人生。

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的任务)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提示】哲学的“关系”,包括“区别”与“联系”两方面。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态度:既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学说,也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之是哲学家的事情。

3、小结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作用:①体现在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总之,任何反映时代的历史人物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提示】1、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

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第三,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题的回答。

(见上面)(1)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基本历史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等是世界的本原。

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局限性: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根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复杂问题简单化。

【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认为原于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进步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局限性:仍然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扩展】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的实践观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真正科学的、完备的、彻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它是这个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伟大的思想武器。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理解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

【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扩展】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扩展】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扩展】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

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可以论证自然界的唯物辩证性质。

马哲是对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

马哲是以往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以实践为目的,指导人类追求解放。

马哲是科学的,说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与规律,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所以它在实践中又必然要求通过革命变革社会,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4)三个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

以前的哲学只着力于解释世界,马哲不仅致力于认识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

马哲正是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去考察和认识世界,才得以全面地、正确地解决了全部哲学命题,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

实践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哲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就克服了以往哲学的种种不足,因此,马哲不仅是真正的哲学,也是科学的哲学。

(1)毛泽东思想:产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主要贡献: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精髓:实事求是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邓小平理论产生: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主要贡献:第一次表较系统地回答了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主要贡献: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知识体系】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产生: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与生活、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时代的关系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划分可知论、不可知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基本派别(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基础、基本特征、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三大基础)(三个统一)(三大成果)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对生活:真正的哲学能够P5作用:对社会: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P17、18一般功能:P25【高考回眸】1.(2008、江苏卷、26)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心外无物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理在气先D.存在就是被感知2、(2008、江苏单科、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A.联系的观点B.发展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3、(2008、广东文基、1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是( )①可知论与不可知论②一元论与二元论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④辩证法与形而上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4、(2008、广东文基、6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质是感觉的集合”。

这种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易错易混】1.哲学就是智慧(×)2.哲学源于人们的主观情绪,哲学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起推动作用(×)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4.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5.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6.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7.哲学是具体科学之和,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8.哲学是科学之母(×)9.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10.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11.世界观就是指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1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1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何为第一性问题(×)15.唯物主义具有辩证法思想,唯心主义是形而上学的(×)16.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17.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18.哲学是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19.哲学是时代的精华( ×)20.真正的哲学对时代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21.哲学对时代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2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23.马克思主义出现后,出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24.马克思的两大创造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2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活的灵魂是?26.邓小平理论的主题?27.三个代表创造性回答是?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