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气安全知识复习资料含答案

煤气安全知识复习资料含答案

煤气安全培训复习题一、填空题1、煤气管道之间的相互水平净距,一般情况下不小于0.6m,特殊情况下不小于0.5m。

2、煤气管道上的排水器是在煤气管网中连续不断地排出管网中冷凝水、积水污物以保证管道畅通的一种设备,可分为低压、高压、和自动排水器(用于地下管道)三种。

3、煤气管道的放散管可分为过剩煤气放散管、吹刷煤气放散管和事故煤气放散管三类。

4、安全阀的泄压压力一般为工作压力的1.05~1.1倍。

5、爆炸通常可分为轻爆、爆炸、爆轰三种形式。

6、焦炉煤气的爆炸极限为5.6~30.4%。

7、一氧化碳的着火点为605℃。

8、煤气管段之间的连接力求对头焊接,不提倡搭接焊接。

9、公司全范围停电时,煤气调度应首先通知一切用户止火。

10、读取水银U型压力计读数时,应以水银凸面为准。

11、工厂煤气管道使用的水封主要有隔板水封、U型水封等二种。

12、韶钢民用煤气是用焦炉煤气经净化处理后得来。

13、排水器按其结构可分为卧式排水器和立式排水器。

14、吹刷放散管口必须高出煤气管道、设备和走台4米,离地面不小于10米。

15、通常听说的工厂煤气中毒,是指由于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而使人中毒。

16、燃烧三要素,是指燃烧发生的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

二、选择题1、焦炉煤气主要成分下面那一种是对的。

(B)A、CH4、CO、N2、O2B、CH4、C n H m、CO、H2C、CO、N2、O2D、CH4、O2、N2、H2S2、高炉煤气主要成分下面那一种是对的。

(B)A、CH4、CO2、O2B、CO、CO2、N2C、CO2、H2、H2OD、H2、C n H m、O23、作业环境中CO最高允许浓度为(C)A、50mg/m3B、80mg/m3 C 、30mg/m3D、10 mg/m34、在已敷设的煤气管道下面,不得修建和煤气管道无关的建筑物和存放(A)A、易燃、易爆物品B、易燃品C、有毒物品D、化学药品5、架空煤气管道的倾斜度(坡度)为(B)A、1~3‰B、3~5‰ C 、5~8‰D、2~8‰6、煤气管道与油管和氧气管共同敷设时,油管与氧气管的布置为(B)A、布置在煤气管上侧B、分别布置在煤气管的两侧C、布置在煤气管下侧D、布置在煤气管的一侧7、高炉煤气是一种(A)的可燃气体。

A、无色、无味、有毒B、有色、无味、有毒C、无色、有味、有毒D、无色、有味、易燃8、高炉煤气中毒主要是(C)使人中毒。

A、N2B、CH4C、COD、CO29、焦炉煤气是(A)的有毒气体。

A、无色、有臭味B、无色、有臭味、有毒C、无色、无味、有毒D、无色、有味、有毒10、焦炉煤气的着火温度为(B)摄氏度。

A、350~450B、550~650 C 、650~750 D、500~70011、焦炉煤气比高炉煤气的理论燃烧温度(C)。

A、要低一些B、差不多 C 、要高得多D、要高一些12、转炉煤气的热值是高炉煤气的热值的(C)左右。

A、1.5倍B、3倍 C 、2倍D、1倍13、转炉煤气是(B)的副产品。

A、炼铁过程中B、炼钢过程中 C 、炼焦过程中D、炼重金属过程中14、转炉煤气主要可燃成分是(C).A、CH4B、H2 C 、CO D、C n H m15、煤气管道的标准颜色为(A)A、灰色B、黑色 C 、黄色D、绿色16、煤气中毒是指煤气中的(A)中毒。

A、COB、H2S C 、SO2D、HCN17、蒸汽管道的颜色为(C)A、黄色B、蓝色C、红色D、黑色18、煤气的三大事故是指(B)A、煤气泄露、着火、中毒B、中毒、着火、爆炸C 、泄露、积水、供气终端D、煤气杂质高、热值低、压力低19、下列相对容易着火的煤气是(C)A、高炉煤气B、发生炉煤气C、焦炉煤气D、高、焦混合煤气20、下列最容易中毒的煤气是(A)A、转炉煤气B、高炉煤气C、焦炉煤气D、发生炉混合煤气21、下列什么情况下肯定会发生煤气爆炸(D)A、可燃气体遇明火B、可燃气体在密闭容器中遇明火C、可燃气与空气混合且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D、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又达到爆炸极限,且遇明火22、关于煤气管网的操作,维护与检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A、煤气管道上可靠切断装置有盲板、眼镜阀、密封蝶阀B、煤气管道动火检修有带煤气和停煤气作业两种C、停气动火前,煤气管道中的剩余煤气必须置换干净D、上述B和C23、下列隔断装置属可靠的切断装置的是(C)A、密封蝶阀B、闸阀C、翻板阀D、水封24、煤气管道温度升高后,其长度会(C)A、变长B、变短C、不变D、不一定变化25、排水器的主要作用是(A)A、排污B、排冷凝水C、排杂质D、排煤气中的有机物26、煤气管道排水器每隔(B)米安装一个。

A、200~250B、50~100C、250~300D、100~20027、排水器安装在(A)A、管道的高处B、阀门前后C、管道的低洼处、孔板前D、人孔前28、造成排水器下水管堵塞的主要原因是(A)A、筒体内污物沉积太多或管道堵塞B、下水管阀门未开C、筒体内下水管穿洞D、放散阀堵塞、煤气内焦油多29、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煤气管设同一排水器时,其水封的有效高度按(B)确定。

A、最低工作压力B、最高工作压力C、平均工作压力D、其各管压力之和30、下列哪种叙述是正确的(C)A、闸阀是一种节流装置B、闸阀是一种可靠切断装置C、闸阀是一种断流不断漏的装置D、闸阀是不需维护的装置31、吹扫放散安装在(D)A、管道及卧式设备的末端B、设备和管道的最高处C、设备和管道隔断装置前D、以上都是32、自动肺每分钟动作约(D)次。

A、20~25B、30~40C、10~12D、12~1633、自动肺换气量调整范围是(B)升/分。

A、12~18B、12~25C、12~40D、25~40三、判断题1、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

(√)2、一氧化碳(CO)是一种无色有臭的气体。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浓厚的臭蛋气味的气体。

(√)4、硫化氢没有毒性。

(×)5、苯、氨具有毒性。

(×)6、各种不同的工业窖炉,对煤气都有一定的质量要求。

(√)7、焦炉煤气是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

(√)8、煤气混合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热值的煤气按一定比例配成的混合煤气。

(×)9、煤气加压可提高煤气的流量。

(×)10、煤气管道的支架一般分为固定支架、单向支架和摇摆支架。

(√)11、膨胀圈的作用是吸收或释放管道因温度升降而伸缩的量。

(√)12、带气抽堵盲板时,附近可有火源和行人。

(×)13、在运行的煤气设备上动火时,设备必须保持正压,可不要专人监护。

(×)14、在停气设备上的动火,只需将设备内的残余煤气吹扫干净。

(×)15、处理设备冒煤气时,不要凭热情进行处理,一定要配戴防毒面具。

(√)16、禁止生活排水管和煤气设备系统的下水道共用。

(√)17、对停止呼吸的中毒者应立即在现场施行人工呼吸或用自动苏生器进行抢救,并通知医院。

(√)18、DN200mm煤气管着火时,可以直接关阀门灭火。

(×)19、人孔安装位置通常在切断装置之后。

(√)20、意识丧失,是中等程度煤气中毒的症状。

(×)21、煤气区域可以抽烟。

(×)22、煤气区域禁止人员休息。

(√)23、高炉煤气比焦炉煤气人员容易中毒。

(√)24、流量一定,管径越小,流速越大。

(√)25、管道越大,跨距越大。

(√)26、管径越大,管道的刚度越大。

(√)27、煤气管道的厚度由煤气性质和管径大小来定。

(√)28、焦炉煤气比空气轻。

(√)29、高炉煤气与空气的比重相似。

(√)30、自动苏生器是一种自动进行正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

(×)四、简答题1、在煤气设备或管道上动火,应做哪些准备工作答:在煤气设备或管道上动火时,首先要确保作业环境安全,工作方便,要挪走5米以内的易燃物品,否则应采取防燃措施。

如有高处作业,则要搭好脚手架。

如动火处已漏煤气则要在点火前进行处理。

动火前,要在动火设备或管道的附近安装压力表以测量设备或管道内的煤气压力,安装好电焊用的零线,在动火现场,要根据情况准备必要的灭火工具。

2、高炉煤气的特性答: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钢时的副产煤气,其主要特性有:①高炉煤气中含不燃成分多,可燃成分较少,发热值低;②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因CO含量很高,所以毒性极大;③高炉煤气主要成分有CO、CO2、N2。

3、焦炉煤气的特性如何答:焦炉煤气是是炼焦工业的副产品,其主要特性有:①焦炉煤气发热值高,可燃成分较高;②焦炉煤气是无色有臭味的气体;③焦炉煤气因含有CO和少量的H2S而有毒;④焦炉煤气含氢多,燃烧速度快,火焰较短;⑤焦炉煤气含有H2,CH4,CO。

4、煤气防护器材分哪些类型,其简要功能答:空气呼吸器:在煤气环境中作业时提供呼吸,避免煤气中毒和窒息;煤气报警仪:测量煤气浓度,起报警作业,防止煤气中毒;防爆器材、防爆灯具:煤气区域提供正常工作条件,防止起火爆炸。

5、工厂中煤气中毒事故的特点有哪些答:工厂中的煤气中毒事故与生活区煤气中毒相比,具有危害大,重复性发生及事故易扩大等特点。

据多年的统计资料表明,煤气中毒伤亡事故在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在已发生的工厂煤气中毒事故中,多数为重复性事故,而且在进行急救和事故处理的过程中,稍有不慎会发生救护人员煤气中毒,从而引起更为重大的伤亡事故。

6、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根据物质的燃爆原理,防火防爆的基本原理就是消除燃爆的三个必要元素即: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火源。

具体做法是:①控制可燃物,防止可燃气体、蒸汽、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②控制火源和周围介质的温度;③隔绝空气或减少空气中氧含量,即控制助燃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