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名词解释:答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求展开说明。
名词解释题对记忆的要求高一些。
一般来说,教材和课件中的解释是最精炼和准确的,如能记住最好。
准确理解其意思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也可以,关键是要概括准确完整,能够解释概念的本质和内涵。
②简答题:这类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的有关理论、观点、方法原理等,直接提出问题,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
答题时把这个问题的最重要的两三句话,也就是核心要点说出来,然后把这个问题的首创者、发起人、创导者要举出即可(一般列举一两个典型)。
举例要简洁,点到即可。
总之,简答题要求言简意赅、简明扼要地回答。
复习时主要是记重点和要点。
比如,关于艺术本质和艺术起源的几种主要看法,可从核心观点、理论代表、评价等方面回答。
③论述题:要求认真理解题目,将问题与教材的相关理论联系起来,提出中心论点,并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形成分论点,论述题特别要注意加上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不要全部背诵书中的论述,还要注意联系具体作品或实例论证观点。
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说明:后面所列的答题思路,基本是按照论述题的形式做的,仅供参考,不是标准答案。
同学们考试时,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式。
序言部分复习题1、艺术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以及与之相关的______。
总之,艺术学是一门___学科,____学科,___学科和正在___中的学科。
其学科性质表现为:____性、____性、___性。
答案:人类的艺术活动,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人文、理论、交叉、发展;综合、开放、实践。
2、艺术学的研究内容,总体上包括_____、_____、_____。
答案:艺术理论、艺术批评、艺术史3、《艺术学概论》作为一门课程,它是___地、____地阐述艺术的_____的理论课程。
答案:概括、简要、基本原理4、贡布里希在《艺术发展史》中深刻指出:“我们牢牢记住,用于不同的____、不同的____,艺术这个名称所指的事物会______。
答案:时期、地方、大不相同5、在古希腊、古罗马到中世纪这个漫长的时期中,艺术一直被认为是___________。
答案:以规则为依据的技艺生产6、18世纪40年代,法国学者_____在《简化成一个单一原则的美的艺术》一书中明确确立了“____艺术”概念的权威性,并把它系统化。
答案:查理斯·巴托、美的7、被称为“艺术学之父”的是德国学者_____。
答案:康拉德·费德勒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一、重要概念1.客观精神说2.主观精神说3.模仿说(再现说)4.形象性5.主体性6.审美性7、艺术典型二、简答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是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P6_9)2、艺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P9_22)3、形象性是不是艺术的必备的特征?联系作品回答。
(P9_12)4、如何认识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特点?联系作品回答。
(P16_18)5、面对相同的题材,为什么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P14)6、如何理解艺术的审美性?请联系作品论述。
(P18_22)7、联系艺术作品, 论述艺术的审美性和“现实丑”的关系。
(P19)【参考答案】简评:“客观精神说”承认艺术来源于现实,承认艺术创作的理性作用,特别是承认艺术是以感性的形式来显现理想,因而这些个别的观点非常具有理论价值。
但该理论把超自然的“理念”或“理式”看成第一性,把现实世界看成第二性,这种探求艺术本质的方法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
“主观精神说” 承认艺术的出现离不开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揭示了想象及情感在创作活动中的重要性,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但却把这种主观因素过分夸大到绝对化程度,完全否认客观因素的存在,因此,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模仿说”或“再现说”的理论摆正了意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但该理论仍停留在机械唯物主义的阶段。
3、形象性是不是艺术的必备的特征?【答题思路】是A、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形象性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P9:将哲学等社会科学与艺术的特征作比较)B、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只是各个艺术门类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已。
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失掉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的作品,也就不能称作艺术作品。
C、举例说明艺术形象具有的三个特点: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统一、个性与个性的统一4、如何认识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特点?【答题思路】1、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表现在人们对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
所以,每个人面对同样的艺术形象,获得的艺术美感就具有千差万别的个性特征。
2、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欣赏主体和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方面,艺术作品引导着欣赏者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另一方面,欣赏主体又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能力来改造和加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3、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都离不开想象,但与艺术创作以创造性想象为主不同,艺术鉴赏要以再造性想象为主。
欣赏主体总要根据艺术作品所用的材料(语言、图像、音响、人体动作等),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思想情感与审美经验,对作品中展开想象,再造审美意象。
4、引用名人名言。
朱光潜:“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反照。
” 西方谚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举例)5、结论:艺术鉴赏的本质就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5、面对相同的题材,为什么不同的艺术家会有不同的艺术表现?(P14: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征)【答题思路】1 、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更离不开创作主体,离不开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
这表现在艺术家往往是从生活实践中获得创作动机和创作灵感,尤其是艺术创作的内容,更是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
同时,艺术创作又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艺术家作为创作主体对艺术作品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没有创作主体,艺术作品就无法产生。
2、艺术创作中的这种主体性,还集中表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独创性。
艺术家面对大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并且将自己强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主观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之中,正是艺术创作的这种能动性,使得艺术成为主观与客观、再现与表现的辩证统一。
3、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
因为它们凝聚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带有艺术家个人的主观色彩与艺术追求,体现出艺术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个性,具有强烈的创造性与创新性特色。
举例)7、举例阐述艺术的审美性与“丑”的关系。
(P19:艺术的审美性)【答题思路】:1、艺术的审美性是指艺术作品能够给人一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具有审美价值。
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结晶,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2、艺术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生活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因此,艺术作品不仅表现美的事物也要表现不美的、甚至丑恶的事物。
3、艺术美源于生活真实,但又不等同于生活真实。
真正的艺术家表现在生活中“丑”的对象时,必然会渗透自己的认识、情感和评价等主观精神因素,包含着艺术家的审美创造。
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能动创造变成了艺术美,这个形象虽然事物本身“丑”的性质并没有变,但是作为艺术形象它已经具有审美意义。
(举例)【相关材料】罗丹认为:“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自然中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认为美的更显露出它的性格,因为内在的真实在愁苦的病容上,在皱蹙秽恶的瘦脸上,在各种畸形和残缺上,比在正常健全的相貌上更加明显地呈现出来”;“在艺术中,只是那些没有性格的,就是说毫不显示外部和内在的真实的作品,才是丑的”。
作为审美意象的“丑”的审美价值1. 现实生活中不仅有引起优美和崇高的体验的东西,而且也有引起丑的体验的东西。
“丑”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可以显现“生活的本来面目”。
2. “丑”常常能显现一个人的特性特征。
自然中认为“丑”的,往往要比那认为“美”的更显露出它的性格。
3、“丑”的存在显示了历史和人生的苦难的或阴暗的一面,这使人震动,同时又使人感受到历史和人生的复杂性和深度。
第一章测试题1、艺术史上关于艺术的本质主要有__、__、__等看法,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_和_,_和_,_和_。
2、俄国19世纪著名文艺理论家__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提出了“_”的全新观点。
3、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指出:艺术不仅是一种_,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同时又是一种_。
4、艺术生产系统包括_、_、_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
5、决定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本质的,并不是它的物质生产的一般性质,而是它的精神生产的性质——___。
6、艺术的本质和特征密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内在_,特征是本质的_。
7、艺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_、_、_。
8、艺术形象的特征包括__、__、__。
9、艺术形象的__,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
10、艺术的主体性体现在艺术活动的全过程,包括__、__和__。
1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__体现,是_、_、_的结晶,体现为__和__的统一。
12、罗丹认为:“在艺术中,有__的作品才算是美的.”“只是那些没有__的,就是说毫不显示外部和内在的真实的作品,才是丑的.”第二章艺术的起源一、重要概念1.模仿说2.游戏说3.表现说4.巫术说5.劳动说6.多元决定论二、简答题1、探讨艺术发生的主要途径有哪些?2、简评西方艺术史上关于艺术起源的五种主要观点。
3、你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4、如何理解艺术产生于非艺术,实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艺术起源于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发展之中?1、探讨艺术发生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题思路】①考古学方法。
即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对史前艺术遗迹进行分析研究,这种方法被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最重要的、使用最为广泛的途径。
②对现代残存的原是部落考察法。
即对现在残存的原始部族的艺术进行研究。
③对儿童艺术心理的探究。
即通过对儿童艺术心理的研究,推测人类审美发生和艺术的起源。
2、怎样认识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答题思路】1.艺术起源是一个古老神秘的复杂问题,各门类原始艺术形式的出现,更难于归结为同一种动因。
因此,艺术发展史上出现的各种关于艺术起源的理论,不仅有助于揭示艺术起源的奥秘,同时也启示我们,对于这样一个距今年代久远且复杂的问题,简单的线性思维方式恐怕无法揭示它的真正奥秘,必须采用辩证的多元思维方式才能为我们提供正确的研究途径。
2.大量原始艺术遗迹表明,原始艺术与劳动、祈祷祭礼、图腾歌舞、生殖崇拜、性爱等几乎很难区分开来,它们共同组成了原始社会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且共同组成了原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