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篇)一】晏子之御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 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回答。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2)名显诸侯: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二】子鱼论战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宋人既.成列(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④相:担任国相。
⑤志念: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
司马(④) 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注释】( 1)泓:泓水2)既:尽,完了3)济:渡过4)司马: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5)陈:同“阵”,摆好阵势。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用原文语句答题。
(3 分)【三】孔子见齐景公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廩丘①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廩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廩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孔子辞不受辞:(2)今说景公说: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3.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五】宣公好射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关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三石实也③;九石名也。
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自《汉书宣公好射》)【注释】①说(yu e):同“悦”高兴,喜欢。
②用强:使用强弓。
③九石名也:九石是虚名。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非大王孰能用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左右皆引试之3.从上文中你得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答出2点)(3分)四】 [甲]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 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 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 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⑥乎?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庶几]差不多。
⑤[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 勉]勤勉,努力。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这两段文字所说的道理, 其共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有哪些?节选自1、 以下 4 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 . 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D.益慕圣贤之道曾益其所不能2、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A . 或.遇其叱咄 B .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 . 若既不出户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甲乙两段文字所谈的都是为学之道,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 ”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 “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 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 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 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 ①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②三旦:三天。
④ 委身曲附:弯着身子紧贴着树枝。
⑤务:一心,一定。
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如是者三日: 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每小题 3 分)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5.文中孺子为什么能世历劝谏吴王?课外文言文阅读(对照篇)一】晏子之御 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 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 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 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小孺子:年轻人。
1、请从短文中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 A 、皆以置从美于徐公 B 奉命于危难之间C 、管夷吾举干士 D 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3 告其左右曰:国相。
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回答。
[译文]: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
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
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很是神采气昂。
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
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
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
”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
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2)名显诸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 1. (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3.B 4.晏子的标准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二】子鱼论战宋公及楚人战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②)济(③)。
司马(④)曰: 彼众 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 “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 既陈(⑤)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节选自 【注释】( 1)泓:泓水 ( 2)既:尽,完了 ( 3)济:渡过 统帅军队的最高长官,这里指子鱼。
( 5)陈:同“阵”,摆好阵势。
[译文] :宋襄公领兵和楚军在泓水地方交战。
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未全部渡河。
子鱼 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尚未全部渡河,请下令攻击他们。
”襄公说:“不行。
” 楚军全部渡河,尚未排好队列,子鱼又将上述意见报告襄公。
襄公说:“还不行。
”等到楚 军排好了阵势,然后才攻击他们,结果,宋军大败。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未可。
” 4)司马: 宋人既成列(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3.用原文语句答题。
( 3 分) 文中“宋师败绩”是因为宋公错失了发动进攻的时机: ( 2 ) 答案: 1.队列 2.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3( 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如答后半句也可);( 2)既济而未成列 三】孔子见齐景公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廩丘①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 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廩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廩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译文] :孔子拜见齐景公,景公赠予廪丘邑,以此作为孔子供养之地。
孔子拒绝不接受赠地, 回到住处,对弟子说:“我只听说,君子应当有功劳而受禄。
时下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 按我的劝导行事,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
”于是令弟子驾车,辞别景公离去。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孔子辞不受 (2)今说景公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是亦不可以已乎?3.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 2.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 3.孔子认为自己没有功劳,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资格受供养之地。
四】 [ 甲 ]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 所闻。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贝《陋①而难成。
久处一方,贝旧染而不自觉。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⑤可得十之 五六。
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
子 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 可不勉⑥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庶几]差不多。
⑤[子羔、原宪] 孔子的弟子。
⑥[勉]勤勉,努力。
[译文]:人做学问,如果不是天天进步,那就是在天天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