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7.3 足 球-教案

【公开课教案】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7.3 足 球-教案

足球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重在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锻炼的价值,在“玩”中享受体育的乐趣。

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通过“体验、探究、合作、互动”逐步展开课堂教学,通过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以及自身热情的散发,使学生在宽松、和谐、开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锻炼和思维开发,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背景
1.教材分析:单元计划安排十课时,本课是第六课次。

以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用书为依据,选定足球为主教材,足球教学比赛为辅助教材。

2.学生情况:高一年级男生在体育学习中,练习热情较高,主动性、参与性与表现欲望不是很强,与同伴的交流与互相评价上还有一定欠缺,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在集体合作方面,学生有一定的意识,但还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本次通过足球的技术教学和游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小组合作能力,从而产生对技术方法学习的渴望。

3.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开始部分:采用导入式教学,贯彻课堂常规,通过队列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集体意识。

准备部分:激发兴趣阶段,采用启发式教学。

绕场慢跑热身,通过慢跑的形式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通过分组的热身操练习,使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培养学生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意识,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准备,安排的专项准备活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基本部分:采用主体性和讲解示范教学。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自由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讨论和相互评价,为进一步提高技术动作,从而掌握技术动作,启到了互助的作用。

1、脚内侧传接球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介绍脚内侧传接球动作的正确性、传球的方向性和力量。

2〉两人一组原地练习脚内侧传接球(体现合作学习)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错误。

4〉学生展示,认真观察相互学习,学生相互参予评价。

(体现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2、游戏:采用情景教学,教师创设“展开对攻站”的场景,激发学生斗志,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游戏中去,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永往直前的优秀品质。

分组:四组比赛(6——10人)进行运球接力
增强学生的奔跑能力、反映能力、和培养学生急停、急起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达到育体、育心的目的。

结束部分:营造和谐、快乐的场景,在教师带领下放松学生身心,平静心态,
进行表扬鼓励。

4.技术准备:课前教师按照任课的班级人数和要求准备好器材和场地。

5.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对策
(1)前期教学状况:足球运动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影响最大的体育运动项目,号称“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的喜爱,吸引着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和成年人积极投身绿茵场健身或竞技,并从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但是学生的技术和球性较差,还仍继续巩固。

(2)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学生积极性不高,对抗性差,主要是思想认识和竞争性不强。

对策: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说明足球的好处和健身价值。

2.丰富练习手段,增强竞争性,培养学生练习兴趣。

问题二:学生在练习中只重视娱乐,忽视技术的学习。

对策:1.教师强调动作技术的重要性,并严格把关。

2.利用比赛等方法,促进学生练习。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科学锻炼的原理,进一步充实个人锻炼计划并应用测试方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状况。

(2)技能目标:能较熟练地运用基本技术和掌握简单的战术,发展身体基本素质和专项能力;参与课余活动的比赛工作,通过媒体了解有关重大赛事并作出评论,认识竞技比赛与健身比赛的区别,增强安全意识。

(3)情感目标:重视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预防心理障碍,发展学习能力;关注社会的健康问题,形成合作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

2.教学内容:
(1)足球:学习脚内侧传接球
(2)游戏:教学比赛
四、教学流程与教学资源
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备部分
8’一、足球半场慢跑
(300米)
二、行进操(4
×8拍)
1、头部运动
2、肩绕环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体前屈
6、膝绕环
7、活动手腕脚腕
三、专项准备活
动:
1、脚底踩停球练
习:
1、教师讲解要求
2、教师带领下练

3、教师语言提示
1、教师讲解示范
2、教师口令指挥
3、教师语言提示
1、学生注意听讲
2、跟随教师练习
3、排头带领,注意
前后衔接。

1、学生认真听讲,
学生听口令练习。

2、动作整齐,充分
活动身体各部分。

3、学生分组练习,
运球,熟悉球性。

(2
分钟)

部分
3 0’3、教学重点:
踏球时支撑脚的
站位:
4、教学难点:
脚触球的部位:
二、教学比赛:
1、比赛方法:
7、组织学生组内
展示、讲评:
8、指导学生进行
分组变换练习:
1、教师讲解比赛
的方法、规则要
求,并进行安全
教育:
2、教师指导学生
分组练习并委
任学生担任裁
判:
3、教师组织分组
生展示,并积极思
考:
6、对传体会接球动

7、各组观察图示,
认真思考提高技术;
8、变换队形进行脚
内侧踢停球练习
5’—6’:
1、认真听讲明确比

方法和规则:
2、在组长指挥下进
行比赛
8’—12’:
* *
教学反思
(1)、明确目标,让教学实践不盲目。

教学时要把握总体目标,明确阶段性目标,定准课时目标。

(2)、整合课程资源,让知识鲜活起来。

教师要活用教材资源、利用生活
资源、捕捉课堂资源。

课堂互动经常会生成各种各样的资源。

教学时特别关注并捕捉一些有价值的资源加以利用。

如学生在练习时,有的整套动作做得好,有的某一环节做得很棒,有的提出的问题特别有思考价值,有的出现错误带有普遍性等,及时捕捉并加以利用。

(3)、实施有效的教学,使课堂活而不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积极发言,课堂非常热闹。

必须理性对待,实施有效教学,让课堂活而不乱。

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让学生学会遵守规则。

要重视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堂习惯、小组合作性学习习惯的养成。

每一个教学活动的目标要清楚,过程要落实,要有实在的成效,真正让孩子学有所得。

通过整节课的教学,学生的运动量,运动负荷都达到要求。

教师本身的素质与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六、教学设计的特色之处
(1)、兴趣吸引、动寓其中
为了更好地集中学生注意力和引发学生的兴趣。

本课一开始就把上课的器材呈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准备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示范学生跟着做的习惯,预留学生自我发展空间和时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在足球教学中,整个教材贯穿了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高度集中。

课中尝试用各种方式练习传球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立足合作互动,愉悦身心,提高基本活动能力。

(2)、学练本领、观思同行
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和足球做伙伴,了解、熟悉它的特点,轻松自然地练习。

在练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指导并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锻炼,如“传球”,对学生只有基本要求没有具体的技术要求,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练习,使学生在动中体验锻炼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体验自信的意志力量在体育锻炼中的重要意义。

教师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从“引趣——育思——助练——展才”等方面展开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观思同行的境界。

(3)、综合锻炼、合作发展
足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在活动中不仅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参与的欲望,并提供合作学习的氛围.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组成几人的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观察、互相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相互帮助,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并在互动交流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在传球的过程中教师只提要求尽量不讲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练习,使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和与同伴进行协作,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在“快传快递”中,学生共同探究和体验,小组成员一起动脑、一起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