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乒乓球步法移动教学设计

乒乓球步法移动教学设计

乒乓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乒乓球握拍法、正手攻球的基本准备姿势、移动步伐(跨步、并步等)。

2、利用刚学会的发球技术进行小比赛。

3、能积极参与练习,激发兴趣,勇于克服困难。

4、正手攻球技术;进行对推练习。

5、身体素质练习:跑中集合
重点难点
1、学习正手攻球的基本技术动作。

2、提高学生反应灵敏度。

3、有效提高球感,提高击球准确率。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⑴体委整队。

⑵报告人数
⑶师生问好。

⑷安排见习生。

⑸宣布本课任务,提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学习目标
(1)、集合要求:快、静、齐
(2)、让所有学生都动起来,通过所喜欢的体育项目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学生活动学生快速集合,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集中精力投入练习。

活动2【导入】课前游戏(三人四脚行走)
1、用红领巾绑住中间学生与两边的小腿。

喊口号行走。

2、教师指出活动需要遵守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3、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

4、教师巡回监督。

活动3【导入】乒乓球步法讲解
一、基本准备姿势
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稍宽,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主要以脚内侧蹬地),脚趾轻微用力压地,脚跟微离地面,重心置于两脚之间,上体略前倾、收腹,持拍手臂自然弯屈,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球拍置于腹部右前方,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右斜前方,横握拍的肘部向下,前臂自然平举,手腕自然放松,拍头指向上方,非持拍手臂自然弯屈于身体左侧。

两眼注视来球。

二、步法讲解
1.单步。

一般在来球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内应用,是对付各种近网球和追身球的有效步伐。

因为移动的范围小,动作移动的幅度不大,所以身体重心转换的比较平稳。

这种步伐适用于各种不同打法的球员。

2.并步。

这种并步比跳步移动范围要小,移动时重心的稳定性也比跳步好的多。

这是削球所运用的重要步伐之一。

同时也是各种快攻和弧圈型打法在实战中,做小范围内的移动,来对付削球的一种快捷移动的好方法。

而且还是在处理来回球的相持过程中常用的有效步伐。

3.跨步。

主要应用在近台快攻过程中,击打来回球比较好。

跨步在以横向移动时,和并步或跳步结合应用效果最佳,但与自身连续运用效果最差,这是因为跨步与跨步衔接后,身体重心越来越低,不利于下一板击球。

4.跳步。

跳步一般多用于来球速度不快,而又与身体距离较远的来球。

弧圈型打法的球员,一般是在中台左右转移或侧身转移的两中情况下运用跳步。

5.交叉步。

在运动中击球,可见其稳定性要比前四种步伐要很低。

作为快攻和弧圈型打法的球员,在侧身进攻后,再扑左(右)角空档时或在走动中拉冲削球时,就会常常运用这种交叉步伐。

活动4【示范及指导】乒乓球步法的使用
1.师生示范对练。

2.学生练习,老师指导步法的使用。

3.小结。

活动5【队形】结束部分
1.学生整队。

2.师生共同评价。

3.学生谈本次课的收获。

4.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