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力推荐最新版 探究电路复习重点及复习题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强力推荐最新版 探究电路复习重点及复习题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探究电路复习重点及复习题一、电阻和变阻器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 Ω)、千欧(K Ω)。

1M Ω=103K Ω; 1K Ω=103Ω。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1)滑动变阻器:①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 ”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

④ 正确使用:A 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 接线要“一上一下”;C 通电(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变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二、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公式:R U I = ( IU R IR U ==⇒;) 式中单位:I →安(A);U →伏(V);R →欧(Ω)。

3.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 、U 和R 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 、U 和R 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串联)①电流:I=I 1=I 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 1+U 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 1+R 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 总=nR ④分压作用:21U U =21R R ; 5.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 1,R 2并联)①电流:I=I 1+I 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 1=U 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21111R R R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如果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R 总=n 1R ④分流作用:1221R R I I = ;三、家庭用电1. 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 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可用测电笔来判别。

如果测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

3. 家庭电路的安装原则:①所有家用电器都并联;②插座相当于可移动的用电器,应该并联的;③开关则要串联在火线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④保险丝相当于可自动熔断的开关,应串联在火线与它所保护的用电器之间。

4.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

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保险产生较多的热量,使它的温度达到熔点,从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

5. 选用保险丝时,应使它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略大于电路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6. 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过载(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7.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③不弄湿用电器;④不损绝缘体。

例1 如图1所示,当滑片向左端移动时,它连入电路的电阻值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2 给你两根长度相同但横截面积不同的镍铬合金线、一个电源、一只电流表、一只电压表、一只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若干根导线,现需要研究的课题有:①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的关系;②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的关系;③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材料的关系。

由上述实验器材,可以完成的研究课题是( )A .只有①B .只有②C .①和②D .①、②和③解析:由于两根合金线的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即知可完成课题①。

我们还可取其中一根合金线,通过改变它连入电路中的长度,就可完成课题②。

故答案选C 。

拓展:题中的实验器材与课本P 65的实验器材相比,多了电压表,试想一想电压表的连接位置及其作用。

2.欧姆定律 ①运用公式RU I =解题时要注意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同一性),且同一状态(同时性),总之,要注意三个量的“对应”关系。

②推导公式IU R =,不可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的电流成反比;利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或测量导体的电阻,但要注意公式成立的条件,如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通过的电流为零,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电阻不为零,此时,I U R =不适用。

例3 如图2所示电路,R 1=10Ω,R 2=5Ω,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安,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 ( )A .0.6AB .1.1AC .1.8AD .0.4A解析:方法一:当S 断开时,只有R 1连入电路中,电路中的电阻为10Ω;当S 闭合时,R 1和R 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小于5Ω,而电源电压一定,所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大于1.2A ,故选C 。

方法二:当S 闭合时,R 1和R 2并联,而电源电压一定,通过R 1的电流不变,由于并联分流:I 1∶I 2= R 2∶R 1,求出I 2,即可知干路中的电流。

图1R 1方法三:先算电源电压,再算并联时的总电阻,最后算干路中的电流。

点评:学会一题多解,可使掌握的知识灵活贯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大提高。

上述方法你都能运用吗?4.家庭电路家庭电路中的各用电器及插座均是并联在电路中,电灯与控制它的开关要串联,电能表接在干路上。

探究电路复习题一.选择题:1.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 ,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B .增大导线中的电流C .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D .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2.把甲、乙两段电阻线接在相同的电压下,甲线中的电流大于乙线中的电流,忽略温度的影响,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 .当它们材料、粗细都相同时,甲线长乙线短B .当它们材料、长度都相同时,甲线粗乙线细C .当它们长度、粗细都相同时,两线的材料一定不同D .甲、乙两电阻的材料、长短、粗细不可能完全相同3.如图所示为硬导线与螺丝压按式接线柱的边接,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4.安全用电的常识之一就是不要靠近高压电。

但是,两爪站在高压线上的鸟却不会发生触电事故,这是因为 ( )A .鸟爪上的角质层不导电 B.鸟爪很干燥家庭用电家庭电路的组成: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用电器等 测电笔作用:辨别火线和零线 使用:笔尖接触电线,手指接触笔尾的 元件连接 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中间地 螺口灯座:螺丝口接 线 开关:一端接 线,一端进电灯安全用电 触电原因:一定的电流经过人体引起 触电形式: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 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安全用电常识:C .电线上有绝缘层D .鸟的两爪间的电压很低5.小刚家中的几盏电灯突然全部熄灭了,检查保险丝发现并未烧断,用测电笔测试各处电路时,氖管都发光。

他对故障作了下列四种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A .灯泡全部都烧坏B 进户零线断路C 室内线路发生短路D 进户火线断路6.白炽灯泡的灯丝常制成螺旋状,这样做的目的是。

A .便于灯丝散热,防止灯丝熔断。

B .尽量减少灯丝的电阻。

C .减少灯丝散热,提高灯丝的温度。

D .减少灯丝在高温时的升华。

7.下列行为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 .在电线上搭晾衣物B .用湿布擦拭电器C .发生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D .在高压设备附近玩耍9.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时,导体中的电流和这段导体的电阻都增大B 、导体中的电流减小时,导体的电阻增大C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电压U 为0时,导体的电阻R 也为0D 、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无关11、如图5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 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且由定位挡板限制只能在电阻上滑动。

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h 。

已知电流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 )A 、油面下降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B 、油量表的零刻度线一定与电流表原零刻度线相重合C 、油量表的刻度值从左往右是逐渐增大的D 、油箱内的油越少,流过电流表的电流越大12. AB 和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S AB <S BC 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 .U AB >U BC ,I AB <I BC B .U AB <U BC ,I AB =I BCC. U AB >U BC ,I AB =I BC D .U AB =U BC ,I AB <I BC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A 、B 、C 、D 是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当将它串联在电路中时,若想使滑片P 向右移动,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应将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

14.如图所示,电路中打×处表示断路之处,若用试电笔测试电路中A 、B 、C 、D 、E 、F 六点,则会使试电笔氖灯发亮的点有____________。

15. 一根金属导线接在12伏电源上,其电阻为10欧。

若不接电源,它的电阻为______欧。

若接在6伏电源上,该导线的电阻为______欧。

图5图817.一个定值电阻,阻值为200Ω,接在电压为12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它的电流为mA。

若要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为0.15A,则需要在电阻两端加上 V的电压。

若电阻两端不加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 A,它的电阻为Ω。

三、实验题18.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的情况。

选择C、F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 __________是否有关;选择C和__________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19.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某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右图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三条长度均是1m,d的长度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__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