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新村幼儿园各类应急预案汇编 1. 幼儿园消防安全及防踩踏应急疏散预案…………………第2-3页 2. 幼儿园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4-5页 3.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第6-8页 4. 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第9-10页 5. 幼儿园危险物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11-12页 6. 幼儿园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13-14页 7. 幼儿园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15-16页 8. 幼儿园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17-18页 9. 幼儿园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第19-20页 10.幼儿园大型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21-22页 11.幼儿集体外出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23-26页 12.幼儿园防风防讯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27-28页 13.幼儿园内保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29-30页 14.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第31-33页 15.幼儿园防止水质污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第34-36页 一、 消防安全及防踩踏应急疏散预案 为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消防意识,检验幼儿园消防设施的功能,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自我防护能力,故幼儿园安全领导小组计划进行消防与防踩踏演习,实施方案如下: 一、演习时间:每学期一至两次 二、演习目的: 1. 通过演习让师生了解安全防火及紧急疏散的重要性。 2. 熟悉火灾中的自救和正确的逃生方法。 3. 通过演习让师生了解安全通道的位置和正确使用身边的物品进行自救和逃生。 三、演习指挥组人员 1. 总指挥: 简 珙 (园长、安全第一责任人) 副总指挥:乔 影 (副园长、安全直接责任人) 邓华东 (消防安全管理人) 2. 临时救护站:黄彩琼 邓华东(设在幼儿园大门小型玩具处) 四、演习方法 1. 由门卫发出火灾警报。 2. 简珙园长负责全面指挥,第一时间拔打110报警并迅速向区教育局报告事故的性质和地点。 3. 邓华东听到警报立即切断楼内电源。 4. 各班教师听到警报后,备课的教师马上回到班级,及时组织本班幼儿生用湿毛巾捂着口鼻,低身沿着楼内的指示牌,从规定的安全出口有秩序的撤离。 5. 张远明听到警报立即关闭煤气总阀。 6. 行政、厨房人员协助各班幼儿进行撤离。 左楼梯:李海青负责三楼楼梯口的秩序;袁春梅负责二楼楼梯口的秩序;张树国、王小燕负责一楼楼梯口的秩序。 右楼梯:吴桂珠负责三楼楼梯口的秩序;张春侠负责二楼楼梯口的秩序;胡定伟、熊梅香负责一楼楼梯口的秩序。 7. 门卫负责打开前大门,并协助维持操场幼儿秩序。 8. 黄彩琼医生负责救护工作,邓华东协助医生。 9. 火灾扑灭之后,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积极配合消防大队调查火灾的起因和火灾所造成的损失,查清火灾的责任人,总结经验教训。 五、演习的组织: 1.演习之前向全体教职工通报演习方案,进行必要的思想动员,是大家明白演习的目的和方法,正确对待防火疏散演习。 2.进行防踩踏知识培训。教师们重点教导孩子不捡掉地上的东西,哪怕是鞋子掉了也不要捡。有人摔倒时要原地呼叫老师,不挤过去围观。万一摔倒了,尽量往墙边、角落靠,并用双手护住头,身体弯曲。 3.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准备,保证演习圆满成功,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 二、 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为预防和减少学校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一、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 驾驶员疲劳驾车、超速、超载、随意变道、闯禁令标志、应变能力差、车容车况差、车辆安全性能差(特别是制动系统)等情况都可能是诱发的原因。 二、预防办法和措施 1、加强对广大师生交通法规、安全行车的教育。 2、加强对乘车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特别要教育学生不要把头、手伸出车窗外。 3、如学校集体外出,最好有组织、有秩序的列队行走,如需要乘车,选择经验丰富、驾驶技术熟练、驾龄较长、自觉守法的同志担任校车驾驶员;选择认真负责的老师随车,做好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 4、定期对接送学生的车辆进行统计,并向家长和司机宣传遵守交通法规、安全驾车的常识,并与司机签订安全责任书。 5、做好校车车辆例行保养工作,出车前要对车容、车况、安全性能(特别是制动系统)进行检查。 三、应急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按下列程序处理。 1、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 2、报上级主管部门(先口头后书面) 3、处置乘车人员。 (1)发现学生受伤者,要尽快及时送医院救治(或视情拨打 120 )。 (2)另外调动车辆接送学生,换乘车辆时,随车教师要看清周围交通、车辆行驶情况,避免发生新的交通事故。 4、通知家长。 5、配合交通事故处理部门调查,并参与调解。 6、及时做好学生及家长安抚工作,控制事态,维持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7、通知保险公司介入。 四、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简珙 副组长:乔影、李海青 组 员:邓华东、吴桂珠、黄彩琼、各班班主任、 职 责: 组长:下达启动处置交通应急预案命令。依据上级批示和现场情况,适时决策、发布指令,组织指挥处置行动。组织调集人员、物资及交通工具,指挥现场处置工作。向上级主管部们报告事件的情况,必要时向有关部门发出通报或协助请求。同时负责与有关卫生、公安、交通、等部门协调工作,检查监督突发事件的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副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 各部门负责人职责:(现场处置组) 深入现场做好有关救援、抢救、解释、宣传、调解、劝导等工作,及时调查收集交通事故的起因、现状、发展趋势等信息,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进行现场处置,采取必要措施。 三、 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故的危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结合我园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保障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应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体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突发事件造成的师生伤亡。 二、应急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一)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园长、副园长、教学主任、后勤主任、保健医生、各班班主任、保安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 (二)主要职责: 对事件做出初步判断,属重大事故立即向区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前往事发现场;关注事态,准备应急。 三、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范围与标准 1.传染病 (1)鼠疫:发现1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1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1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1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1周内,幼儿园发生3例及以上皮肤炭疽或肠疽病例。 (6)甲肝/戊肝:1周内,幼儿园发生5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1周内,幼儿园发生5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天内,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2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1周内,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10)风疹:1周内,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风疹病例。 (11)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天内,幼儿园发生3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2例及以上死亡。 (12)流行性乙型脑炎:1周内,幼儿园发生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 (13)流感:1周内,幼儿园发生30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5例及以上因流感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1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4)流行性腮腺炎:1周内,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15)感染性腹泻:1周内,幼儿园发生20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1例及以上。 (16)水痘:1周内,幼儿园发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 (17)新发或再发传染病:发现本市(区)从未发生过的传染病或发生本市近5年从未报告的或国家宣布已消灭的传染病例。 (18)不明原因肺炎: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2.食物中毒: (1)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及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2)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5人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 3.预防接种和预防服药群体性不良反应: (1)群体性预防接种反应:一个预防接种单位一次预防接种活动中出现群体性疑似异常反应;或发生死亡。 (2)群体预防性服药反应:一个预防服药点一次预防服药活动中出现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应)10例及以上;或死亡1例及以上。 4.环境因素事件:因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改变所致的急性病例3例及以上。 5.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2周内,幼儿园发生有相同临床症状的不明原因疾病3例及以上。 6.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四、 幼儿园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沉着应对,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的总体要求。贯彻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在认真做好食堂的进货、消毒工作的基础上,尽最大可能防止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经园务会议研究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 工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