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的美学特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的美学特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的美学特征
意大利现实主义电影: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兴起,新现实主义电影也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成为西方电影在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现象。

受19世纪末作家维尔加所编导的"真实主义"文艺运动影响,是批判现实主义在特定条件下的发展。

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

表现方法上注重平凡景象细节,多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以纪实性手法取代传统的戏剧手法。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是从战后的碎砖瓦砾中站立起来,他们想尽办法筹措资金和胶片来拍摄影片。

他们就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电影艺术家们一样,不顾忌传统,富有创造性和探索精神。

一批批新现实主义电影作品相继推出,引起了世界电影的关注。

他们以极为朴实、真挚和深刻的艺术影片,几乎打动了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二个民族。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鲜明的美学特征,标志着有声电影以来电影趋向于现实主义美学追求的最突出的成就。

同时,他们还改变了西方电影与美国电影之间的力量的比较,并向传统的戏剧电影挑战,创造出更为电影化的艺术作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是一次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美学革命,是继先锋主义电影运动之后的,在世界电影史上所
出现的第二次电影美学运动,它于世界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主要体现在:
一、纪录性——新现实主义的电影艺术家们,对于现实的密切关注,并在电影作品中忠实于真实事件与人物的再现,使文学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闻报道的实际生活的叙事状态之中。

二、实景拍摄——这是新现实主义“纪录性”的一部分体现。

这样一种拍摄方法,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与人物的命运在视象上紧密地结合起来。

新现实主义电影工作者的口号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小巷上去,在实际空间中进行拍摄。

而在此之中,摄影机跟随着人物在实际空间中的运动,正是电影在空间观念上的突破,它自然使得传统的场面调度的观念随之消失,而使更为电影化的真实的空间形式得以表现出来。

同时,实景拍摄也避免了隶属于舞台观念的戏剧性用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摄影师,更多地采用了自然光。

三、长镜头的运用——在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长镜头的运用作为表现空间真实的手段,起到了突出影片形式与风格的独特作用。

这种没有被分割得很碎的视觉处理,似乎使每一个镜头都成为完整的一段。

这既体现了创作者忠实于自然的客观性,又使影片获得了现实真实的透明性,最终消失了自我的主观性。

四、关于非职业演员的运用——在新现实主义的许多代表作品中,的确都运用了非职业演员的表演。

五、结构形式——新现实主义电影制作者,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
结构形式。

他们不使用什么倒叙、闪回等,那样一些令人费解的结构形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最为简单、最为鲜明、最为直观的结构形式,其结果也是一种最为清晰、最为自然、最为充实的结构形式。

这同样是影片的纪录风格所决定时,正如柴伐梯尼所倡导的那样:新现实主义的影片要从素材本身产生结构。

六、地方方言的运用——这一点在我们译制出来的影片当中是听不出来的。

但这却是新现实主义追求纪录和写实主义的一部分,是受到了爱德华多·德·菲利浦的方言戏剧和维尔加的影响。

同时,也是民族电影追求声音效果表现的极为突出的一种手段。

在这种方言的处理上,新现实主义制作者是很注重分寸的,他们既保持地方方言的特点,又尽可能地使人们听得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无疑表现在他对生活真实的捕捉,相比电影刚起源,卢米埃尔那时的影片,有着不同的区别。

受战争的影响,器材和资金匮乏,新现实主义时期的影片看起来有一些拍摄的随意,正是这种随意,才体现出它艺术的正真实,才体现出那个年代的真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