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初中地理笔记汇总

重点初中地理笔记汇总

精心整理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1)平均半径6371千米
(2)最大周长4万千米
(3)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有0°的可以直接判断,0°经线以东是(E)、以西是(W),0°纬线以北是(N)、以南是(S)
(2)没有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向东增为东经(E),数值向西增为西经(W),向北增为北纬(N)向南增为南纬(S)
7.判断半球位置:
(1)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纬度后面的字母为(N)即北半球,为(S)即南半球
(2)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①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

②数值法:大部分东经度在东半球,东经度>160°的在西半球;大部分西经度在西半球,西经度<20°的在东半球
二、地球的运动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比例尺:
(1)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
世界自然地理
一、世界海陆分布
1.海陆分布概况: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陆地概况:
(1)大陆:面积大于澳大利亚(亚欧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2)岛屿:面积小于澳大利亚(格陵兰岛)
(3)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阿拉伯半岛)


3.
1.

②人类活动(填海造陆)
(2)实例:
①青藏高原上的海洋生物化石
②台湾海底的森林和古河道遗迹
③东非大裂谷的扩张
④地中海的面积缩小
2.大陆漂移假说: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
3.板块构造学说:
(1)地表岩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火山、地震带: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最大)
(2)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板块的运动:
(1)张裂运动:地表产生裂谷、出现新的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面积扩大将成为新的海洋)
(2)挤压运动:地表形成山脉、海洋面积缩小、消失(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三、世界的地形
四、世界的气候
1.天气与气候:




2.


7月最(

(I)在同一条等温线上的各点气温相等
(II)等温线呈封闭形状
(5)等温线判断:
①等温线密,温差大;等温线稀,温差小
②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③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影响显著
④等温线呈封闭曲线,气温内高外低为盆地,低地;反之为高原、山地
⑤等温线向北数值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为北半球
⑥等温线向高纬凸起说明该地气温比同纬高;向低纬凸起气温比同纬低(若为夏
季,等温线向高纬凸起处为陆地,向低纬凸起处为海洋;若为冬季,等温线向低纬凸
起处为陆地,向高纬凸起处纬海洋)
3.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
(2)降水量的测量:
测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单位:mm(毫米),一般每天8时和20时各测量一次,测量结果之和为日降水量。

(3)降水分布规律:
赤道多雨,两极少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少雨、东岸多雨;
中纬地带沿海多雨,内陆少雨;
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气候: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0.6摄
①判断南北半球——最高(或最低)气温月份
6、7、8三个月气温最高——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②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热)月平均气温
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
最热月<5℃——寒带气候
③确定具体的气候类型——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2000mm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mm
夏雨型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mm
①地形特点: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地而起伏很大,既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也有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低地——死海(一400 米),是世界上地面起伏最大的大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②亚洲的世界之最: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大的咸水湖:里海;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5.河流:亚洲大河受地势影响,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
②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有10个,其中有6个位于亚洲:东亚的中国、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③众多的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2.多样的地域文化:亚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个左右,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不同地区的民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文化艺术风格和不同的民风民俗。

如:日本的抗震建筑、沙特阿拉伯的帐篷和长袍。

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业平原(两河流域),因其适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3.经济发展旅异:亚洲除日本是发达国家外,其余国家为发展中国家。

各国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大。

主要原因是:除日本外,各国过去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经济发展较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