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逻辑方法和演变过程
一 竿 两分法 子 2间接反思 插 关系本质转化 到 底 1直观反映:描述法 质、量、联系、变化
理 性 思 辨
认识对象—存在为本,四种形式
逻辑形式的方法模版
• 存在环节两种关系:静态 并列关系,动态否定关系 • 逻辑环节四种关系:并列 关系层次关系过程关系系 统关系 • 存在属性:直接性和间接 性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 • 认识环节:静态是直接形 式和间接形式;动态是直 接抽象和间接抽象 • 逻辑环节:洞见和玄览
• 存在为本,这是真理 在各个环节都需要遵 循的原则。 • 一竿子插到底,就是 存在为本的具体形式 • 从直观反映、间接反 思、直接抽象、间接 抽象,整体模式的内 容,都源自客观对象 不能离开存在自身的 属性、形式和特点, 陷入抽象的思辨。
模式论:极限规则
思维
玄览洞见 思维和 系统论 一 存在 竿 一体
一 竿 两分法 玄 子 关系、本质 览 插 到 底 存在、形式
理 性 思 辨
认识对象—存在为本,四种形式
方法模版的应用范例
• 1理性是直观洞见 • 2逻辑模式是玄览 • 3思辨形式玄之又玄 • 4虚极是逻辑和工具 • 5方法是三种形式: 两分法、三分法、四分 法,本质属性过程法 • 本体是矛盾运动过程 和结果,动态分析法
形式逻辑
辩证逻辑
矛盾运动:中介是差别
直接抽象 先验逻辑 矛盾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统一体 认识形式 矛盾运动 同一 差别 间接形式 存在 本体 关系 逻辑 矛盾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变化形式 辩证逻辑 隐藏 显露 间接抽象
矛盾运动:终端是对立
直接抽象 先验逻辑 矛盾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统一体 认识形式 矛盾运动 同一 差别 对立 间接形式 存在 本体 关系 逻辑 矛盾 形式逻辑
思维规则 本质属性
动态 形式 反思形式 理由根据
因果联系 现象规律
反映形式 多样性的统一
存在为本—系统认识,四者同一
真实环节的思维规则
• 真实环节是“逻辑法—规 律论——思维形式规则” • 逻辑法内涵:认识的各个 环节内部都是直接和间接 两种形式的对立统一 • 规律论的内涵:具体环节 事物规律,本质环节认识 规律,极限环节逻辑规则 • 存在为本,一竿子插到底 立体思维,两个过程有机 结合,层次系统不可分割
共同名称
思维规则 本质是一 形式是二
人:实体
动态形式
同一性 两种 形式
肖像实体
静态形式
同名同义的观点形式
人:个体 具体存在
牛:个体
具体存在
同名同义的逻辑形式
动物-类名 共同名称
人:个体 具体存在
牛:个体
具体存在
思维口诀:两种属性对立统一
动物-类名 共同名称
表述名称 存在属性
表述名称 存在属性
人:个体 具体存在
逻辑方 法 两个层 次 两种形 式 分异归 三 同 段 式 法
逻辑理念 系统矛盾 理性层次 极限 物质 一般、种 逻辑规则 个别—属
认识对象—存在为本,四种形式
本质深化环节的应用范例
• 初级本质是分类概念 • 二级本质是哲学概念 • 极限本质是属性概念 内涵物质、逻辑、矛盾 • 整体模式是理念,用 系统矛盾把握存在模 式、认识和逻辑模式 • 极限内部包含系统, 外部是模式-四分法
间接形式
知性对象:量是形式
直接抽象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隐藏形式
间接形式
形式逻辑
两分法 同一律
间接抽象
理性对象:关系是虚无
直接抽象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三段式法 显露形式
间接形式 存在 本体 关系 逻辑 矛盾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间接抽象
认识形式:动态过程
直接抽象 先验逻辑 矛盾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统一体 认识形式 本质矛盾 间接形式 存在 本体 关系 逻辑 矛盾 形式逻辑 三分法 过程论
方法模版的应用范例
• 1知性是两分法 • 2理性是三分法 • 3系统是四分法 • 4逻辑是玄览和洞见 • 5过程内部一分为二 直接抽象是认识过程 间接抽象是矛盾运动 • 老子强调玄览,亚氏 强调洞见,都从方法 论进到工具论的高度
思维规则 系统:综合 思维 四分法 过程 状态 属性过程 三分法 洞 见
形式逻辑
变化形式 辩证逻辑 隐藏 显露 间接抽象
运动属性:双向性和否定性
直接抽象 先验逻辑 矛盾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统一体 认识形式 具体矛盾 同一 双向性 对立 间接形式 存在 本体 关系 逻辑 矛盾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运动形式 辩证逻辑 隐藏 显露 间接抽象
运动形式:转化质变-层次论
客观存在:认识对象:存在为本 两分法—同一律 三段式表述法 形式和本质 静态和动态
动态环节的思维规则
• 动态环节是“三分 法—过程论—对立统 一律” • 三分法内涵:形式本 质属性三位一体 • 过程论内涵:起点过 程终点,两极和中介 • 动态方法:本质两分 法直接和间接一体, 形式三分法,动态是 立体模式,静态是形 式变化。系统是两种 形式、两个过程
形式逻辑 本质两分 形式三分 逻辑形式 间接抽象
两个层次 三个环节
矛盾的属性和形式
直接抽象 先验逻辑 矛盾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统一体 认识形式 本质矛盾 同一 对立 间接形式 存在 本体 关系 逻辑 矛盾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矛盾形式 辩证逻辑 隐藏 显露 间接抽象
矛盾运动:开端是同一
直接抽象 先验逻辑 矛盾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统一体 认识形式 矛盾运动 同一 变化形式 隐藏 间接抽象 间接形式 存在 本体 关系 逻辑 矛盾 形式逻辑
观点是真理 方法是逻辑 真实是极限 三同一法则
认识形式的方法模版
• 1直观反映:四种形式 一一对应的描述法 • 2间接反思:两种形式 两分法和三段式 • 3直接抽象:存在属性 过程形式,三分法 • 4间接抽象:本质属性 系统形式,四分法 • 认识形式中缺乏逻辑 关系,只有抽象方法
4间接抽象 系统认识:本质属性 思维 四分法 3 直接 抽象 属性过程 三分法
形式逻辑 两极对立
思维规则 辩证逻辑 隐藏 显露 间接抽象
动态规则:中介同一-真理论
直接抽象 矛盾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统一体 认识形式 动态矛盾 同一 差别 对立 两极对立 思维规则 隐藏 显露 间接抽象 中介同一 间接形式 存在 本体 关系 逻辑 矛盾
真实逻辑的模版
动态存在模式
直接抽象 1两个层次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矛盾 统一体 认识形式 系统矛盾 同一 差别 对立 思维规则 系统 具体 间接抽象 老子大道的逻辑模式 2三个环节 间接形式 存在 本体 关系 逻辑 矛盾
逻辑方法和演变过程
思东创作室 2010年4月
目 录
• 图解“同名异义”— 03 • 图解“同名同义”— 07 • 形式逻辑的模版—11 • 先验逻辑的模版—14 • 辩证逻辑的模版—17 • 动态方法的模版—21 • 真实逻辑的模版—25 • 哲学逻辑的模版—26 • • • • • • • • 存在为本的逻辑规则 本质环节的思维规则 动态环节的思维规则 整体环节的思维规则 真实环节的思维规则 思维规则的具体内容 认识形式的方法模版 逻辑形式的方法模版
直接抽象 先验逻辑 矛盾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统一体 认识形式 具体矛盾 同一 差别 对立 间接形式 存在 本体 关系 逻辑 矛盾 形式逻辑
形式逻辑
运动形式 辩证逻辑 隐藏 显露 间接抽象
静态规则:两极对立-矛盾论
直接抽象 先验逻辑 矛盾 直接形式 质 存在 量 形式 统一体 认识形式 动态矛盾 同一 对立 间接形式 存在 本体 关系 逻辑 矛盾 形式逻辑
系统论:极限是 一 动态过程 终端 三位一体 质变
中介-过程 本质矛盾
起点:开端 形式多样性
存在为本—菱形结构,金字塔模式
整体环节的思维规则
• 整体环节是“四分 法—系统论——四者 同一律” • 四分法内涵:形式根 据现象本质四重根, 思维规则 • 系统论内涵:反映、 反思、动态形式和思 维规则一体 • 逻辑方法:直接是并 列,间接是层次,两 种形式的四分法。
逻辑 方法 老子大道 四分法 道生一 三分法 一 竿 子 两分法 玄 插 览 到 底 虚极 工具
一 生二 二生三
玄 之 又 玄
三生万物 直观洞见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具体分类环节的应用范例
• • • • • 个别-属是第二本体 一般-种是分类概念 物质是本质存在属性 系统矛盾是模式概念 逻辑规则是个别和一 般直接同一,属性是 两个层次两种形式 • 逻辑推论方法是三段 式法,依据种属关系 和个别一般的同一律
思维规则 认识飞跃 思维 洞见 理性层次 玄览 动态过程 ┌转化 量变质变 └质变
一 竿 子 插 到 底
┌形式变化 └矛盾运动
┌直接形式 └间接本质
知性层次
逻辑 虚无 存在为本—认识模式,立体思维 并列关系——否定关系
结束语
• 这是逻辑模式的演化过程,它的开端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 式法,归同法则和分异法则两种形式对立统一。 • 第一次质变是康德的先验逻辑,将认识过程添加到三段式 中,使它从三角形变为菱形结构,从平面思维转向立体思 维——金字塔模式。 • 第二次质变是黑格尔的辩证逻辑,将矛盾关系添加到三分 法——过程论中,使它从静态分析上升到动态分析的思辨 高度,从而上升到逻辑法——规律论的理性层次。 • 终端是《老子》大道给出的系统综合,它是真实逻辑具有 的金字塔和圆圈两种形式的有机结合——思维形式规则。 • 《老子》大道的逻辑构成时代哲学理论的基础,属于系统 模式。西方哲学史构成时代哲学的内容,属于具体分类。 • 思东创作室——2010年4月
3两极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