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人间有味是清欢》读后感

读于丹《人间有味是清欢》有感
于丹在《人间有味是清欢》一书中认为,旅行和经历很重要,这是达到健康、平和心境的必要条件,这点我非常赞同,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于丹老师那样的条件,可以周游列国,感悟人生。

所以,我认为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尤其是年轻人,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经历,要多去接触社会,多在生活的磨刀石上磨砺,有条件的话多出去走走看看,体验下异域的风土人情,而不是受了点挫折,就躲在屋子里发发微博,来句“岁月静好”,就可以在自己受伤的心灵上来一剂麻药,做参透人生状。

苏轼的这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之所以为后人久久流传,原因在于它是一种豁达、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满足的体会,是一种阅尽人世沧桑、洞悉世态人情后品味出的人间真正韵味。

人们在初入社会之时本无争名夺利、勾心斗角之心,理想中职场的人们应该是诚实守信、相敬如宾,一派祥和之气,但当幼稚的“理想”被老辣的“现实”击打得体无完肤之后,大家都学乖了,开始被“染缸”浸透,开始浮躁不安,偶尔的欢愉也是“大欢”、”狂欢”,这与“清欢”完全不同,它不持久,没有“味”。

但是,苏轼却是另外一种人,他在经历宦海沉浮、世间炎凉以后,还能在从容处理世故的同时,坚守本色,体验到内心深处的真正欢愉,不能不说这与他的人生经历和痛过反思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要享受长久的“清
欢”,起码得经历“立志、实践、反思”这样几道关卡,才能获得这人间真正的韵味。

首先说说这个“立志”,其实也就是我们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梦想”,因为它是前进的方向、奋斗的动力,你想当悬壶济世的医生?汇通天下的商人?还是纵横捭阖的政客……这些都可以,或者你想当一名称职的厨师、一名站岗的士兵、一名理发师也可以,梦想不分高低,但总得有一个,而且那个梦想只属于你。

其次要去勇敢地“实践”,这一关非常重要,因为梦想的种子只有在实践的土壤中汲取养分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且通过实践,你会发现有些梦想是需要修正的,而有的梦想是在实践中才会悄悄出现,命运会在实践的长河中拐那么几道弯、越过几道坎,甚至有时一定要“行到水穷处”,才到适合你“坐看云起时”的地方。

最后要善于“反思”,只顾低头拉车的人,他终究提高不了工作效率,更别提人生方向、人生梦想、人生韵味了,多回头看看来路,想想未来的方向,无需多久,一杯茶、一阵雨的工夫就够了,当你的实践积累得足够多的时候,在某个瞬间,自然就会顿悟,哦,原来“人间有味是清欢”呀!然后会心一笑,走进一湖烟波中,与好友品茶,与好书交谈……
没有穿越过沙漠的人,不会明白水对于生命的珍贵;没有拼杀于沙场的人,不会明白战旗对于军队的意义;同样,没有经历过人生跋涉的人,
体会不到真正的“清欢”,所以,勇敢点吧,年轻的朋友,让我们跋涉过后,再言清欢!
最后我在阅读中随手摘抄下一些有心灵感应的语句于大家分享:
1、当你对生活不满时,看看自己是否珍惜了已经拥有的?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当你因为没有鞋穿而哭泣的时候,想想那些失去双脚的人。

”其实,你看我,我看你,人人都有一些被别人羡慕的幸福,但不要虚构着别人的幸福,浪掷了自己手中握住的价值。

想明白这一点,也许你的日子也正在被别人暗暗羡慕着。

2优雅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在节奏的紧张,而是内心状态的焦虑。

你可以忙,但不能乱。

3一辈子会遇上什么事情,我们无法左右,但是修复生命的能力,却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