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习题精选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1.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图中直径MN 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
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 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 成30°角。
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 飞出圆筒。
不计重力。
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 A.ω3BB.ω2BC.ωBD.2ωB2.平面OM 和平面ON 之间的夹角为30°,其横截面(纸面)如图所示,平面OM 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一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
粒子沿纸面以大小为v 的速度从OM 的某点向左上方射入磁场,速度与OM 成30°角。
已知该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与ON 只有一个交点,并从OM 上另一点射出磁场。
不计重力。
粒子离开磁场的出射点到两平面交线O 的距离为( )A.m v 2qBB.3m vqBC.2m v qBD.4m v qB3.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 A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 B .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C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 D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4.(多选)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Ⅰ中的磁感应强度是Ⅱ中的k 倍。
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
与Ⅰ中运动的电子相比,Ⅱ中的电子( ) A .运动轨迹的半径是Ⅰ中的k 倍 B .加速度的大小是Ⅰ中的k 倍 C .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Ⅰ中的k 倍 D .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Ⅰ中的相等5.如图,MN 为铝质薄平板,铝板上方和下方分别有垂直于图平面的匀强磁场(未画出)。
一带电粒子从紧贴铝板上表面的P 点垂直于铝板向上射出,从Q 点穿越铝板后到达PQ 的中点O ,已知粒子穿越铝板时,其动能损失一半,速度方向和电荷量不变,不计重力。
铝板上方和下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为( ) A .2B. 2C .1D.226.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ef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一带正电的粒子从f点沿fd方向射入磁场区域,当速度大小为v b时,从b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b,当速度大小为v c时,从c点离开磁场,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 c,不计粒子重力。
则()A.v b∶v c=1∶2,t b∶t c=2∶1B.v b∶v c=2∶2,t b∶t c=1∶2C.v b∶v c=2∶1,t b∶t c=2∶1D.v b∶v c=1∶2,t b∶t c=1∶27.图中曲线a、b、c、d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径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a、b为β粒子的径迹B.a、b为γ粒子的径迹C.c、d为α粒子的径迹D.c、d为β粒子的径迹8.如图,a是竖直平面P上的一点,P前有一条形磁铁垂直于P,且S极朝向a点,P后一电子在偏转线圈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共同作用下,在水平面内向右弯曲经过a点。
在电子经过a点的瞬间,条形磁铁的磁场对该电子的作用力的方向()A.向上B.向下C.向左D.向右9.在同一匀强磁场中,α粒子(42He)和质子(11H)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则α粒子和质子()A.运动半径之比是2∶1B.运动周期之比是2∶1C.运动速度大小之比是4∶1D.受到的洛伦兹力之比是2∶110.(多选)如图所示,S处有一电子源,可向纸面内任意方向发射电子,平板MN垂直于纸面,在纸面内的长度L=9.1 cm,中点O与S间的距离d=4.55 cm,MN与SO直线的夹角为θ,板所在平面有电子源的一侧区域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2.0×10-4 T.电子质量m=9.1×10-31 kg,电量e=-1.6×10-19 C,不计电子重力。
电子源发射速度v=1.6×106m/s的一个电子,该电子打在板上可能位置的区域的长度为l,则()A.θ=90°时,l=9.1 cm B.θ=60°时,l=9.1 cmC.θ=45°时,l=4.55 cm D.θ=30°时,l=4.55 cm1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 沿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
(1)求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和周期T ;(2)为使该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还需要同时存在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电场,求电场强度E 的大小。
12.如图所示,直径分别为D 和2D 的同心圆处于同一竖直面内,O 为圆心,GH 为大圆的水平直径。
两圆之间的环形区域(Ⅰ区)和小圆内部(Ⅱ区)均存在垂直圆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间距为d 的两平行金属极板间有一匀强电场,上极板开有一小孔。
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由小孔下方d2处静止释放,加速后粒子以竖直向上的速度v 射出电场,由H 点紧靠大圆内侧射入磁场。
不计粒子的重力。
(1)求极板间电场强度的大小;(2)若粒子运动轨迹与小圆相切,求Ⅰ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3)若Ⅰ区、Ⅱ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2m v qD 、4m vqD,粒子运动一段时间后再次经过H 点,求这段时间粒子运动的路程。
13.使用回旋加速器的实验需要把离子束从加速器中引出,离子束引出的方法有磁屏蔽通道法和静电偏转法等。
质量为m,速度为v的离子在回旋加速器内旋转,旋转轨道是半径为r的圆,圆心在O点,轨道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
为引出离子束,使用磁屏蔽通道法设计引出器。
引出器原理如图所示,一对圆弧形金属板组成弧形引出通道,通道的圆心位于O′点(O′点图中未画出)。
引出离子时,令引出通道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降低,从而使离子从P点进入通道,沿通道中心线从Q点射出。
已知OQ 长度为L,OQ与OP的夹角为θ。
(1)求离子的电荷量q并判断其正负;(2)离子从P点进入,Q点射出,通道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应降为B′,求B′;(3)换用静电偏转法引出离子束,维持通道内的原有磁感应强度B不变,在内外金属板间加直流电压,两板间产生径向电场,忽略边缘效应。
为使离子仍从P点进入,Q点射出,求通道内引出轨迹处电场强度E的方向和大小。
参考答案1.A [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q v B =m v 2r ,又T =2πr v ,联立得T =2πm qB 由几何知识可得,轨迹的圆心角为θ=π6,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 =θ2πT ,粒子运动和圆筒运动具有等时性,则θ2πT =π2ω,解得q m =ω3B ,故选项A 正确。
]2.D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m vqB。
轨迹与ON 相切,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于AD -=2r sin 30°=r ,故△AO ′D 为等边三角形,∠O ′DA =60°,而∠MON =30°,则∠OCD =90°,故CO ′D 为一直线,OD -=CD-sin 30°=2CD -=4r =4m v qB ,故D 正确。
]3.D [由于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粒子受洛伦兹力作用做匀速圆周运动,即q v B =m v 2r ,轨道半径r=m v qB ,从较强磁场进入较弱磁场后,速度大小不变,轨道半径r 变大,根据角速度ω=v r =qBm可知角速度变小,选项D 正确。
]4.AC [设电子的质量为m ,速率为v ,电荷量为q ,设B 2=B ,B 1=kB 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q v B =m v 2R ①T =2πR v ②由①②得:R =m v qB ,T =2πmqB所以R 2R 1=k ,T 2T 1=k根据a =v 2R ,ω=vR 可知a 2a 1=1k ,ω2ω1=1k所以选项A 、C 正确,选项B 、D 错误。
]5.D [由题图可知,带电粒子在铝板上方的轨迹半径为下方轨迹半径的2倍;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 v B =m v 2R 得v =qBR m ;其动能E k =12m v 2=q 2B 2R 22m ,故磁感应强度B =2mE k q 2R 2,B 1B 2=E k1E k2·R 2R 1=22,选项D 正确。
]6.A [带正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r c =2r b ,θb =60°,θc =120°,由q v B =m v 2r 得,v =qBr m ,则v b ∶v c =r b ∶r c =1∶2, 又由T =2πm qB ,t =θ2πT 和θB =2θC 得t b ∶t c =2∶1,故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
]7.D [γ粒子是不带电的光子,在磁场中不偏转,选项B 错误;α粒子为氦核带正电,由左手定则知向上偏转,选项A 、C 错误;β粒子是带负电的电子,应向下偏转,选项D 正确。
]8.A [条形磁铁的磁感线在a 点垂直P 向外,电子在条形磁铁的磁场中向右运动,由左手定则可得电子所受洛伦兹力的方向向上,A 正确。
]9.B [α粒子和质子质量之比为4∶1,电荷量之比为2∶1,由于动量相同,故速度之比为1∶4;同一磁场,B 相同。
由r =m v qB ,得两者半径之比为1∶2;由T =2πm qB ,得周期之比为2∶1;由f 洛=q v B ,得洛伦兹力之比为1∶2。
故只有B 正确。
]10.AD [电子在匀强磁场运动的轨道半径为 R =m vqB=4.55 cm电子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当θ=90°时,竖直向下发射的粒子恰好打到N 点,水平向右发射的粒子恰好打到M 点,如图甲所示,故l =L =9.1 cm ,A 正确;当θ=30°时,竖直向下发射的粒子,恰好打到N 点,由几何关系知,另一临界运动轨迹恰好与MN 相切于O 点,如图乙所示,故粒子只能打在NO 范围内,故l =L2=4.55 cm ,D 正确;进而可分析知当θ=45°或θ=60°时,粒子打到板上的范围大于ON小于NM ,即4.55 cm <l <9.1 cm ,故B 、C 错误。
]11.解析 (1)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F 洛=q v B =m v 2R带电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m vBq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T =2πR v =2πmqB(2)粒子受电场力F 电=qE ,洛伦兹力F 洛=q v B ,粒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则qE =q v B ,电场强度E 的大小E =v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