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








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g.
学生独立进行基础练习,强化基础知识,小组交流答案教师指导。
考点2: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应用考点2: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应用
1.下列关于密度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B.kg/m3和g/cm3都是密度的单位
3.(2017•南充)容积为250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则容器质量为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g/cm3。(ρ水
=1.0×103kg/m3)
考点3:密度图像分析
1.(2017·自贡)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图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 )
A.若甲、乙的质量相等, 则甲的体积较大,重难点突

B.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C.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D.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2.(2016·苏州)为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2g/cm3B.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C.量杯质量为40g D.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C.从公式ρ=不能得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的结论
D.一支正在燃烧的蜡烛,它的质量不断减小,密度也减

2.(2017•连云港)有四个容量均为200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装的质量最多的是
(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A.纯水B.酱油C.酒精D.植物油
cm3;
(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g,则矿石的
密度是kg/m3;图A到图B的操作会引起密度测
量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解答例题并说明解题思路。
考点专练:
小天从实验室借来了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他进
行了三次测量,以下是其中的一次测量过程:(1)用天平
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记录下烧杯和盐水的
g/cm3( 已 知 水 的 密 度 为1.0×103kg/m3,g取
10N/kg).
明确实验探究的各个环节, 能熟练规范的进行实验。根据测量结果据计算。





典例分析:标记法测量固体密度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
的密度.(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
一只烧杯, 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 矿石的体积是
考点4:密度的测量
(2017•连云港)为了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小明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石块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小石块质量为g,小石块的体积为
mL,所测小石块的密度为g/cm3。
典例分析:阿基米德原理法测密度
(2017•广元)一只弹簧测力计和一根细绳,要求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小强将小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示数如图甲示数,再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示数如图乙示数,则小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N,小石块的密度为
通过检测达到自查的目的。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课 堂
小结
板 书
设计
教 学
反思
总质量为g;
(2)再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
图丙所示: 接下来小天称得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
25.6g, 则 小 天 在 这 次 试 验 中 测 得 盐 水 的 密 度 为
g/cm3.
综 合
提升
小明利用天平、一只小玻璃杯和适量的水,测出了酸奶的密度.他是如何测量的?实验原理是什么?(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