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充电电路

各种充电电路

6v电瓶多功能充电器电路图“千里眼”充电器电路如图所示。

其中单向晶闸管VS1为电瓶GB的充电电流管,VS2为电瓶充电时作切断充电电流之用。

当接通电源充电时,继电器K动作,触点3与触点2接通,VS1的触发端从R1和VD4取得触发电压而导通,整流电流通过VS1向电瓶GB充电。

当电瓶GB充电到设定的电压时(例如7.2V),VS2导通,导致VS1触发端A点电位大大低于VS2的阴极电位,VS1截止,电瓶GB 停止充电。

发光管LED作充电显示用,电瓶充电停止、VS2导通时,LED熄灭。

6V指示灯HL作~220V停电指示用。

四路单节电池独立充电全自动充电器电路图采用10小时恒流充电,使用较为方便,电路如图所示。

市电经变压器T次级降压后,一路由VD1整流,R1、C1滤波,VD4稳压后,经R2、C2二次滤波输出4.6V稳定电压,供四路控制电路用;另一路由VD2整流后提供四路半波脉冲电流供充电用。

图中只画出其中一路控制电路,其余三路均相同。

控制集成块用四比较器LM339,其同相输入端为1.46V的稳定电压,它是由R3、电源指示发光二极管LED1上得到的1.9V稳定电压经R4、R5分压通过R12提供的;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反映的是被充电电池的变化电压,由于比较器输入端不消耗电流,因此R9、R12上无压降,比较器能够真实地反映被比较电压的大小。

当被充电电池电压较低时,同相输入端电位高,控制V1管导通,形成充电回路。

同时充电指示发光二极管LED2点亮;当被充电电池电压达到1.46V时,比较器输出低电位,V1截止,充电回路切断,此时电池电压开始回落,由于有VD3、R11支路的影响,比较器有一定的回差,这样可以避免比较器出现振荡状态。

只有电池电压回落较大时,比较器才又输出高电位使V1导通,恢复充电。

这样电池处于间歇充电状态,LED2出现闪烁,随着被充电电池电量的增加,间歇时间越来越长,LED2闪烁的频率越来越低,最后保持在长时间熄灭状态时表示电量已充足。

R10为比较器输出负载电阻。

R8可防止电池接触不良时出现失控状态。

R4可调整四路比较器的比较电压阈值,也可根据被充电电池的新旧程度自行微调。

充电电流随充电电压的升高而减小,实测最大为110mA,电流大小可通过改变R6来微调。

自动并联充电器电路图T2、T4、T6、T8及相关元件构成恒流电路,充电电流设置为50mA、120mA两挡。

开关K闭合时充电电流为50mA;当K断开时,充电电流为120mA。

三极管T1、T3、T5、T7及相关元件构成充电状态检测电路。

电位器W用于设置充满电压。

充满电后,电池进入涓流维持状态。

通过电阻R4、R7、R10、R13设置涓流为9mA 左右。

自动断电的镍镉电池充电器电路图本电路采用简单的定时器,充电时四只容量各为500mA的镍镉电池接成串联形式。

电池以50mA的恒定电流充电15小时后,电路自动切断,充电停止。

电路采用555作为时钟电路,它产生6秒周期的方波用来触发IC2,IC2接成8192:1的分频器。

充电时,晶体管T1导通,使继电器RL1吸合,LED发光表示充电正在进行。

在555送入IC2到8192时钟脉冲后,IC2的3脚变为高电位,T1截止,RL1释放,电路停止充电。

开始充电时按下开关S1,使继电器自动吸合,充电直到预定时间为止。

本文介绍的电池充电器一端接稳压电源,一端接被充电电池,可对电池进行脉动恒流充电。

它具有电池电压充到设定值时自动停充的功能。

根据稳压电源的电压,可充1~10节电池。

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A、B两点间接稳压电源,A点接正极,B点接负伤极。

IC1与外围电路构成比较器。

IC2与外围电路构成矩形波发生器。

三极管VT与外围电路构成恒流源。

当R7为10欧时,充电电流为60mA。

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其两端电压很低,IC1输出低电平,IC2振荡,输出100Hz左右的矩形波,经三极管VT输出,对电池进行脉动恒流充电。

当电池两端电压达到预定值时,IC1输出高电平,IC2停止振荡并输出高电平,VT截止,停止充电。

LED1为充电指示,LED2为停充指示。

调整R10用以设定停止充电时电池两端的电压值。

IC1与IC2为LF353,VD1~VD4为1N4148.这款可自制的充电器每次充1节BP机专用充电电池,能自动断电,使用方便,安全节能。

工作原理整个电路由整流滤波、恒流充电、定时控制电路组成。

由于定时器精度要求不高,因而可使用简单的整流电路。

充电部分采用恒流充电,电路简洁且效果较好。

定时部分采用复合管工作方式。

按下S时(S-1、S-2同时接通),220V交流电经T、VD1~VD4、C1降压、整流、滤波后得到12V直流电压。

12V直流电压为VD5、R1及LED提供充电电压的同时,经S-2对C2充电,经R2、R3使VT1、VT2导通,K得电工作,K-1吸合。

此时释放S(S-1、S-2断开)。

由于C2的放电作用,使得VT1、VT2仍处于导通状态。

C2放电完毕,VT1、VT2、K停止工作,K-1断开,整个电路停止工作。

VD5用于防止充电电池反向放电。

LED用于电路工作及充电指示。

R2用于定时调节,调节范围是10~16h。

VD6用于对VT1、VT2的保护。

电路制作及元器件选择为了便于安装,T用小型电源变压器。

R1为充电限流电阻,当使用5号充电电池时,R1取90欧;当用7号充电电池时,R1取120欧。

VT1、VT2也可用90系列三极管。

K用小型12V继电器。

S用双刀自复位按钮开关,可将普通双刀自锁电源开关的自锁部分去掉后使用。

运算放大器和达林顿晶体管的恒流源电路图电路由于采用达林顿晶体管BSY86后输出电流较大。

输出电流最大值由电阻R=150欧限制,输出电流的大小由电位器RP1调节,并且与负载电阻Rl无关而保持常数。

图中电位器RP1采用10k欧,电流可在5uA~40mA范围内调节。

运算放大器输入端A、B、C三点所围部分可用电位器RP1代替,此时BSY86的发射极电位可通过RP2调整到对地-0.6V,电位器滑动触点对稳压管正端电位为-12V,于是电阻R和电位器RP1可以取消。

并联自动充电器电路图许多充电器都采用串联充电方式,这类充电器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必须保证各节电池的放电状态一致,即保证各节电池的残留电量相当,否则会出现有些电池还未充满,有些电池已过充的现象。

由此,这是一简洁的并联自动充电器,经使用半年,效果良好,在此提供给有趣的读者参考。

此充电器采用普通元器件制作,原理如图。

充电器具有恒流充电、充满电后自动切换为涓流充电、充电电流可选择等特点。

三极管VT2、VT4、VT6、VT8及其相关元件构成恒流电路。

充电电流设置为50mA、120mA两挡;当开关S闭合时,充电电流为50mA;当S断开时,充电电流为120mA。

三极管VT1、VT3、VT5、VT7及其相关元件构成充满状态监测电路。

电位器RP用于设置充满电压,对于镍镉电池,设为2.05V~2.1V之间。

电池充满电压的设置,也可通过放入刚充满的电池来进行。

方法是:放入电池,闭合开关S,调节RP,使指示灯LED1~LED4亮,让电池再充电2~3分钟,然后调节RP,使指示灯刚灭即可。

充满电后,电池进入涓流维持状态,通过电阻R4、R7、R10、R13,设置涓流为9mA左右。

恒流、恒压两功能充电器电路图普通充电器一般为恒流或恒压单一功能。

用恒流充电以时间来控制通、断电,易造成充不足或过充电;而用恒压充电,当开始充电时,由于电池电压比较低,充电电流过大会对电池有害。

此恒流-恒压充电器对两者取长补短,开始时恒流充电,当电池电压升到某一值时变为恒压充电。

如图电路,开始充电时电池电压较低,不能使VS导通,LM317接成恒流充电形式,充电电流I=1.25/R。

充电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压上升到某一值时,VS 导通,LM317 1脚通过RP1和VS接地,此时变成恒压充电,充电电压U=1.25[1+(R2/R1)-0.7],式中R2--RP1取值,R1--RP1取值。

充电电流若很大,可在VD2上并联二极管。

R承受功率W》1.6/R。

VS尽量选用导通电阻小的单向晶闸管。

使用时选择R阻值,从而确定恒流充电电流,然后调RP1得恒压充电电压,最后调RP2,使VS导通时电池电压应比充电电压低0.2V左右。

3.0A-1.5A电流可调充电器电路图此充电器可对电池或电瓶充电,电池或电瓶充满电时会自动停止充电,恒流充电从0~1.5A连续可调,停止充电时,阈值电压从0~15V连续可调。

工作原理电路如图所示。

当A、B之间接入电压不足的电池或电瓶时,RP1滑动端的分压值不能使VT5导通,VT4导通,电阻R9呈正偏使VT3、VT2、VT1导通,VD6亮,处于充电状态。

调节RP2滑动端可改变充电电流的大小。

随着电池或电瓶两端电压逐渐上升至一定值即充满电时,RP1滑动端的分压值使VT5导通,VT4截止,VT3、VT2、VT1也截止,VD6熄灭,指示充电结束。

VT1管通过S2设立三只不同阻值的发射极电阻,是为了改善不同电流时的电压反馈量,提高恒流的稳定性。

R3、R2、R1是电流挡切换电阻,切换电流分别是0~150mA、150mA~750mA、750mA~1500mA。

元器件选择R3、R2、R1分别用0.5W、2W、3W的电阻,VT1管的B>40,VT2~VT4管的B>100.调试方法将RP1滑动端调至电源正端,把470k欧电位器接至R10的位置上,调节电位器使R6两端电压为6V,取下电位器,接上同一阻值的固定电阻。

用20W/8欧电阻接在A、B之间,将RP1滑动端调至靠近R5一端,再调节RP2使R1电压从0V增加至1.5V,其充电电流I=U1/R1,记下RP2刻度,以备后用。

然后取下电阻,用一台可调稳压电源接在A、B之间,调稳压电源分别至所设定的电压,同时调节RP1使VD6刚好熄灭,记下RP1刻度,以备后用。

碱性锌锰电池充满电时电压为1.7V~1.8V,镍镉电池充满时电压为1.4V~1.55V,6V电瓶充满电时为7.22V~7.38V,12V电瓶充满电时为14.64V~14.76V。

大功率可调充电器电路图充电装置原理电路图所示,最大输出电流为20A,最高充电电压为80V.它可以从0V起进行调节,因此能对各种规格的蓄电池进行充电,还可以对相同规格的蓄电池组或串联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如最多可对5只串联的12V蓄电池同时进行充电。

对串联蓄电池充电,可缩短连线长度,减少线损,连接方便,因此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从图中可知,变压器T为双基极管V1提供工作电压,双基极管V1及相应外围元件组成一个振荡器,振荡频率可由RP1、RP2控制。

在本电路中,RP1、RP2取值相差较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RP2可起粗调作用,RP1起细调作用,这对单个电池充电时尤为重要,可避免损坏蓄电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