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必修一铝铁铜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必修一铝铁铜练习及答案

练习卷一(铝铁铜)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1.向H2SO4、CuCl2混合溶液中投入足量的铁粉,经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知所得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则原溶液中c()与c(Cl﹣)之比( )A.1:2B.1:7C.7:1D.1:142.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的是( )A.过量的铁与稀盐酸反应B.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C.过量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D.过量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3.下列常见金属的冶炼原理中不合理的是( )金属冶炼原理A Fe Fe2O3+3CO2Fe+3CO2B Hg 2HgO2Hg+O2↑C Mg 2MgO(熔融)2Mg+O2↑D Na2NaCl(熔融) 2Na+Cl2↑4.(2013·山东师大附中期中考试)下列图象中,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物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为向某溶液中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则相应的图象序号与(1)~(4)对应的顺序正确的为( )溶液加入物质(1)饱和石灰水通入过量CO2气体(2)氯化铝溶液加入过量氨水(3)含少量NaOH的NaAlO2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4)含少量NaOH的NaAlO2溶液通入过量CO2气体A.①③②④B.③④②①C.①②③④D.②③①④5.如图所示为AlCl3溶液与NaOH溶液相互滴加的过程中某些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线表示Al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B.x表示AlCl3的物质的量C.②③线表示Al(O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D.④线表示Al的物质的量的变化6.将一定量的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最终不可能有沉淀的是( )A.硫酸铜溶液B.盐酸C.氯化铁溶液D.氯化铝溶液7.将表面已完全氧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8.有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粉末13 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11.2 L(标准状况下)H2,则该混合物的组成不可能是( )A.Fe、ZnB.Al、CuC.Al、FeD.Cu、Mg9.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x H2O、Fe2O3、SiO2 等)提取纯Al2O3作冶炼铝的原料,提取时操作过程如图,指出图中操作错误的是( )A.④⑤B.③④C.②⑤D.①②10.小明家收藏了一张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保存完好。

其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C.铝不易被氧化D.铝易被氧化为氧化铝,氧化铝膜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B.黄铜C.钢铁D.金箔12.将Fe(OH)2露置在空气中加热灼烧所得产物为( )A.FeOB.Fe2O3C.Fe3O4D.Fe(OH)313.下列关于镁、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是较活泼的金属,能跟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B.镁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都比纯铝和纯镁大C.在高温下,可以用铝制的容器装运浓硫酸或浓硝酸D.常温下,铝能和空气里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失去光泽14.下列各组离子,在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Mg2+、Fe3+、SCN-、Cl-B.Na+、K+、、Ba2+C.Na+、K+、、Cl-D.Fe2+、I-、、Cl-15.在含有Fe3+、Fe2+、Al3+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离子数目几乎没有变化的是( ) A.Fe3+ B.Al3+C.Fe2+D.都没有第II 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3题 共40分16.(本题10分)如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铝热反应(铝过量)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之一为“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1)试剂A 的名称是____。

(2)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3)探究铝热反应后固体的性质:将反应后容器中的残余固体置于烧杯中,加入100mL 稀硝酸,固体完全溶解,(假设固体全部溶解后溶液体积不变),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活泼金属可把稀HNO 3还原为NH 4NO 3)。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缓慢滴加4 mol·L -1的NaOH 溶液,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DE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求c (HNO 3)= __________。

③B 与A 的差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题15分)向1 L BaCl 2、A1Cl 3和FeCl 3的混合溶液A 中,逐滴加入Na 2SO 4和NaOH 的混合溶液B 。

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 和加入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B 溶液280 mL 时,溶液中的沉淀是_____________,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加入B 溶液240 mL 至260 mL 之间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 、B 溶液中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填入下表:溶质Na 2SO 4 A1Cl 3 FeCl 3 物质的量浓度mol/L18.(本题15分)(2013·郑州一中月考)铝热反应是指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以Al 和Fe 2O 3反应为例)实验进行研究。

已知Al 、Al 2O 3、Fe 、Fe 2O 3的熔点、沸点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铝热反应中金属铝表现出 性(填“氧化”或“还原”)。

(2)某同学认为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中应含有铁、铝两种金属。

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该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则实验所需用的试剂为 。

(3)另一同学推测铝热反应得到的熔融物中还含有Fe 2O 3,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来验证:取一块冷却的该熔融物投入少量稀硫酸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物质甲的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即可证明熔融物中是否含有Fe 2O 3。

则①物质甲是 (填化学式)。

②该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 (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把15.12 g Fe 、Fe 2O 3和Al 的混合物与0.5 L 2 mol·L -1硫酸(足量)充分反应,生成氢气n mol,则①n 的取值范围是 。

②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当产生沉淀的量达到最大值时,参加反应的NaOH 的物质的量为 mol 。

三、实验题:共1题 每题15分 共15分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铝热反应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有关资料得知,“铝热反应”的现象为“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白光”、“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查阅《化学手册》知,Al 、Al 2O 3、Fe 、Fe 2O 3的熔点和沸点数据如下:(1)某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

理由是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使铁熔化,而铝的熔点比铁的低,此时液态的铁和铝熔合形成铁铝合金。

你认为他的解释 (填“合理”或“不合理”)。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

该实验所用的试剂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实验室中溶解该熔融物,最适合选用的试剂是 (填字母)。

A.浓硫酸B.稀硫酸C.稀硝酸D.氢氧化钠溶液物质 Al Al 2O 3 Fe Fe 2O 3熔点/℃ 660 2 054 1 535 1 565沸点/℃ 2 467 2 980 2 750 ……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有关计算。

设H2SO4、CuCl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方程式:H2SO4+Fe FeSO4+H2↑,Fe+CuCl 2FeCl2+Cu,已知所得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的铁粉的质量相等,即56x+56y=64y,则x:y=1:7,则原溶液中c ()与c(Cl﹣)之比为1:14。

答案选D。

2.C【解析】本题考查铁离子的检验,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A.过量的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滴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错误;B.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金属铜,滴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错误;C.过量氯水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铁离子,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正确; D.过量铁粉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滴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错误,故选C。

3.C【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冶炼。

A.Fe处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中间位置的金属,通常是用还原剂(C、CO、H2、活泼金属等)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故A正确;B.Hg为不活泼金属,可以直接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2HgO2Hg+O2↑,故B正确;C.Mg为活泼金属,通常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的方法冶炼,MgCl2Mg+Cl2↑,而MgO熔点很高,熔融时耗费大量的能量而增加生产成本,故C错误;D.Na为活泼金属,较难用还原剂还原,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的金属化合物氯化钠的方法冶炼,故D正确,答案选C。

4.D【解析】(1)中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溶解,且前后消耗二氧化碳的量相等,对应图象②;(2)中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且沉淀不溶解,对应图象③;(3)中开始没有沉淀生成,后生成沉淀,最后沉淀溶解,对应图象①;(4)中通入的CO2先与NaOH反应,故无沉淀生成,NaOH反应完后CO2再与NaAlO2反应生成Al(OH)3沉淀,故对应图象④。

5.B【解析】AlCl3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向AlCl3溶液中缓慢滴加NaOH溶液,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且生成沉淀与溶解沉淀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符合题意,则x表示NaOH的物质的量,B项错误;据此可判断A、C、D项正确。

另一种方式为向NaOH溶液中缓慢滴加AlCl3溶液,开始没有沉淀生成,后有沉淀生成,不符合题意。

【备注】解答有关铝的图像题需要掌握两“会”。

一会识图:看面、线、点,弄清纵、横坐标的意义,弄清起点、拐点、终点的意义,看清曲线的变化趋势;二会分析:分析页脚内容图像中隐含的信息,将其加工成化学语言,同时结合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中量的相应变化,从而可快速解答问题。

6.B【解析】本题考查金属钠的性质。

金属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加入氯化铁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加入氯化铝中可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加入盐酸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最终不可能有沉淀的是盐酸,答案选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