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作者:刘神州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6年第7期
江西省于都县第三中学附属小学刘神州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能
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语文作为教育启蒙阶段的基础性教育,应该充分发挥语文教育教学的
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
在新课标下,对小学学科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改变,小学的每一门学科都需要独立的完成促
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该任务已经不是各门学科可以合作完成的,因此这项任务也变得十
分艰巨。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小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并分析教学中的新内容,在进行
教学设计时需要融合其探究过程和学习策略,让学生充分掌握与语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促进
其价值观和情感的塑造,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与知识水平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
展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宗旨,教会
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每一个语文教育者的目标。

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却忽视了其学习过程以及技能。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
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这同样也是语
文教学中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小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知识的提高,实现全面发展。

在语文
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通过教学讲授的方式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技能,与此同时,教师
还应该谨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
愉快、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与教师也能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以便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主动的
读书、思考并对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得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顺利的交流,并且这种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者多向的。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与教师都可以在了解学
习语文课本时做到充分、直接且自由,学生的这种轻松积极地状态能够促进其知识水平和技能
水平的提升。

二、通过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在每一次教学之后,小学语文教师都需要对此进行回想、思考并分析教学中的优缺点,这
是教师教学的一门必修课,通过反思教师能够发现自己教学的不足,对其进行总结,从而促进
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反思其实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自身教学的途径,通过反思回想来对自己的
教学中不足进行总结,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优化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新课标实施的情
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尽快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和教育的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小
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将小学生的潜能和能力激发出来,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
能力,使得小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语文,愿意主动去学习语文,从而为小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
基础,促进其成为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确定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新课标实施以后,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教师需要通过吸引学生的兴趣慢
慢引入到教学内容上或者设置情境进行教学,每节语文课的开头是聚集学生注意力的重要部分。

如果在这一部分中,教师可以引起小学生的注意,那么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没有引起学
生注意,那么学生在缺乏兴趣和热情的状态下学习,不仅会降低其学习效率,还会降低教学质
量和效果。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好一节课的开头,设置情境的方法不仅能激起
小学生的好奇心,还能激起其学习兴趣,学生将自己带入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中,才能真正让学
生融入其中去体会、去分析,发掘小学生的情感,丰富其精神世界,促进其个性发展。

小学语
文教师在设置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掌握导入法,让学生可以立即进入到情境当中,对教
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仔细分析,进而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很好的导入
技巧,能够设置出一个代入感强的情境,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去主动探
索语文中蕴藏的奥秘和知识。

四、培养小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
小学需要学习的科目多种多样,这些科目所传达的内容、情感指向、态度与价值观也都有
所不相同,但有区别就有联系,其联系就在于传达对象都是人,以小学生为对象,塑造其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其态度和情感。

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
注重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长情况,对其学习和成长进行指导,确保其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做到
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侧重点,不能一味地只注重知识的学习。

在新
课标实施之后,小学语文的教学侧重点发生变化,不再只注重学习语文知识,还需要注意培养
小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会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身的
积极性。

通过语文教学,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和审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
发展。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在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其情感,挖
掘其能力,为小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和成长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使得小学生今后能够成为对
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文就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策略展开讨论,提出了提高
学生的技能水平与知识水平、通过反思提升教学水平、确定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培养小学生的
价值观、态度和情感四个策略。

通过这四个策略推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
量和效果的提升,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教学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