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肢教案 - 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网

上肢教案 - 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网

上肢教案 - 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网昆明医学院教案
教学部门:基础医学院教研室: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姓名:刘宗良
授课时间:2008年9月3日课程名称局部解剖学年级 07级专业临床医学授课教师刘宗良职称副教授课型(大、小) 大学时 2h 授课题目(章、节) 第七章上肢(一)
教材(名称、主编、出版局部解剖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王怀经主编,高等教社、出版时间、版本) 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
1、上肢浅静脉的起止、行程及交通关系。

(已经讲述)
2、腋腔前壁层次结构。

3、腋鞘的内容物,腋动脉的分段、分支,臂丛的组成及分支。

4、腋淋巴结的分群、位置、收纳和流注关系。

5、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

二、熟悉:前臂前、后区血管神经束的位置及组成。

三、了解:上肢概述:境界、分部和分区,表面解剖、上肢的浅层结构;上肢的轴线与提携角;上肢各部骨筋膜鞘的组成及其内容;肩腱袖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腋腔前壁的层次结构特点。

2( 腋动脉的分段及其分支。

3( 臂丛的分支及其分布,神经损伤后的症状。

教学方法:
多媒体及板书设计要点:
1
基本内容辅助手段和时
间分配
第七章上肢
/ 第一节概述 5一、上肢的境界与分区,表面解剖,物理检查: (1)境界与分区。

(2)体表标志和体表投影。

(3)上肢的长度、轴线和提携角,对比关系。

/ 45第二节腋区一、腋窝的境界:腋窝的构成(四壁、一尖、一底)。

1(腋窝顶: 2.腋窝的底:
3(前壁:由胸大、小肌,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

锁胸筋膜呈三角形,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

胸小肌下缘以下的筋膜,连于腋筋膜,称为腋悬韧带。

4(后壁: 5(内侧壁: 6(外侧壁: 二、腋窝内容: 1(腋动脉:起止、分段及各段分支、分布及伴行结构。

2.腋静脉:
3.臂丛: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及胸长神经的主要行
程、分布及损伤后出现的临床症状。

4(腋淋巴结。

第三节臂部、肘部、前臂
/ 一、臂部: 10
1(血管神经束 (1)桡神经血管束:由桡神经和肱深血管组成。

桡神经在大圆肌下缘与肱骨交角处斜向下外,于肱骨干后方与肱深动脉及两条伴行静脉经肱骨肌管,至臂中、下1,3交界处,与肽深动脉前支桡侧副动脉共同穿外侧肌间隔达臂前区。

后者与桡侧返动脉吻合。

肱深动脉后支中副动脉在臂后区下行,与骨间返动
脉吻合。

由于桡神经穿肱骨肌管时,紧贴骨面,故肱骨中段骨折时,易伤及桡神经,致前臂伸肌麻痹,引起腕下垂。

2.尺神经:与尺侧上副动脉伴行,在臂中份以下,行于臂内侧肌间隔后方,经肘后内侧沟至前臂前区。

2
3.肱骨肌管 humeromuscular tunnel:
又称桡神经管,由肱三头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围成,内有桡神经及伴行的肱深血管。

/ 10二、肘窝:肘窝是肘前区尖端朝向远侧的三角形凹陷。

(1)境界:上界为肱骨内、外上髁的连线,下外侧界为肱桡肌,下内
侧界为旋前圆肌。

肘窝浅面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及肱二头肌腱膜;
深面由肱肌与旋后肌组成,再后方为肘关节囊。

(2)内容:肱二头肌腱是肘窝内的中心标志。

其内侧有肱动脉及两条
伴行静脉,再内侧为正中神经。

肱动脉在肘窝中点远侧2cm处分为桡、
尺动脉;二者在肘窝内均发出返支参与肘关节动脉网的构成。

桡动脉从
肘窝尖处、尺动脉经旋前圆肌深面分别进入前臂桡、尺侧。

肘深淋巴结位于肱动脉分叉处。

正中神经越过尺动脉前方,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进入前臂。

肱二头肌腱外侧,有前臂外侧皮神经穿出深筋膜,分布于前臂外侧皮肤。

在肱肌与肱桡肌之间,有桡神经与桡侧副动脉伴行。

平肱骨外上髁处,桡神经分为浅、深两支;浅支为感觉支,经肱挠肌深面达前臂桡侧;深
支为混合性神经,穿旋后肌至前臂后区,改名为骨间后神经,支配前臂诸伸肌。

/ 5三、前臂:
前臂前区血管神经束。

注:主要包括具体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主要专业外语词汇,教学内容的补充等。

3
1( 腋腔前壁的层次结构。

2(三边孔与四边孔的穿行结构。

3(臂丛主要分支损伤后出现的临床症状。

4(肱骨肌管。

5(肘窝的境界、内容。

小结
/5
1(名次:锁胸筋膜、三边孔、四边孔。

2(分析正中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及胸长神经的损伤后出现的临床症状。

3(肘窝的境界和内容。

复习思
考题、
作业题
下次课
预习要腕部和手部点
实施情
况及分

教研室
审阅意
研室主任签名: 见: 年月日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