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九版内科学课件呼吸系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九版内科学课件呼吸系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胸部X线表现
早期:可无异常或轻度间质改变 进展:融合成大片状的磨玻璃或实变浸润影 肺容积下降 晚期可出肺纤维化
重症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009-11-15
2009-11-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形态学特点
病变“不均一”分布 “婴儿肺(baby lung)”
CT
动脉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常规氧疗方法难以纠正 ➢ 氧合指数(PaO2/FiO2) ➢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 ➢ 肺内分流(QS/QT)等指标
危险因素
直接危险因素:肺内源性ARDS 肺部感染、误吸、溺 水、毒性气体吸入、肺挫伤等 间接危险因素:肺外源性ARDS 感染中毒症 (Sepsis)、 严重肺外创伤、大量输血、心肺移植、胰腺炎、DIC、氧中毒、脂 肪和空气栓塞等
发病机理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SIRS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的发病基础 MOF是MODS的最后阶段和最严重的表现 ARDS是MO理改变
广泛肺损伤和微循环障碍
肺泡水肿,肺泡萎陷、 不张、实变
FRC降低,肺内分流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
难治性低氧血症
临床表现
高危因素或原发病的表现 急性起病:大多数于72小时内发生,几乎不超过7天 体检
➢ 早期:可无异常,或仅在双肺闻及少量细湿啰音 ➢ 后期:多可闻及水泡音,可有管状呼吸音
PaO2/FiO2≤100mmHg
诊断标准
非病因诊断:临床表现+病理生理 不具特异性:临床表现,PaO2/FiO2,影像 心源性肺水肿不易排除:诊断ARDS应常规行心脏超声
处理
原发病处理 抗感染 呼吸支持 肺保护性通气:小潮气量+合适呼气末正压(PEEP) 中重度ARDS:俯卧位通气,肺复张法(recruitment maneuver) 重度ARDS:体外膜肺氧合(ECMO) 严格液体管理 其他脏器的监测与支持
第十四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病因: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病理:弥漫性肺损伤(DAD) 病理生理特点: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气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和和严重的通
气/血流比例失调 临床表现:呼吸窘迫及难治性低氧血症 胸部X线:双肺弥漫渗出性改变
早期呼碱,后期可伴有CO2潴留 代谢性酸中毒
其他检查
血管外肺水 肺顺应性 心脏超声:可作为ARDS的常规检查 Swan-Ganz导管
2012 柏林ARDS诊断标准
发病时间 胸部影像学 肺水肿起因 氧合指数 轻度 中度 重度
1周以内出现的急性或进展性呼吸困难
双肺浸润影,不能完全用胸腔积液、肺叶/全肺不张和结节影解释 不能完全用心力衰竭和液体负荷过重解释 无危险因素时可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除心源性肺水肿 PaO2的监测都是在机械通气参数PPEP/CPAP不低于5cmH2O的条件下测得 200mmHg<PaO2/FiO2≤300mmHg 100mmHg<PaO2/FiO2≤20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