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阶段特征: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

历史阶段特征: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
1.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曲折的道路,成功的探索 阶段特征: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
政 治
建国初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初步成就, 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
经 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 济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
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思 毛泽东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果初现(科技上取得了包括“两 想 弹一星”在内的多项成就;教育事业上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1956年“双百方针” 文 的提出,活跃了文化艺术界 );文化建设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尤其是文革期间, 化 教训深刻。 社 会 生 活
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 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持色。
信息文明时代的中国
2.改革开放新时期: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崛起 阶段特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是新中国 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
政 治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 发展;外的国际环境。
经 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 济 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思 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 论成为新时期的思想指南;科技、教育、文艺各领域全面繁荣。 文 化 社 会 生 活
新时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 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