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课件
14
❖ 脾切除 适应症: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 泼尼松>30mg/d维持者 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
❖ 免疫抑制剂 适应症: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禁忌证 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常用药物: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
2020/3/29
15
四、其它治疗
1、达那唑400-600mg/日,减少血小板抗体产生, 提高血小板质量;
2 避免使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药物,如阿司 匹林、潘生丁、消炎痛、保泰松、右旋糖 酐等
3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咳嗽
2020/3/29
19
[护理措施]
(三)病情观察: 1出血部位、范围;
2若Plt<20×109,要警惕脑出血,严密观察 病人生命体征和神志变化
2020/3/29
20
[护理措施]
症状护理: 皮肤出血:不可搔抓 口腔出血:进软食、饭后漱口 鼻腔出血:油纱条填塞,每天滴石蜡油3次 便血、呕血、阴道出血记出入量,卧床休息
❖ 3.潜在并发症-----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020/3/29
17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休息:
若Pt>50×109,可适量活动 若Pt<20×109或出血严重者要卧床休息
饮食: 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2020/3/29
18
[护理措施]
(二)预防和避免加重出血
1 减少活动,避免可造成身体受伤害的因素
皮肤黏膜出血轻而局限,月经过多较常见, 严重内脏出血少见 ❖ 其他
可见失血性贫血,感染可加重病情
2020/3/29
12
实验室检查
❖ 血小板检查
急性型多在<20×109/L
慢性型多在50×109/L左右
❖ 骨髓检查:红系及粒、单核系正常,巨核细胞 异常
急性型:轻度增多或正常,幼稚巨核细胞增 多
慢性型:显著增多,颗粒巨核细胞增多
2020/3/29
23
[护理措施]
(六)健康指导 疾病知识指导:识别出血征象,局部压迫止血 自我保护方法:带口罩、避免外伤、 若Pt<50×109不要做较强体力活动 用药指导激素要逐渐减量用药,不可突然停药。
2020/3/29
24
课后思考
❖ 如何向家属进行出院健康宣教 ❖ 激素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2020/3/29
2
临床诊断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020/3/29
3
治疗方案
( 1 )血小板明显减少,告知家属病人卧床休息,避 免用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适 当使用止血药物。
( 2 )药物治疗 ,用甲强龙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刺激 骨髓造血及向外周的释放。 (3)使用人免疫球蛋白升高血小板。 (4)严重时输血及血小板。
2020/3/29
4
2020/3/29
5
2020/3/29
6
2020/3/29
7
概念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又称自身免 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外周血的血小 板免疫性破坏过多及其寿命缩短,造成血小 板减少性的出血性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一 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2020/3/29
8
温及口服退烧药后可正常,患儿有出现鼻腔出血一次,按压后
可止血,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结果为
WBC17.33×10E9/L,RBC4.77×10E9/L,HGB136g/L,PLT31×10E9
/L,当地急诊拟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查因。为进一步诊疗,以免疫
性血小板减少症入住我科,再查血常规:
WBC9.23×10E9/L,RBC4.13×10E9/L,HGB116g/L,PLT9×10E9/L
2020/3/29
25
• 健康宣教
给病人家属讲述本病有关的知识,使其能正确认识
疾病,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指 导,不滥用药物,特别是对血小板有损伤作用的药 ,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应该告知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 减量或突然停药。注意患儿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定期 门诊复查血小板,出现出血征象应及时就医。 指导家 属:出院期间不与感染患者接触,出院后去公共场所尽量 戴口罩,注意穿衣,避免受凉,预防感冒。 指导家属 识别出血征象,如瘀点、黑便,一旦发现出血立即回院 复查及治疗。
预防脑出血 预防便秘 有咳嗽者,镇咳、抗感染
2020/3/29
21
[护理措施]
(四)药物护理 用激素后,监测血压、血糖,注意避免感染, 库欣综合征在减药、停药后可逐渐消失 长春新碱:骨髓抑制、末梢神经炎 环磷酰胺:出血性膀胱炎
2020/3/29
22
[护理措施]
(五)心理护理
表达 理解 安慰 解答
2020/3/29
10
临床表现
急性型 儿童多见
❖ 起病
注要为上呼吸道感染常 有发热,起病急
❖ 出血
以自发性皮肤、粘膜出 血为突出表现,多为针尖 大小出血点,或瘀斑、紫 癜,遍布全身。还可有内 脏出血,如消化道、颅内 出血等。
2020/3/29
11
慢性型 多见青年女性 ❖ 起病
隐伏,无前驱症状 ❖ 出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儿科 刘婷1
病例介绍
廖伟程,男,九岁 因发现皮肤出血点3天于10月8号入院
患儿入院七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少痰,流鼻涕伴
咽痛,当时未予特殊处理。3天前又出现口腔,嘴唇、颈部、双
下肢可见出血点及瘀斑并且咳痰肉可见痰中带血,当地医院
就诊(治疗不详)当天晚上患儿有发热,最高体温39度,物理降
❖ 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补体(PAC3)阳性
2020/3/29
13
治疗要点
❖ 一般疗法:卧床休息,防止创伤,避免应用 降低血小板数量及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如阿司匹林。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首选药物 ❖ 免疫抑制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等 ❖ 输血及血小板悬液:用于危重出血或脾切出术
2020/3/29
病因和发病机制
感染因素 免疫因素 肝脾作用 雌激素作用
2020/3/29
9
IT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因自身免疫 过程缺陷或外来抗原(如病毒感染和其他因素)的 作用,使机体产身血小板相关抗体。这种相关抗体 与血小板结合,或抗原-抗体复合物附着于血小板表 面,使血小板受到损伤,血小板寿命缩短,而引起 血小板减少。
2、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0.2-0.4/kg.d×5天, 其作用是暂时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的FC受体,抑制 自身抗体产生;
3、血浆置换清除抗体或免疫复合物。
2020/3/29
16
常见护理问题
❖ 1.皮肤粘膜受损;与血小板减少,血清中存在抗血 小板抗体有关。
❖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服用激素,机体抵抗力降低有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