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14精品PPT课件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14精品PPT课件

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 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 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 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 疹。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 病例在此期痊愈。
临床分期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2、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3、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
检查作出诊断。 4、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诊断标准
二、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
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EV71、
CoxA16或其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
它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 倍以上升高。
鉴别诊断
(一)普通病例
需要与其它儿童发疹性疾病鉴别,如 疱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儿 急疹以及风疹等鉴别。流行病学特点、皮 疹形态、部位、出疹时间以及有无淋巴结 肿大等可资鉴别,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 重要。
流行病学
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无严格地区性。 季节分布: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发病较少见,
夏秋季多见。 流行方式: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
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
流行特征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 隐性感染比例大 传播途径复杂 传播速度快 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疫情
控制难度大
临床分期
症手足口病相似,皮疹不典型者,应该尽快留取 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尤其是EV71的病毒学检查, 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同时参照手 足口病重症病例的处置流程进行诊治、处理。 (2)以迟缓性麻痹为主要症状者应该与脊髓灰质炎 鉴别。
脊髓灰质损害为主。
物理学检查
3.脑电图: 部分病例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
现棘(尖)慢波。
物理学检查
4.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
Q-T间期延长,ST-T改变。
物理学检查
5.超声心动图: 左室射血分数下降、左室收缩运动减弱,
二尖瓣或三尖瓣返流。
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病例: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 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 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 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 炎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脑脊髓CT 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 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病原学
柯萨奇病毒(Coxasckie virus) A组16、4、5、7、 9、10 型
柯萨奇病毒B组2、5、13 型 埃可病毒(ECHO virus) 肠道病毒71型(EV71)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1. 粪-口消化道传播 2. 呼吸道飞沫传播 3. 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重症病例可有肌钙蛋白、血糖升高。CRP一 般不升高。
实验室检查
3.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有以下异常:外观清亮,
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蛋白正常 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实验室检查
4.病原学检查: 肠道病毒(CoxA16、EV71等)特异性核酸
阳性或分离到肠道病毒。 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
高。应及时、规范留取标本,并尽快送检。
实验室检查
5.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EV71、CoxA16或其它
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增高。
物理学检查
1.胸片: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
阴影,重症病例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征 象,部分病例以单侧为著。
物理学检查
2.磁共振: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
临床分期
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 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 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 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一般白细胞计数正常,重症病例白细胞计
数可明显升高。
实验室检查
2.血生化检查Biblioteka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ALT、AST、CK-MB升高,
临床分期
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病情继续发展,会出现 心肺功能衰竭,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 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年龄以0-3岁为主。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个别患 儿心动过缓),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咳粉红色泡 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 显,出现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 衰竭等。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
临床分期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目前认为可能与脑 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 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 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 (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 例危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鉴别诊断
风疹 1.多见于冬春季,有与风疹病人接触史; 2.皮疹1日内布满躯干和四肢,但手掌、足 底多无疹; 3.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明显 ; 4.血清学检查。
鉴别诊断
水痘 1.疱疹壁薄,疱液透明,伴瘙痒; 2.皮疹呈向心性分布,手掌、足底皮疹少, 结痂。
鉴别诊断
(二)重症病例 1、与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 (1)其它病毒所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表现可与重
手足口病的定义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 学龄前儿童,尤以 3 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 高。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 疹、疱疹。
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 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 起,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 性肺水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