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现代学徒制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1一、问题的提出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和“互联网+”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催生了跨境电子商务。
二,教育部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的决定。
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一百所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之一。
四,武职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成功入围我校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五个专业之一。
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研究有近20年历史,而跨境电子商务却是新话题,其人才培养方式及模式还没有比较流行和大众认可的主流模式。
当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的局面大家普遍共识,多层次、复合型人才更是有着巨大的缺口。
同时,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与企业经营实践脱节,学生学的是理论知识,而非真正的电子商务实战技能,使得大量高校毕业生不能适应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如何做”、“能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跨境电子商务”等多层次的招聘需求。
在此背景下,提出“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是应时之需。
1.2课题界定“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校企深度合作的具体表现,它既重视各类知识的学习和全面素质的培养,也重视专业素养和从业技能的训练。
这与高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宗旨不谋而合,因此,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可以成为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不同国境、关境区域的交易主体之间,以电子商务的方式达成交易。
具体表现为在线订购、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递送商品,清关,最终送达,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及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培养的过程总和。
本课题着眼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试图以“现代学徒制”为引领,构建适应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案。
在研究过程中,力图研究当前形势下我国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规格,并针对这一规格提出合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现代学徒制作为教学手段和方法,构建出一套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3.1 当前同类研究工作的现有内容综合查阅及研究相关的文献,当前对于现代学徒制及其人才培养的研究以及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及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现代学徒制及其人才培养的研究,从研究内容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三大类:概念廓清型;制度现存问题总结及对策型;现代学徒制与某具体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型。
“现代学徒制概念廓清型”的研究主要的内容是:普及现代学徒制的概念、来源;介绍其在西方的起源及在世界各国的运用模式及效果;从而借鉴西方的运用,分析及探索在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的模式途径。
“制度现存问题总结及对策型”研究的内容是:探索在我国的实际政治、经济、教育的背景下,结合高职院校实施的具体情况,分析出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从政策法规、舆论宣传和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之策。
“现代学徒制与某具体专业人才培养探索型”研究的内容是:现代学徒制由于其特点,对于培养经验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颇有成效,于是探索该制度与某些具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文章屡见不鲜,具体的专业从大类上有:高职经管类;旅游及酒店管理类;建筑类;高职商科类;医学及护理类;机械制造类;电子信息类;食品生物营养类;汽车维修类;造纸类;园林艺术类等一些与经验、技术技能密切相关的专业及学科。
除了从大类上加以分析外,许多研究也深入到了一些的具体的专业或专业从业方向,不过鲜有涉及到跨境电子商务方向。
第二,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课程及人才培养的研究,当前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型;人才培养需求及状态分析型;人才培养与具体专业人才或者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分析型。
“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现阶段国内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定性地提出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的制度保障和实现途径。
“人才培养需求及状态分析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综合分析当前跨境电商人才的运用和需求状况,提炼出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特征或指标,进而提出跨境电商复合型人才的概念;有些在上述基础上,有些运用营销分析工具来定性分析跨境电商人才的机遇与威胁等宏观策略。
“人才培养与具体专业人才或者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分析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当前的普遍共识是,电子商务专业、国贸专业、外语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与跨境电商结合比较紧密,某些研究结合某些具体专业的课程设置及人才需求状况,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法和措施;还有些因为具备地区优势和行业优势,某些文章结合跨境电商在其区域内的具体实际状况共享经验和提出存在问题。
1.3.2 当前同类研究工作的空缺点分析当前同类课题的研究,笔者注意到有些问题还来不及涉入及深入探讨,主要表现在:第一个空缺点:在当前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密切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及工作中,基于各类互联网应用的方法、工具占据了人们各种琐碎的生活。
人们运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工具、互联网应用来解决生活、学习、工作的场景比比皆是,大家也逐渐习惯了这种思维和解决方式。
而我们在研究和运用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肯定必不可少的会沿用互联网的各类工具和应用,然而笔者翻阅各类文献,涉入其中并进行深入探讨的文章和课题鲜有少见。
第二个空缺点:跨境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专业一个必不可少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话题和课题。
而在当前职业教育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实现职业教育技能技术化非常重要的方法,将其运用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研究也是大势所趋。
而笔者翻阅了相关文献,将现代学徒制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结合在一起的研究几乎不见踪迹。
第三个空缺点: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由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进行的一种国际商务活动。
根据不同的操作层面和要求,会涉及到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国际物流、计算机、国际法、国际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要求跨境电子商务的从业人员具备复合型知识和技能,这是一种共识。
然而,对于从业人员的具体素质要求的描述都是定性描述,如果能够有一种具体的系数评分标志可能会帮助培训者更好分解培养人才的任务和目标。
1.3.3 国内同类院校开办跨境电商专业或跨境电商专业方向及研究的情况简述2015年是跨境电子商务元年。
国内开办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或者跨境电商专业方向的同类院校实为凤毛菱角。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在2009年开始了外贸电商应用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
直至2015年提出“跨境电子商务”一词,这之前在此方面的专业研究及办学院校比较鲜见。
1.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本课题选题依据国家当前的战略重点,又紧跟国家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决定要求,更结合我校电商专业入围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现状,使得本课题极具较强的现实研究价值。
同时,由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尚未有成熟的国家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也极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课题结合现有的课程教学和任课教师及参与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也使得本课题的可操作性高、实用性强。
可以预计,本次选题的成果将不仅可以直接应用于跨境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和人才的培养方案,也会直接有益于整个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对于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带来重要的价值。
2.1 课题理论依据由于“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其特点,这种制度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够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而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多种实践技能的复合型课程,如果将现代学徒制应用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将能够极高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
2.2 课题研究目标认识层面:形成对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念,对于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规格形成确定定义;技术层面:画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规格的需求图谱,可望以模型方式揭示其人才培养和规律,建立衡量人才规格的定量模型方法;实效层面:成功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将会对于同类院校该类人才的培养带来有益参考和有效地借鉴。
并为缩小人才需求缺口作出有利的贡献。
2.3 课题研究内容一、更加深入地研究当前同类课题中的一些空缺点;二、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和从业要求,并以模型量化的方式来展现该领域对于人才的需求分析和人才标准指数;三、探索现代学徒制在电子商务领域和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运用状况和运用成果;四、挖掘出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学徒制的新的实现方式,并在日常教学中尝试和运用探索的方法和成果。
2.4 课题研究假设假设1: 跨境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多种实践技能的复合型课程;假设2: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规格是决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志;假设3: “现代学徒制”是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
2.5 课题创新之处创新1:挖掘出现代学徒制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多途径、多方式的实现方式。
创新2:挖掘跨境电子商务、互联网、现代学徒制三者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
创新3:将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规格进行定量分析和模型构建。
3.1 课题研究思路首先,根据2016课题申报指南,结合现有研究条件和自身研究优势,锁定高职院校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这一选题;其次,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和权威政策文本,了解国家形式及该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奠定了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再次,结合目前高职教育提出的“现代学徒制”的决定要求和我校作为试点的现状,选定基于“现代学徒制”作为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方式和手段。
3.2 课题研究方法 3.2.1 调查研究法第一类研究的是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代表,采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目前人才的需求状况和人才特征,以及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用人的新建议和看法。
第二类是对从业人员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自身知识结构和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获取方式,从而为制定人才指数和培养方式提供思路。
3.2.2 文献分析法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国家实施应用已久,西方发达国家都已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和成熟的人才培养方式,这些可以为本课题所用。
3.2.3 案例分析法拟选择某些著名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速卖通、敦煌网、亚马逊、wish等)为代表,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希望从典型个例中找到一些普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