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短基线多影像摄影测量-Read

短基线多影像摄影测量-Read


§2 检校工程
点击新建工程按钮后,通过几个简单的选择便可开始导入刚才所拍 摄的网格
பைடு நூலகம்
§3 选择像控点
单击按钮 ,在图中依次在红、绿、蓝三个点上顺序按下鼠标左键确 定控制点的坐标方位。此时系统会自动提取所有的点的轮廓。依次将 所有影像的坐标方位全部标记出来。
多基线摄影,多光线交会
Lensphoto软件数据处理流程图
外业摄影 数据输入 控制点
空三匹配
空三测量及区域网光束法平差 全自动化 加密匹配 输出:DXF格式
DEM---点云---等高线 输出:SCS格式 三维表面模型重建
立体测图、平面测图
二、外业作业方式
现场考察
制定拍摄 计划
布置控制 点
拍摄影象
拍摄网格
建立检校 工程
选择像控 点
检校结果 输出
§1 拍摄网格
格网信息设置好后导出格网信息,然后
按以下步骤拍摄格网:
1、首先将相机的焦距调到无穷远(∞), 并且保证相机已调整为手动变焦; 2、在左上、左下、中间、右上、右下5 个方向拍摄拍摄格网,尽量使网格 占满整个相幅。当拍摄的单个格网 影像不能充满整个相幅时,可在各 个方向上旋转拍摄多张影像。
DEM编辑
立体编辑
生成点云
加密匹配
数字测图
3.1 相机检校
相机检校的目的是设置相机参数,包括:相机主距f、像主点坐标x0,y0、畸 变参数k1 、k2、p1、p2,和像素物理大小。当相机参数未知时,可通过相机 检校模块检校出相机参数,相机检校之前需要拍摄满足检校条件的影像。 P.S.本系统检校模块只能检校固定焦距的相机,变焦相机不能检校
c、根据被拍摄物体特点和拍摄距离选择合适相机镜头 d、根据相机的视场角和被摄物体成像的范围设计控制点分布图等
2.2制定拍摄计划
根据被摄对象周围的地理 环境,至少布置3个摄站, 相应的摄站越多越利于内 经过现场考察并选取合适的相机镜头之后,就必须制定拍摄计划,主 业处理时提高精度。 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a、根据被摄物体特点确定摄站个数 b、根据视场角和基线长度,确定每个摄站上要拍摄的像片数
2.1 现场考察
广角定焦镜头EF28mm f/1.8USM 标准定焦镜头EF50mm f/1.4USM 拍摄之前应该对现场进行考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中远摄定焦镜头EF85mm f/1.8USM 中远摄定焦镜头EF100mm f/2USM a、被拍摄物体周围环境考察 远摄定焦镜头EF135mm f/2LUSM 远摄定焦镜头EF200mm f/2.8LIIUSM b、选择拍摄距离和拍摄地点 0-80米 100-200米 200-400米 400-600米 600-800米 800-1200米
本系统利用张祖勋院士提出的计算机视觉代替人眼的“短基线、多影像摄影测量”原 理,将少量全站仪测量的高精度点位坐标与摄影测量丰富的影像信息结合起来,建立 高精度的地形数字化模型。 “短基线、多影像摄影测量”的主要特点是:首先按要求拍摄大量具有较短基线和不 同交会角的序列影像,然后通过少量物方控制点的空间坐标及其对应的像点坐标建立 空间关系,从而解算出相机参数和影像外方位元素;进而计算出由先进匹配算法获取
高技术:
1、空间一个点不再是由两条光线前交而得,而是 由多条光线前交而得; 2、全新的近景摄影测量原理:多张照片多个象对 生成一个模型,多个模型整体全自动匹配; 3、突破传统的非量测相机的直接线性变换的要求, 能够直接利用航空摄影测量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 4、新的机制:多基线摄影测量; 5、新的数据获取方式:旋转多基线摄影测量; 6、新的影像匹配算法:适应于被摄物的空间分布不 连续,断裂,遮挡。
的大量同名点的空间坐标。
使用本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作者野外的劳动强度。
近景领域跨了五十年的一大步--从人眼双目观测原理到计算机视觉原理 摄影测量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 Lensphoto是一套全新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它采用普通定焦单反数码相机对 测量对象(区域)拍摄几组照片,以全站仪测出很少量控制点的空间坐标,便可 以很快的自动化生成被测对象(整个区域)的精确DEM及基于影像的密集点云 (DSM)
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
——Lensphoto
演讲者: 联系电话: Email:
一、系统简介
改变传统的近景摄影手工测量方式,利用计算机实现近景摄影测量的自动化工作,提 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Lensphoto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
测量系统》正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诞生的。
300m
设立方法如右图所示 :
I 30m II 30m III 30m IV Y
2.3布置控制点
为了使拍的的照片可供量测,并且可提供高的量测精度,那么我们在 外业拍摄的时候必须给所拍摄对象布置控制点。
控制点标牌的制作 :
样例:
控制点中间会有十字丝,以中
心位置作为控制点量测位置。
控制点的布设注意事项:
拍摄的注意事项:
拍摄守则1:被拍摄对象最好占满整个相幅,最少不能少于1/3。 拍摄守则2:相邻摄站距离为拍摄距离的1/10左右为宜。 拍摄守则3:拍摄时相机镜头焦距打到无穷远,选择手动变焦,光圈快 门可以使用自动(以拍摄的照片清晰为前提)
如下图为旋转摄影的一个摄站拍的照片 :
三、内业部分
空三匹配 相机检校 工程管理 控制点量 测 整体平差
布设守则1:控制点分布均匀。 布设守则2:控制点尽可能布于拍摄物体(测量对象)四 周。
控制点分布示意图如下:
2.4拍摄影像
一般我们的拍摄方法有两种: a、平行摄影 适用于距离较近,宽角摄影。 平行摄影的照片重叠度要有80%,且每个摄站上只摄取一张影象 b、旋转摄影 适用于距离较远,常角摄影。 旋转摄影的重叠度要有60%,且每个摄站上摄取的相同序号的相片所 拍摄的区域应是同一区域。
需要拍摄的相片数≈被摄 物体的总宽度÷相幅的宽 度的40%
摄站设立的注意事项:
设立守则1:摄站应均匀分布在被摄物体宽度的中心位置。 设立守则2:摄站间的距离应当为平均摄距的1/10。
X 1 2 3 4
示例:
本次外业拍摄近距200米,远距 400多米,平均距离在300米左右。 采用组合基线拍摄方法,分为四个 摄站拍摄。那么摄站的间距应为 300÷10=3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