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密封胶作业指导书

密封胶作业指导书

密封胶作业指导书审批:毛成秀实施日期: 2014年11月01日四川省科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鉴定有限公司1.要求1.1外观:产品应为细腻,均匀膏状物,无气泡,结块,凝胶,结皮,无不易分散的析出物。

双组分产品两组分的颜色应用明显区别。

材料物理性能要求相容性试验方法1.依据标准 GB 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2.仪器设备:玻璃板,无色透明浮法玻璃,75mm×50mm×6mm,隔离胶带,25mm×75mm。

温度计:20℃~100℃紫外线荧光灯:UVA-340型紫外辐照箱清洗剂:50%异丙醇一蒸馏水溶液参照密封胶,浅色或半透明密封胶3.试验原理:将一个有附件的试验试件放在紫外灯下直接辐照,在热条件下透过玻璃辐照另一个试件,再对没有附件的对比试件同样试验,观察两组试件颜色的变化,对比试验密封胶同参照玻璃及附件粘接性的变化。

光照试件的位置4. 试样的制备在玻璃表面用50%异丙醇一蒸馏水溶液并用洁净布擦拭干净。

按下图在玻璃的一端粘贴隔离胶带,覆盖宽度约为25mm。

按照上图制作8块试件,4块是无附件的对比试件,另外4块是有附件的试验试件截切成条状,尺寸为6mm×6mm×50mm,放在玻璃板中间,对比试件和试验试件的制备方法相同,只是不加附件。

将试验密封胶挤注在附件的一侧,参照密封胶挤在附件的另一侧,用刮刀整理密封胶与附件上端面及侧面紧密接触,并与玻璃密实粘结,两种胶的相接处应高于附件上端约3mm。

5.试件的养护和处理制备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7d,取两个实验试件和两个对比试件,玻璃面朝下放置在紫外辐照箱中,再放入两个实验试件和两个对比试件,玻璃面朝上放置,在紫外灯下辐照21d。

为保证紫外辐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紫外灯使用8周后应更换,为保证均匀辐照,每两周按下图更换灯泡,去除3#灯泡,将2#灯泡移到3#灯的位置,将1#灯移到2#灯的位置,将4#灯移到1#灯的位置,在4#灯的位置安置一个新灯泡。

实验箱的温度应控制在(48±2)℃(距离试件5mm处测量),试件表面温度每周测一次。

6.实验步骤试件编号后将试件放置在紫外线下,记录试件放置的方向,实验后从紫外箱中取出试件,在23℃冷却4h。

用手握住隔离带上的密封胶,与玻璃成90°方向用力拉密封胶,使密封胶从玻璃从玻璃粘接处剥离。

破坏面积的测量,采用透过印制有1mm×1mm网格线的透明膜片,测量拉伸粘接试件两粘接面上粘接破坏面积较大面占有的网格布数,精确到1格(不足一格不计),粘接破坏面积以粘接破坏格数占总格数的百分比表示。

按下式计算实验胶,参照胶与附件内聚破坏的百分率:C F =100%-AtCF—内聚破坏面的百分率,%At—内聚破坏面积的百分率,%检查密封胶对附件的粘接性;与附件成90°方向用力拉密封胶,使密封胶从附件粘接处剥离。

按照测量并计算实验胶,参照胶与附件内聚破坏的百分率。

观察实验胶、参照胶的颜色变化。

按照下表指标检查并记录实验胶与参照胶颜色变化及其他任何值得注意的变化。

颜色变化的评定7.实验结果的判定结构装配用附件同密封胶相容性试验结果,按照下表判定。

结构装配系统用附件同密封胶相容性判定指标表干时间1.依据标准 GB 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T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5部分表干时间的测定2.仪器设备:黄铜板:尺寸19mm×38mm,厚度约为。

模框:矩形,用钢或铜制成,内部尺寸25mm×95mm,外型尺寸50mm ×120mm,厚度3mm,玻璃板:尺寸80mm×130mm,厚度5mm。

聚乙烯薄膜:2张,尺寸25mm×130mm,厚度约为。

刮刀无水乙醇3.试验原理:在规定条件下将密封材料试样填充到规定形状的模框中,用试样表面放置薄膜或接触的方法测定其干燥程度。

报告薄膜或手指上无粘附试样所需的时间。

4.试验条件实验室标准条件5.试样制备:用丙酮等溶剂清洗模框和玻璃板,将模框居中放置在玻璃板上,用在23±2℃下至少放置24h的试样小心填满模框,勿混入空气,多组试样在填充前应按照生产厂的要求将各分组混合均匀。

用刮刀刮平试样,使之厚度均匀,同时制备两个试件。

6.试验步骤:A法: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置一定时间,然后在试样表面纵横1/2处放置聚乙烯薄膜,薄膜中心位置加放黄铜板,30s后移去黄铜板,将薄膜以90°角从试件表面在15s内均匀揭下,相隔适当时间在另外部位重复上诉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聚乙烯条上为止。

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再粘附在聚乙烯条上所经历的时间。

B法: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然后用无水乙醇擦拭手指端部,轻轻接触试件上三个不同部位的试样。

相隔适当时间重复上诉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手指上为止。

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粘附于手指上所经历的时间。

7.表干时间的数值修约表干时间少于30min时,精确至5min表干时间在30min至1h之间时,精确至10min表干时间在1h至3h之间时,精确至30min表干时间超过3h时,精确至1h。

8.表干时间≤3h为合格下垂度1、依据标准 GB 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流动性的测定》2、实验原理在规定条件下,将密封胶注入规定尺寸的模具中,在一定温度下以垂直和水平的位置保持规定时间,测出试样流出模具端部的长度,从而依据一定标准判断出其流动性。

3、仪器设备下垂度模具,鼓风干燥箱,钢板尺,聚乙烯条4、试件的制备将下垂度模具用丙酮等溶剂清洗干净并干燥。

把聚乙烯条衬在模具底部,使其盖住模具上部边缘,并固定在外侧,然后把已在(23±2)℃下放置24h 的密封材料用刮刀填入模具内。

5、实验方法与步骤垂直方向:5.1.1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垂直放置在已调节至(50±2)℃的干燥箱内,磨具的延伸端向下,见图1,放置24h。

5.1.2 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用钢板尺在垂直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从底面往延伸端向下移动的距离(mm)。

水平方向5.2.1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水平放置在已调节至(50±2)℃的干燥箱内,磨具的延伸端向下,放置24h。

5.2.2 从干燥箱中取出试件,用钢板尺在水平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超出槽形模具前端的最大距离(mm)。

6、实验结果判定下垂度在垂直方向上≤3mm,水平方向上无变形为合格7、试验过程注意事项制备试件时,避免形成气泡,在模具内表面将密封材料压实,修整密封材料的表面,使其与模具的表面和末端齐平,放松模具背面的聚乙烯条。

下垂度试验每一试件的下垂值,精确至1mm如果试验失败,允许重复一次实验,但只能重复一次。

当试样从槽形模具中滑脱时,模具内表面可按生产方的建议进行处理,然后重复进行试验。

密封胶挤出性1、依据标准 GB 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原包装单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2、实验原理在规定条件下采用压缩空气将密封材料从聚乙烯挤胶筒中挤出至水中,测定一次将全部样品挤出所需时间的长短,判定出胶体的挤出性。

3、仪器设备聚乙烯挤胶筒、稳压气源、秒表、气动挤抢、恒温箱4、试件的制备试验前,将待测胶挤入聚乙烯挤胶筒中,放置在(23±2)℃恒温箱中至少24h。

5、实验方法与步骤试验在(18~23)℃下进行将试件从恒温箱中取出,插入气动挤抢,升压至(250±10)kPa。

一次性将全部样品从筒中挤出,用秒表记录出时间,试验次数为一次。

6、实验结果判定挤出时间≤10s为合格硬度1、依据标准 GB 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入硬度试验方法》2、仪器设备金属模框:内框尺寸130mm×40mm×PE膜邵尔A型硬度计3、试件的养护双组份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4天单组份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1天在不损坏试件条件下,养护期间挡块应尽早分离4、试件的制备在PE膜上平放金属模框,将试验样品挤注在模框内,刮平后除去模框养护;揭去PE膜值得试样。

5、实验方法与步骤把试样放置在坚固的平面上,拿住硬度计,压足中孔的压针距离试块边缘至少12mm,平稳地把压足压在试样上,不能有任何振动,并保持压足平行于试样表面,以使压针垂直地压入试样。

在试样相距至少6mm的不同位置测量硬度值5次,取中位数。

6、实验结果判定硬度为20~60Shore A为合格7、试验过程注意事项 .测试时,所施加的力要刚好足以压足和试样完全接触,除另有规定,必须在压足和试样完全接触后1s内读数,如果是其他间隔时间读数则必须说明。

拉伸粘接性1.依据标准:GB 16776-2005 《建筑用硅酮密封胶》GB/T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8部分拉伸粘接性的测定》2. 仪器设备粘接基材:M类—符合GB/铝板厚度不小于3mm;G类—清洁、无镀膜的无色透明浮法玻璃,厚度5mm~8mm;Q类—供货方要求的其它基材隔离垫块:截面12mm×12mm防粘材料拉力试验机:拉力速度可调至(5~6)mm/min。

制冷箱:可降至(-20±2)℃鼓风干燥箱:温度(70±2)℃3. 试验条件标准试验条件:(23±2)℃,相对湿度(50±5)%。

4.试验原理:将待测密封材料粘接在两平行基材之间,制成试件,将试件拉伸至破坏,以计算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及绘制曲线的方法表示密封材料的拉伸性能。

5.试件制备养护用脱脂纱布清除水泥砂浆板表面浮灰,用丙酮等溶剂清洗铝板和玻璃板,并干燥之。

按密封材料生产方的要求制备试件,如是否使用底涂料及多组分密封材料的混合程序,每种制备5个试件。

在防粘材料上将两块粘接基材与两块隔离垫板组装成空腔,然后将在(23±2)℃下预先处理24h的密封材料样品填在空腔内,制成试件,填试件时注意:避免形成气泡,将试样挤压在基材的粘接面上,粘接密实,休整试样表面,使之与基材和垫块的上表面齐平。

将试件侧放,尽早去除粘接材料,使试样充分固化,在固化期内,应使隔离垫块保持原位养护:双组分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4d,单组分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1d,在不损坏试件条件,养护期间挡块应尽早分离。

6.试验:去除隔离垫块,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上以5~6mm/min的力拉至破坏。

7.结果处理取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Ts=P/STs—拉伸强度(MPa),最大拉力(N),试件截面积(m㎡)8.粘接破坏面得测量和计算,采用透过印制有1mm×1mm的网格透明膜片,擦亮拉伸粘接试件破坏面积占有网格数,精确到1格,不足按一格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