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25A-01A地块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3月18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1)1、结构概况 (1)2、现场工况 (2)3、基坑围护设计概况 (3)4、现场岩土概况 (5)二、编制依据 (6)三、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6)一)降水分析 (6)二)降水设计 (7)三)施工准备 (9)四)施工工艺及设备配备 (11)五)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法 (12)六)安全保障措施 (14)七)应急措施 (15)八)进度安排 (16)九)降水时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和监测方法 (16)十)疑难问题的解决办法 (17)附图:轻型井点降水平面布置图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25A-01A地块工程拟建"松江区佘山北大型居住社区25A-01A地块"工程场地位于松江区佘山镇规划纬三路以北、规划经七路以东,拟建场地西邻通波塘、南至规划纬三路、北临规划土衡路、东侧与拟建的25A-02A地块相连。
本工程主要包括14幢 7-8层住宅楼、1座一层地下车库及社区配套用房组成,场地下设1层地下车库。
拟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97398.87平米,其中:地下车库建筑面积21433平米;其中人防建筑面积1995.61平米。
本工程拟建场地目前已完成拆迁及整平工作。
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基坑周长为660米,基坑开挖面积约为26000平米。
本基坑围护工程由上海士宸置业有限公司进行投资,基坑围护设计由上海岩土工程勘查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完成。
由上海建浩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进行监理,由上海中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台,江苏苏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包施工。
1、结构概况1.1、结构形式(1)多层住宅剪力墙结构,基础为桩承台基础,局部筏形满堂基础,采用PHC400AB95型预制管桩,静压贯入,桩锚入承台100mm,筏板厚度500mm,承台800mm厚,垫层为150厚C15混凝土,基础混凝土为C35、桩填芯为C40微膨胀混凝土,地下室混凝土为C35P8抗渗混凝土,主体结构混凝土为C30,二次结构混凝土为C25,地下填充墙采用MU5混凝土空心砌块M10水泥砂浆砌筑,地上填充墙采用MU5砂加气砌块M5混合砂浆砌筑,基础墙采用C20混凝土灌实。
(2)地下车库框架结构,基础为为桩基、下柱墩+筏形基础,采用PHC400AB95型预制管桩,静压贯入,桩锚入筏板100mm;筏板厚度400mm、柱墩为下柱墩800mm,垫层为150厚C15混凝土,外墙及坡道侧壁均为300mm厚,主体结构混凝土为C35P8抗渗混凝土;二次结构混凝土为C25,填充墙采用MU5混凝土空心砌块M10水泥砂浆砌筑,。
1.2、结构超长防变形设计(1)主楼与车库连通口设置沉降变形缝;(2)主楼与车库连体的,在主楼周边与车库设置沉降后浇带;(3)车库按长度及面积设置纵横温度后浇带。
2、现场工况目前场地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3.40m,±0.00=+4.50m,即场地标高为-1.10m。
场地周边建筑物及道路分布情况表基坑范围示意图3、基坑围护设计概况3.1、围护结构设计布置目前场地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3.40m,±0.00=+4.50m,即场地标高为-1.10m,车库底板面标高为-5.65m,板厚500mm,垫层厚度150mm,基底标高为-6.30m,基坑开挖深度为5.20米。
局部电梯井及集水坑落深1.2-1.50米。
本工程围护体系有二种:1)地下车库区域及号房与车库高差区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形式,即采用2Φ700@1000双轴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坝,坝宽4.7m-5.2m,进行悬臂支挡。
2)周边号楼区域采用双排搅拌桩止水+放坡围护形式。
3)坑底加固及其它:暗浜区域、局部长边区域及阳角区域加设2Φ700@1000双轴搅拌桩暗墩加固,搅拌桩长度为坑底以下4m,水泥掺量13%,集水井等局部深坑:针对挖深在1.2~1.5m左右的集水井、电梯井等局部深坑,采用1排2Φ700@1000双头搅拌桩加固,加固深度一般为坑底以下4.0m,然后按结构要求放坡开挖。
3.2、围护结构设计做法注:表中各剖面位置具体详见基坑围护平面布置图、剖面图。
3.3、轻型井点降水设计本工程基坑共设计井点降水61套,井点管直径48mm,水平间距1.5M,成孔直径不小于300mm,成孔深度比滤管低500mm。
单套总管长度40-50M,总管纵距14~18M。
滤管长度1~0.8M,滤料回填顶面与地面高差不小于1.0M,井管内真空度不小于65kPa。
4、现场岩土概况4.1、地下水文与本工程有关的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场地浅部土层中的潜水。
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受大气降水及地表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以蒸发消耗为主,潜水位埋深随季节、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勘探期间由钻孔中测得的地下水埋深一般为0.45~1.30m (相当于标高为3.13~1.92m),依据上海地区经验,本场地地下水埋深可取0.5m。
4.2、土质概况拟建工程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规划纬三路以北、规划经七路以东,属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三角洲冲击平原地貌,地貌形态较单一,本场地属湖沼平原地貌类型中Ⅰ-1亚区。
根据勘察报告显示,拟建场地位于50.45m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属第四纪全新世及晚更新世沉Ⅰ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和砂土组成,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
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场地地层分布主要有以下特点:(1)第①层填土成分复杂,厚度不一,根据成因可分为第①1层填土和第①2层浜土:第①1-1层填土,灰黄~灰色,以粘性土为主,夹植物根茎等,局部混夹碎石、小石子等,结构松散,局部底部为厚约20~30cm泥炭质土,层厚0.5~2.7m,平均厚度约1.2m;第①1-2层浜土,灰黑~深灰色,含黑色有机质、腐植物等,在明浜(塘)处为淤泥,层厚0.2~3.1m,平均厚度约1.11m,土质极为软弱。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前应做好必要的清障和换填工作,确保基坑围护结构顺利施工,保证围护桩施工质量。
(2)第②层灰黄~兰灰色粉质粘土,厚度为0.4~2.6m,平均厚度约1.65m,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构,夹粉质粘土,局部缺失,呈可塑~软塑状,土质均匀,土性较好。
主楼地下一层基坑开挖面主要位于本层。
(3)第③层根据土性及成因差异可划出第③1层、第③2层2个亚层:第③1层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厚度为7.9~11.9m,平均厚度约9.65m,含云母、有机质,少量钙质结核及腐植物,夹粘土,夹薄层粉性土,土质不均,饱和,状态流塑,压缩性高,地库基坑开挖面主要位于本层。
基坑开挖时应注意该层在动水力作用下有可能发生流砂、管涌等不良地质现象。
结核及腐植物,局部分布,状态流塑~软塑,压缩性高。
围护桩桩底主要位于该层,围护结构应确保足够安全度。
(4)第⑥1层暗绿~草黄色粉质粘土,厚度为1.5~4.8m,平均厚度约3.88m,呈可塑~硬塑状态,含氧化铁斑点及铁锰质结核,土质尚均匀,局部缺失。
(5)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约为地面下5.2m,属三级基坑。
基坑开挖范围内主要土层依次为:①层填土,②层粉质粘土,③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③3层粘土,⑥1层粉质粘土,主楼地下一层基坑开挖面主要位于②层粘土底部,主楼地下二层及地库基坑开挖面主要位于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
二、编制依据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DGJ08-37-2012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08-11-20103、《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DG/TJ08-61-20104、《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 DG/TJ08-2001-2006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6、本工程施工设计图7、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图8、本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三、井点降水施工方案一)降水分析本场地常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仅为0.45~1.3m,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场地土层分布特征及场地环境条件,基坑围护采用二轴深层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隔断了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与基坑外地下水的水力联系,按照设计要求采用坑内轻型井点降水时间控制在15天以上,降水深度应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1.0m。
二)降水设计根据设计院降水平面布置图要求,本工程采用环形加中部线形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法,周边分区施工边界线位置,采用环形井点阻断其他区域水的渗入,确保坑内水位。
按照基坑降水平面示意图,降水施工的井点组数为:地库基坑内线形布置27套,环形布置24套;周边号楼线形布置10套,共计61套。
总管长40-50米,纵距14-18米,井点管间距1.5米。
在地下车库基坑内,均匀分布施工埋设20根DN200镀锌钢管真空深井,深度至底板下2.0m左右,在降水施工过程中兼作为观察井使用,检测地下水位;基础垫层浇筑完成后,在镀锌钢管距垫层面300mm处焊接8mm厚钢板止水环,浇筑在基础底板中,地下室施工期间,可以做为抗浮降压井使用。
井点埋深计算。
井点高程布置:H≥H1+h+h1+ILH:井点埋深(不包括滤管)(m);H1:井点埋设面至基坑底的距离(m);h:降低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的距离(0.5m~1.0m)取h=0.5m;h1:井点管露出埋设面的距离取 h1=0.2m;I:地下降水坡度,取I=0.1;L:井点管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m);11A-04A地块:H≥5.2+0.5+0.2+9*0.1=6.8 m28A-01A地块:H≥5.8+0.5+0.2+9*0.1=7.4 m本工程经计算井点管长6m,井点降水前需开槽深≥6.8-6=0.8 m;详见如下井点降水剖面示意图。
25A-01A地块场地平整后标高在+3.4m左右,本工程使用井点管长6.0m,滤管长1-0.8 m,降水滤管上口标高比坑底落深0.5米,总管与真空泵放置在沟槽中。
详见如下井点降水剖面示意图:三)施工准备1、施工机具1.1井点管及滤管:φ48×3.0mm无缝钢管或镀锌管,长6.0m,一端用厚为4.0mm钢板焊死,一端用专用接头与滤管连接。
滤管长度1.0米,在管壁上钻φ15m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10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联结。
1.2连接管: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
1.3总管:内径φ48钢管,壁厚为4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
1.4抽水设备:根据设计配备离心泵、真空泵或射流泵,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
1.5移动机具:自制移动式井架(采用振冲机架旧设备)、牵引力为6t的绞车。
1.6凿孔冲击管:φ219×8mm的钢管,由公司加工厂自制,其长度为10m。
1.7水枪:φ48×5mm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φ16mm的枪头喷嘴,上端弯成大约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