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小学生解题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城关小学李雪敏
内容摘要:“粗心”是小学生解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教师一再提醒和强调,而学生在数学作业或考试时,经常的粗心使数学教学工作很被动,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本文阐述了一些引起学生粗心的原因以及预防粗心的对策,力求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方法。

关键词:粗心原因对策
在教学中教师们经常能发现学生完成练习、作业、家庭和考试中由于粗心的原因,而导致看错题、抄错数、计算错,或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失误影响成绩,令老师家长非常头疼。

不少家长也认为“我们的孩子挺聪明的,可是每次考试成绩却不高,都是孩子不认真、粗心,这粗心的毛病可怎么治啊?”其实粗心不仅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而且还是生活学习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这种现象不仅在孩子身上存在,在我们这些成年人身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只是粗心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更明显、更突出。

粗心一旦形成习惯后,对孩子的成长更是不利,不仅努力白费、成绩难以提高,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生活。

通过经验和探索在三种情况下会粗心大意,所以我们要针对性地分情况究其因,对症下药
1、心理轻视
现今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看似简单的数学问题,以为自己掌握得很好、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因此产生轻视心理。

做题时就会思想麻痹、粗心大意、结果出现了明显的偏差。

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审题过程中不认真,忽视了至关重要的词句造成的,因而造成解题错误率的增加。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思考,要教学生画出简单的线段图帮助审题;其次教师要注意审题的方法,作出认真审题的良好示范,读题时读到关键词句要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使学生在读题中学会抓重点、抓关键词,并理解它们的真正含义,从而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2、心理畏惧
现在有些学生每次遇到稍微有点难度的题时或是比较繁琐的题
目是,他们就会从心理上畏惧、排斥,表现为缺乏耐心以及信心,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解决方法,没有信心解决问题,总是认为自己不行,做题时都是敷衍了事,心不在焉,从而导致错误出现;还有一些学生平时作业、家庭、练习及一般性考试时都很少粗心,主要是因为心情比较平静,不紧张,能够从容答题,而一到关键性的考试,如期中、期末考试,还有是重大的升学考试中,心情就会紧张起来,心跳加快,手心出冷汗,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甚至有点混乱,由于过度的紧张的心理造成这些考生看错题目,或者书写失误。

对这些学生要经常培养他们“一慢二看三通过”的做题习惯,注意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反复强调“你觉得容易的,大家都觉得容易,所以不能大意;而你觉得难的,别的同学也难,不要紧张”。

3、态度问题
做题粗心大多是态度问题。

有的小学生在解题时,总希望能很省事、很快得到结果;还有的学生非常厌烦读题,特别是较长的题目,没有耐心认真审题。

对于这些学生,应该耐心培养他们读题的习惯,拿到题目后,读题速度要慢,尤其是题目较长时,更要慢读、细读、反复读、多读,多思考,同时把重要的信息记录下来。

切记,题目没有读完,不能妄下结论。

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慢慢地也就养成认真读题的好习惯了。

还有一些学生凭经验解题,一看到平常练习中相似的题,就暗自窃喜,马上作答,结果往往失分。

有些学生求胜心切,看到其他同学纷纷交卷,自己也不甘落后,草率作答,匆忙交卷。

还有的同学争强好胜,总想第一个交卷,以显示自己答题速度快,所以答完卷后,也不检查,结果有时间争取得到的分数却没有得到。

教师要指出存在的这种浮躁的、错误的心态,教育学生用心做好每一道题,才不白费平时的积累和努力,对于认真细致的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在学生中树立做题时应有的认真态度的意识。

教师还要培养这类学生养成自觉检查习惯,检查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
时纠正,教师还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

那么看错题目,看漏条件这些事故,就彻底跟自己拜拜喽。

慢慢地也就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了。

粗心只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只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选择适合的方法,持之以恒,一定能改掉。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生粗心的原因及对策》
教育学文摘杂志2012年第20期作者:王素卿
2、《谈谈小学生怎样克服数学解题时的粗心大意》作者:张文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