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品种介

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品种介

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品种介绍一、一号棉花合约的基本条款交易单位5吨/手(公定重量)报价单位元(人民币)/吨最小变动价位5元/吨每日价格最大波动限制不超过上一交易日结算价±4%合约交割月份1、3、5、7、9、11月交易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1:30(法定节假日除外)下午:1:30-3:00最后交易日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0个交易日交割日合约交割月份的第12个交易日交割品级基准交割品:328B级国产锯齿细绒白棉(符合GB1103-1999)替代品及其升贴水,详见交易所交割细则交割地点交易所指定的内地交割仓库最低交易保证金合约价值的5%交易代码CF上市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二、棉花的基本知识(一)棉花常识棉花属于锦葵目棉属,有四个栽培棉种组成,即亚洲棉、非洲棉、陆地棉(又叫细绒棉)、海岛棉(有叫长绒棉)。

目前我国植棉的主要品种为陆地棉,其次是长绒棉(主要在新疆一些地区)。

棉花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也是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

(二)棉花的分类按物理形态分,分为籽棉和皮棉。

棉农从棉棵上摘下的棉花叫籽棉,籽棉经过去籽加工后的棉花叫皮棉。

通常所产的棉花产量,一般指皮棉产量。

按加工用机械不同,分为锯齿棉和皮辊棉。

锯齿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锯齿棉,皮辊轧花机加工出来的皮棉叫皮辊棉。

一、二号棉花合约交易标的物均为锯齿棉。

(三)棉花的储存棉花的储存要求交通便利、防火、通风、防潮、防止发生霉变等,特别是防火,棉花储备库都是特级防火单位。

棉花在符合储存的条件下,保质期较长,一年之内品质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超过一年,即使品质有一些变化,一般也不会影响使用。

储存时间过长的棉花,会影响到色泽和品级。

三、棉花新规则2009年11月11日公布了《关于修改一号棉期货部分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的通知》从CF1011合约开始执行新的规则制度。

新合约覆盖更多可替代交割品级,也使得郑棉价格更具广泛代表性,升贴水设置合理体现新疆棉与内地棉、三级与四级棉、马克隆值的品级和品质差异,更加切近现货交易,修改主要包括:1、棉花仓单不通用即投资者只能到仓单所载明的指定仓库提取对应货物。

2、分级计价根据检验结果,分品级、长度、马克隆值、异性纤维、公定重量五个指标确定棉花的价值。

累计产生的结算品级为四级及以上,长度级为28毫米及以上,马克隆值级为A级和C2级的国产锯齿细绒白棉,可以替代交割。

(1)品级升贴水:符合GB1103-2007规定的国产锯齿细绒白棉一级升水450元/吨,二级升水300元/吨;四级贴水500(原规定600)元/吨;五级贴水1300元/吨。

(2)长度升贴水:棉花的平均长度大于或等于30毫米以上的,升水100元/吨。

(3)主体马克隆值级为A级的棉花,升水50元/吨;主体马克隆值级为C2级的棉花,贴水100元/吨。

(4)每交割单位棉花中,抽样检验时发现异性纤维的包数为1包的,正常交割;超过1包的,每发现一包增加贴水200元/吨。

3、主体品级的评估主体品级定为80%,并允许高品级降为低品级,分级计价。

分级计价按重新检验的结果计算:(1)有主体品级的棉花,各品级棉花分级计价。

主体品级确定方法:按批检验时,占80%及以上的品级,其余品级仅与其相邻。

(2)无主体品级的棉花,以累计方式产生结算品级,累计棉花按结算品级与未累计棉花分级计价。

结算品级确定方法:根据按批检验结果,从高品级起依4、时间贴水的计算N年生产的棉花从N+1年8月1日起,每天每吨贴水4元;至N+2年3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止。

例如:2010年12月1日注册一张2010年产的棉花仓单(43.1吨,对应8手合约)该合约从2011年8月1日开始执行时间贴水:至9月1日贴水124元;至10月1日贴水224元;至2012年3月最后交易日共计5、交割单位的调整从原规定20吨±0.5吨改为185包±5包。

6、最后交易日之前配对原则(1)自进入交割月第一个交易日起至最后交易日的前一交易日,持有交割月合约和标准仓单的卖方会员可在每个交易日下午2时30分之前,通过会员服务系统提出交割申请。

卖方提出棉花期货交割申请时,需同时提交相应的棉花仓单信息。

(2)买方会员在会员服务系统响应卖方会员的交割申请(选择棉花仓单);买方会员响应的,即视为确认,买卖双方均不得撤销。

未得到买方会员响应的,卖方会员可于申请当日下午2时30分之前撤销交割申请;没有撤销的,由计算机系统判为作废。

当日闭市后,交易所按确认结果进行配对(即配对日)最后交易日配对原则:(1)最后交易日下午,该棉花合约不再进行交易。

上午闭市后,同一会员同一交易编码客户所持有的该交割月买卖持仓相对应部分由计算机自动平仓,平仓价按当日结算价计算。

其他未平仓合约,一律视为交割合约。

(2)下午1时30分之前,卖方应主动公布用于该棉花合约交割的仓单信息。

卖方未主动公布的,交易所于下午1时30分公布卖方所有棉花有效仓单信息供买方挑选;买方挑选卖方仓单的总数量不超过卖方该合约的持仓量。

(3)下午1时30分到2时30分,买方根据卖方的仓单信息,自主选择仓单并确认。

(4)当日闭市后,交易所按确认结果进行配对;其他仍未配对的持仓,由计算机按数量取整、最少配对数原则予以配对(即配对日)。

7、包装规定符合棉花包装国标规定的Ⅰ型棉包(227±10公斤),且须带有经检验的公检证书。

8、新疆棉同等级升水200元/吨。

9、交割库:内地交割库在山东、江苏各增加两座,浙江增加一座。

10、一号棉期货合约的最后交易日,交易所不办理一号棉的期转现业务、标准仓单转让、充抵业务。

四、棉花市场特点(一)国际市场1、全球产量波动较大但总体上呈现增长态势纵观世界棉花产量的历史,全球棉花生产处于不稳定的波动发展,但总体上产量呈现增加的态势。

1960--1969年,产量从1020.1万吨增长到1137.9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22%,1970—1979年,产量从1174.0万吨增长到1408.4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04%,1980—1989年,产量从1383.2万吨增长到1735.1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55%;1990-2003年,产量基本维持在1876.9万吨至2151.7万吨;从2004年开始,全球棉花大幅提高,产量维持在2202.3万吨至2650.7万吨。

2009/10年全球棉花产量为2202.3万吨,其中中国棉花产量为696.7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印度和美国棉花产量位居第二、三位,分别为566.1万吨和403.5万吨。

数据来源:USDA2、全球消费量稳步增长全球棉花消费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从2000-209年,全球棉花消费总量从1980万吨增长至2552万吨,年均增速3.2%。

国内消费大国包括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2009年国内消费分别为1056万吨、424.6万吨、239.5万吨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USDA)3、全球进出口情况从全球贸易来看,美国、印度为棉花主要出口国,2009年两国棉花出口量为262.1万吨和142.6万吨,占全球出口量的33.8%和18.4%,位居其后的国家包括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巴西、希腊和土库曼斯坦。

中国为全球最大的进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二)国内市场我国棉区范围广阔,全国除西藏、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少数省区外,都有种植棉花的历史。

主产省为新疆、山东、河南、河北、湖北、江苏、安徽,七省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

目前,根据棉花对生态条件的要求,结合棉花生产特点及棉区分布状况,可以将全国划分为三个棉花主产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

长江流域棉区包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江西、湖南8省市,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减,由最高的60%降至30%以下。

黄河流域棉区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辽宁6省区,近年来近年来种植面积稳中有升,常年产量在35%左右。

新疆棉区包括新疆和河西走廊一带,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新疆棉花以纤维长、色泽洁白、拉力强著称,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棉区,建国以来,我国棉花供求矛盾一直比较突出。

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生产条件落后,棉花单产水平较低,总产量基本在250万吨以下(1973年产量256.2万吨),由于产量较小,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年进口棉花量较大,1979年棉花进口量曾对达91.89万吨。

这一时期总体上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80年代以后,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棉花生产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产量迅速提高,到1984年,棉花产量创历史之最,达626万吨,而当时的消费能力只有300万吨左右,市场出现了相对过剩。

1985年以后,我国棉纺工业发展很快,到1989年,年棉花消费量达到400万吨左右,而同期棉花生产出现滑坡,1989年棉花产量只有379万吨,当年棉花进口量达40万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棉花生产比较稳定。

我国是已经成为世界上棉花产销量最大的国家。

2007年以前,棉花产量约600万吨(占世界棉花产量的1/4左右),2007年棉花产量达到最高760万吨,2008年和2009年产量为749.2万吨和2、中国棉花消费量逐年上升,棉纱进出口量同比上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棉纺织行业又是我国纺织工业中规模最大的支柱行业,占纤维加工总量的65%左右,生产能力及纱布产量居世界首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5月底,11438家规模以上棉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5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35%;利润总额为11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5%;主营业务利润为3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59%。

其中棉纺织品及棉制服装累计出口237.07亿美元,同比下降12.51%,其中棉纺织品累计出口69.32亿美元,同比下降17.33%;棉制服装累计出口167.75亿美元,同比下降10.34%。

在1997/98年度之前,中国年棉花消费仅为400多吨,从1997/98年度后,国内棉花消费量逐年增加,快速发展,年均增幅达到14%左右,占世界棉花消费3、进口弥补产销缺口从2000/01至今,我国棉花净进口量总体保持增势,05/06年净进口达到最值419万吨,2009/10年我国棉花净进口量为237.6万吨,主要进口国包括美国、印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等国。

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USDA)六、影响棉花价格的因素(一)政策面由于棉花为战略性物资,国家对棉花的政策性调控日益加大,影响棉花期货价格的政策因素主要有:(1)政府的宏观政策。

包括政府的政治、经济政策,如农业政策、外贸政策、金融政策、证券政策等,都秽对棉花价格产生影响。

在分析国家重大宏观经济政策对棉花期货价格影响的同时,还要分析国务院和其他只能部门出台的政策对棉花价格的影响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