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达标名校2020-2021学年十校联考最后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如图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左视图是( )A .B .C .D .2.如图,在⊙O 中,直径CD ⊥弦A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AC=AB B .∠C=12∠BODC .∠C=∠BD .∠A=∠B0D3.如图,AB 与⊙O 相切于点B ,OA=2,∠OAB=30°,弦BC ∥OA ,则劣弧BC 的长是( )A .2πB .3πC .4πD .6π 4.已知⊙O 的半径为3,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则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 B .相切 C .相离 D .不能确定5.如图,将Rt ∆ABC 绕直角项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B'C ,连接AA',若∠1=20°,则∠B 的度数是( )A.70°B.65°C.60°D.55°6.若2a2a30--=,代数式a2a23-⨯的值是()A.0 B.2a3-C.2 D.12-7.计算25()77-+-的正确结果是()A.37B.-37C.1 D.﹣18.目前,世界上能制造出的最小晶体管的长度只有0.000 000 04m,将0.000 000 0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4×108B.4×108C.4×10﹣8D.﹣4×1089.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中线,AC=8,BC=6,则∠ACD的正切值是()A.43B.35C.53D.3410.一个圆锥的侧面积是12π,它的底面半径是3,则它的母线长等于()A.2 B.3 C.4 D.6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经过点A的双曲线y=kx(x>0)同时经过点B,且点A在点B的左侧,点A的横坐标为1,∠AOB=∠OBA=45°,则k的值为_______.12.已知m=444153,n=44053,那么2016m﹣n=_____.13.如图,点P(3a,a)是反比例函kyx(k>0)与⊙O的一个交点,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0π,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14.一个圆锥的母线长15CM.高为9CM.则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________。
15.如图,A、B是反比例函数y=(k>0)图象上的点,A、B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a、2a,线段AB 的延长线交x轴于点C,若S△AOC=1.则k=_______.16.已知Rt△ABC中,∠C=90°,AC=3,BC=7,CD⊥AB,垂足为点D,以点D为圆心作⊙D,使得点A在⊙D外,且点B在⊙D内.设⊙D的半径为r,那么r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8分)如图,某市郊外景区内一条笔直的公路a经过三个景点A、B、C,•景区管委会又开发了风景优美的景点D,经测量,景点D位于景点A的北偏东30′方向8km处,•位于景点B的正北方向,还位于景点C的北偏西75°方向上,已知AB=5km.景区管委会准备由景点D向公路a修建一条距离最短的公路,不考试其他因素,求出这条公路的长.(结果精确到0.1km).求景点C与景点D之间的距离.(结果精确到1km).18.(8分)规定:不相交的两个函数图象在竖直方向上的最短距离为这两个函数的“亲近距离”(1)求抛物线y=x2﹣2x+3与x轴的“亲近距离”;(2)在探究问题:求抛物线y=x2﹣2x+3与直线y=x﹣1的“亲近距离”的过程中,有人提出:过抛物线的顶点向x轴作垂线与直线相交,则该问题的“亲近距离”一定是抛物线顶点与交点之间的距离,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说明理由.(3)若抛物线y =x 2﹣2x+3与抛物线y =214x +c 的“亲近距离”为23,求c 的值. 19.(8分)在一节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将本班学生身高数据(精确到1厘米)出示给大家,要求同学们各自独立绘制一幅频数分布直方图,甲绘制的如图①所示,乙绘制的如图②所示,经王老师批改,甲绘制的图是正确的,乙在数据整理与绘图过程中均有个别错误.写出乙同学在数据整理或绘图过程中的错误(写出一个即可);甲同学在数据整理后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则159.5﹣164.5这一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该班学生的身高数据的中位数是 ;假设身高在169.5﹣174.5范围的5名同学中,有2名女同学,班主任老师想在这5名同学中选出2名同学作为本班的正、副旗手,那么恰好选中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当正,副旗手的概率是多少?20.(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0y kx k k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且点()0,2B ,点P 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过点P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y t =.(1)求k 的值和点A 的坐标;(2)当4t =时,直线y t =与直线l 交于点M ,反比例函数()0n y n x=≠的图象经过点M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当4t <时,若直线y t =与直线l 和(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点C ,D ,当CD 间距离大于等于2时,求t 的取值范围.21.(8分)列方程解应用题:某景区一景点要限期完成,甲工程队单独做可提前一天完成,乙工程队独做要误期6天,现由两工程队合做4天后,余下的由乙工程队独做,正好如期完成,则工程期限为多少天? 22.(10分)为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计划”,某校结全校各班留守儿童的人数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各班留守儿童人数只有1名、2名、3名、4名、5名、6名共六种情况,并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求该校平均每班有多少名留守儿童?并将该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某爱心人士决定从只有2名留守儿童的这些班级中,任选两名进行生活资助,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名留守儿童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23.(12分)某校航模小组借助无人飞机航拍校园,如图,无人飞机从A处水平飞行至B处需10秒,A 在地面C的北偏东12°方向,B在地面C的北偏东57°方向.已知无人飞机的飞行速度为4米/秒,求这架无人飞机的飞行高度.(结果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sin33°≈0.54,cos33°≈0.84,tan33°≈0.65)24.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容,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解“学习型家庭”情况,对部分家庭五月份的平均每天看书学习时间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本次抽样调查了个家庭;将图①中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学习时间在2~2.5小时的部分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度;若该社区有家庭有3000个,请你估计该社区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约有多少个家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分析】根据题意找到从左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即可.【详解】这个立体图形的左视图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左视图所看的位置.2、B【解析】【分析】先利用垂径定理得到弧AD=弧BD,然后根据圆周角定理得到∠C=12∠BOD,从而可对各选项进行判断.【详解】解:∵直径CD⊥弦AB,∴弧AD =弧BD,∴∠C=12∠BOD.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和圆周角定理,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3、B【解析】解:连接OB,OC.∵AB为圆O的切线,∴∠ABO=90°.在Rt△ABO中,OA=2,∠OAB=30°,∴OB=1,∠AOB=60°.∵BC∥OA,∴∠OBC=∠AOB=60°.又∵OB=OC,∴△BOC为等边三角形,∴∠BOC=60°,则劣弧BC的弧长为601180π⨯=13π.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弧长公式,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分析:根据圆O 的半径和,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的大小,相交:d <r ;相切:d=r ;相离:d >r ;即可选出答案.解:∵⊙O 的半径为3,圆心O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3>2,即:d <r ,∴直线L 与⊙O 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故选A .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5、B【解析】【分析】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得AC=A′C ,∠ACA′=90°,∠B=∠A′B′C ,从而得∠AA′C=45°,结合∠1=20°,即可求解.【详解】∵将Rt ∆ABC 绕直角项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A' B'C ,∴AC=A′C ,∠A CA′=90°,∠B=∠A′B′C ,∴∠AA′C=45°,∵∠1=20°,∴∠B′A′C=45°-20°=25°,∴∠A′B′C=90°-25°=65°,∴∠B=65°.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旋转的性质,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分析】由2a 2a 30--=可得2a 2a 3-=,整体代入到原式()2a 2a 6--=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2a 2a 30--=,2a2a3∴-=,则原式()2a2a31662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整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法则及代数式的求值是解题的关键.7、D【解析】【分析】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方法,求出算式2577⎛⎫-+-⎪⎝⎭的正确结果是多少即可.【详解】原式251.77⎛⎫=-+=-⎪⎝⎭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等的异号加减,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1.③一个数同1相加,仍得这个数.8、C【解析】【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详解】0.000 000 04=4×10-8,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难度不大9、D【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CD=AD,再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可得∠A=∠ACD,然后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列式求出∠A的正切值,即为tan∠ACD的值.【详解】∵CD是AB边上的中线,∴CD=AD,∴∠A=∠ACD,∵∠ACB=90°,BC=6,AC=8,∴tan∠A=6384 BCAC==,∴tan∠ACD的值34.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求出∠A=∠ACD是解本题的关键.10、C【解析】设母线长为R,底面半径是3cm,则底面周长=6π,侧面积=3πR=12π,∴R=4cm.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解析】【分析】分析:过A作AM⊥y轴于M,过B作BD选择x轴于D,直线BD与AM交于点N,则OD=MN,DN=OM,∠AMO=∠BNA=90°,由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OA=BA,∠OAB=90°,证出∠AOM=∠BAN,由AAS证明△AOM≌△BAN,得出AM=BN=1,OM=AN=k,求出B(1+k,k﹣1),得出方程(1+k)•(k ﹣1)=k,解方程即可.详解:如图所示,过A作AM⊥y轴于M,过B作BD选择x轴于D,直线BD与AM交于点N,则OD=MN,DN=OM,∠AMO=∠BNA=90°,∴∠AOM+∠OAM=90°,∵∠AOB=∠OBA=45°,∴OA=BA,∠OAB=90°,∴∠OAM+∠BAN=90°,∴∠AOM=∠BAN,∴△AOM≌△BAN,∴AM=BN=1,OM=AN=k,∴OD=1+k,BD=OM﹣BN=k﹣1∴B(1+k,k﹣1),∵双曲线y=kx(x>0)经过点B,∴(1+k)•(k﹣1)=k,整理得:k2﹣k﹣1=0,解得:k=152+(负值已舍去),故答案为152+.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坐标与图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2、1【解析】【分析】根据积的乘方的性质将m的分子转化为以3和5为底数的幂的积,然后化简从而得到m=n,再根据任何非零数的零次幂等于1解答.【详解】解:∵m=444153=4?444353=44053, ∴m=n ,∴2016m-n =20160=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积的乘方的性质,难点在于转化m 的分母并得到m=n.13、y=12x【解析】设圆的半径是r ,根据圆的对称性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可得:14πr 2=10π 解得:r=210.∵点P(3a ,a)是反比例函y=k x(k>0)与O 的一个交点, ∴3a 2=k. 22(3)a a r +=∴a 2=21(210)10⨯=4. ∴k=3×4=12, 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12x . 故答案是:y=12x.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正确根据对称性求得圆的半径是解题的关键. 14、288°【解析】【分析】母线长为15cm ,高为9cm ,由勾股定理可得圆锥的底面半径;由底面周长与扇形的弧长相等求得圆心角.【详解】解:如图所示,在Rt △SOA 中,SO=9,SA=15;则:r=AO ==设侧面属开图扇形的国心角度数为n ,则由2180n l r ππ=得n=288° 故答案为:288°. 【点睛】本题利用了勾股定理,弧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求解.15、2【解析】解:分别过点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 、E .则AD ∥BE ,AD=2BE=k a, ∴B 、E 分别是AC 、DC 的中点.∴△ADC ∽△BEC ,∵BE :AD=1:2,∴EC :CD=1:2,∴EC=DE=a ,∴OC=3a ,又∵A (a ,k a ),B (2a ,2k a), ∴S △AOC=12AD×CO=12×3a×k a =32k =1, 解得:k=2.16、7944x . 【解析】【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进而得出CD 的长,由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Rt △ABC 中,∠ACB=90,AC=3,,∴.∵CD ⊥AB ,∴CD=4. ∵AD•BD=CD 2,设AD=x ,BD=1-x .解得x=94,∴点A在圆外,点B在圆内,r的范围是79 44x<<,故答案为79 44x<<.【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熟知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8题,共72分)17、(1)景点D向公路a修建的这条公路的长约是3.1km;(2)景点C与景点D之间的距离约为4km.【解析】【详解】解:(1)如图,过点D作DE⊥AC于点E,过点A作AF⊥DB,交DB的延长线于点F,在Rt△DAF中,∠ADF=30°,∴AF=12AD=12×8=4,∴DF=22228443AD AF-=-=,在Rt△ABF中BF=2222AB AF54-=-=3,∴BD=DF﹣BF=43﹣3,sin∠ABF=45 AFAB=,在Rt△DBE中,sin∠DBE=DBBD,∵∠ABF=∠DBE,∴sin∠DBE=45,∴DE=BD•sin∠DBE=45×(43﹣3)=163125-≈3.1(km),∴景点D向公路a修建的这条公路的长约是3.1km;(2)由题意可知∠CDB=75°,由(1)可知sin∠DBE=45=0.8,所以∠DBE=53°,∴∠DCB=180°﹣75°﹣53°=52°,在Rt△DCE中,sin∠DCE=DBDC,∴DC=3.1sin520.79DE︒=≈4(km),∴景点C与景点D之间的距离约为4km.18、(1)2;(2)不同意他的看法,理由详见解析;(3)c=1.【解析】【分析】(1)把y=x2﹣2x+3配成顶点式得到抛物线上的点到x轴的最短距离,然后根据题意解决问题;(2)如图,P 点为抛物线y=x 2﹣2x+3任意一点,作PQ ∥y 轴交直线y=x ﹣1于Q ,设P(t ,t 2﹣2t+3),则Q(t ,t ﹣1),则PQ=t 2﹣2t+3﹣(t ﹣1),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得到抛物线y=x 2﹣2x+3与直线y=x ﹣1的“亲近距离”,然后对他的看法进行判断;(3)M 点为抛物线y=x 2﹣2x+3任意一点,作MN ∥y 轴交抛物线214y x c =+于N ,设M(t ,t 2﹣2t+3),则N(t ,14t 2+c),与(2)方法一样得到MN 的最小值为53﹣c ,从而得到抛物线y=x 2﹣2x+3与抛物线214y x c =+的“亲近距离”,所以5233c =﹣,然后解方程即可. 【详解】(1)∵y=x 2﹣2x+3=(x ﹣1)2+2,∴抛物线上的点到x 轴的最短距离为2,∴抛物线y=x 2﹣2x+3与x 轴的“亲近距离”为:2;(2)不同意他的看法.理由如下:如图,P 点为抛物线y=x 2﹣2x+3任意一点,作PQ ∥y 轴交直线y=x ﹣1于Q ,设P(t ,t 2﹣2t+3),则Q(t ,t ﹣1),∴PQ=t 2﹣2t+3﹣(t ﹣1)=t 2﹣3t+4=(t ﹣32)2+74, 当t=32时,PQ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74, ∴抛物线y=x 2﹣2x+3与直线y=x ﹣1的“亲近距离”为74, 而过抛物线的顶点向x 轴作垂线与直线相交,抛物线顶点与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不同意他的看法;(3)M 点为抛物线y=x 2﹣2x+3任意一点,作MN ∥y 轴交抛物线214y x c =+于N ,设M(t ,t 2﹣2t+3),则N(t ,14t 2+c), ∴MN=t 2﹣2t+3﹣(14t 2+c)=34t 2﹣2t+3﹣c=34(t ﹣43)2+53﹣c , 当t=43时,MN 有最小值,最小值为53﹣c , ∴抛物线y=x 2﹣2x+3与抛物线214y x c =+的“亲近距离”为53﹣c , ∴5233c =﹣, ∴c=1.【点睛】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的性质,正确理解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9、 (1) 乙在整理数据时漏了一个数据,它在169.5﹣﹣174.5内;(答案不唯一);(2)120°;(3)160或1;(4)35. 【解析】【分析】(1)对比图①与图②,找出图②中与图①不相同的地方;(2)则159.5﹣164.5这一部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比乘以360°;(3)身高排序为第30和第31的两名同学的身高的平均数;(4)用树状图法求概率.【详解】解:(1)对比甲乙的直方图可得:乙在整理数据时漏了一个数据,它在169.5﹣﹣174.5内;(答案不唯一)(2)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每一组内的频数总和等于总数据个数;将甲的数据相加可得10+15+20+10+5=60;由题意可知159.5﹣164.5这一部分所对应的人数为20人,所以这一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20÷60×360=120°,故答案为120°;(3)根据中位数的求法,将甲的数据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可得第30与31名的数据在第3组,由乙的数据知小于162的数据有36个,则这两个只能是160或1. 故答案为160或1;(4)列树状图得:P (一男一女)=1220=35. 20、(1)2k =,()1,0A -;(2)4y x=;t 的取值范围是:02t <≤. 【解析】【分析】 (1)把()0,2代入得出k 的值,进而得出A 点坐标;(2)当4t =时,将4y =代入22y x =+,进而得出x 的值,求出M 点坐标得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3)可得2CD =,当y t =向下运动但是不超过x 轴时,符合要求,进而得出t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1)∵直线l :y kx k =+ 经过点()0,2B ,∴2k =,∴22y x =+,∴()1,0A -;(2)当4t =时,将4y =代入22y x =+,得,1x =,∴()1,4M 代入n y x =得,4n =, ∴4y x=; (3)当2t =时,()0,2B 即()0,2C ,而()2,2D ,如图,2CD =,当y t =向下运动但是不超过x 轴时,符合要求,∴t 的取值范围是:02t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当有两个函数的时候,着重使用一次函数,体现了方程思想,综合性较强.21、15天【解析】试题分析:首先设规定的工期是x天,则甲工程队单独做需(x-1)天,乙工程队单独做需(x+6)天,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乙工程队干x天的工作量+甲工程队干4天的工作量=1,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试题解析:设工程期限为x天.根据题意得,x41 x6x-1+= +解得:x=15.经检验x=1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答:工程期限为15天.22、解:(1)该校班级个数为4÷20%=20(个),只有2名留守儿童的班级个数为:20﹣(2+3+4+5+4)=2(个),该校平均每班留守儿童的人数为:=4(名),补图如下:(2)由(1)得只有2名留守儿童的班级有2个,共4名学生.设A1,A2来自一个班,B1,B2来自一个班,有树状图可知,共有12中等可能的情况,其中来自一个班的共有4种情况,则所选两名留守儿童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为:=.【解析】(1)首先求出班级数,然后根据条形统计图求出只有2名留守儿童的班级数,再求出总的留守儿童数,最后求出每班平均留守儿童数;(2)利用树状图确定可能种数和来自同一班的种数,然后就能算出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23、29.8米.【解析】【分析】作AD BC ⊥,BH CN ⊥,根据题意确定出ABC ∠与BCH ∠的度数,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AD 与BD 的长度,由CD BD +求出BC 的长度,即可求出BH 的长度.【详解】解:如图,作AD BC ⊥,BH CN ⊥,由题意得:MCD 57MCA 12AB CH ∠∠︒︒=,=,, ACB 45BCH ABC 33∠∠∠∴︒︒=,==,AB 40=米,AD CD sin ABC?AB 40sin33m BD AB?cos3340cos33===,==∠∴⨯︒︒⨯︒米,BC CD BD 40sin33cos3355.2∴+⨯︒+︒≈==()米,则BH BC?sin3329.8︒≈=米,答:这架无人飞机的飞行高度为29.8米.【点睛】此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4、 (1)200;(2)见解析;(3)36;(4)该社区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家庭约有2100个.【解析】【分析】(1)根据1.5~2小时的圆心角度数求出1.5~2小时所占的百分比,再用1.5~2小时的人数除以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本次抽样调查的总家庭数;(2)用抽查的总人数乘以学习0.5-1小时的家庭所占的百分比求出学习0.5-1小时的家庭数,再用总人数减去其它家庭数,求出学习2-2.5小时的家庭数,从而补全统计图;(3)用360°乘以学习时间在2~2.5小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学习时间在2~2.5小时的部分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4)用该社区所有家庭数乘以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家庭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1)本次抽样调查的家庭数是:30÷54360=200(个);故答案为200;(2)学习0.5﹣1小时的家庭数有:200×108360=60(个), 学习2﹣2.5小时的家庭数有:200﹣60﹣90﹣30=20(个),补图如下:(3)学习时间在2~2.5小时的部分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360×20200=36°; 故答案为36;(4)根据题意得:3000×903020200++=2100(个). 答:该社区学习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家庭约有2100个.【点睛】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在扇形统计图中,每部分占总部分的百分比等于该部分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与360°的比.2020-2021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