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儿大便常识

婴儿大便常识

婴幼儿大便的次数和质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状况,家长若能重视对婴幼儿大便的质地、色样和次数的观察,正确地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大便,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消化道的异常,为诊断疾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正常大便1、胎便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约占了72%,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浓缩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组成,出生后几小时内(一般10小时内)首次排出胎粪,呈墨绿色、有点发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晒溶了的柏油,无臭味,进食后2_3日内逐渐过渡为婴儿正常粪便。

2、母乳喂养儿粪便呈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有酸味,每日2_3次。

即使每天大便达到3_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状,也可视为正常。

3、人工喂养儿粪便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喂养的婴儿,粪便呈淡黄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块较多,为碱性或中性,量多、较臭,每日1_2次。

4、混合喂养儿粪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较黄、软。

添加谷物、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粪便性状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异常大便在没有改变食物量及种类的情况下,宝宝的大便次数突然增加,变稀应视为异常。

1、泡沫样大便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

2、奇臭难闻大便偏食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时,这些蛋白质可中和胃里的胃酸,这样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难闻。

3、发亮大便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内滑动。

4、绿色大便若大便呈绿色,粪便量少,黏液多,属饥饿性腹泻。

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粪便呈暗绿色,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5、蛋花汤样大便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现蛋花汤样大便。

6、豆腐渣样大便则常常见于霉菌引起的肠炎。

7、水样大便多见于食物中毒和急性肠炎。

8、灰白色大便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

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

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9、柏油样大便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正常人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10、鲜红色血便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和直肠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11、果酱样大便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见于肠套叠;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

我家宝宝以前也试过,医生建议吃蒙脱石散和妈咪爱,蒙脱石散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吸附作用;对消化道粘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粘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从质和量两方面修复,提高粘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适于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意见建议:妈咪爱是一种肠道菌群调节药,含益生菌,预防或改善腹泻,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平衡肠道菌群及恢复正常的肠道pH值,缓解腹泻症状.可以同时用,一般用蒙脱石即可.如何给宝宝添加辅食给宝宝添加辅食,辅食添加最好的时间是从4-6个月开始.在4~6个月之间,只要你的宝宝做好了准备(见下面"怎样判断我的宝宝是否准备好吃辅食"),你就可以开始给他添加辅食了。

在此以前,母乳或配方奶就能够提供宝宝所需要并能接受的全部热量和营养。

半岁以前,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准备好消化辅食。

所以,你应该耐心等到宝宝能接受消化辅食之后再开始给他添加,这样会大大降低宝宝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也可以缩短从用勺子喂饭到宝宝自己吃饭的过渡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至少对六个月前的宝宝要进行纯母乳喂养,但家长们可能会说有些宝宝正急着早点儿吃辅食呢。

怎样判断我的宝宝是否准备好吃辅食?当宝宝能够接受流质食物之外的营养时,他会给你非常明确的信号,包括:• 对头部的控制。

要接受辅食,你宝宝的头部必须能够保持竖直、稳定的姿势。

• 停止"吐舌反射"。

为了把固体食物留在嘴里并吞咽下去,宝宝需要停止用舌头把食物顶出嘴外的先天反射。

• 在有支撑的情况下坐直。

即使宝宝还不能坐在婴儿高脚餐椅上,也必须能在有支撑的情况下坐直,这样才能顺利地咽下食物。

• 咀嚼动作。

宝宝的口腔和舌头是与消化系统同步发育的。

要开始吃辅食,宝宝应该能够把食物顶到口腔后部并吞咽下去。

随着宝宝逐渐学会有效地吞咽,你可能会注意到宝宝流出来的口水少了;宝宝也可能会在这时开始长牙。

• 体重明显增长。

多数宝宝体重增加到出生时的两倍左右(或大约6.8千克),至少4个月大的时候,宝宝就已经准备好可以吃辅食了。

• 食欲增强。

宝宝似乎很饿,即使每天吃8~10次母乳或配方奶,看起来仍然很饿。

• 宝宝对你吃的东西可能会感到很好奇。

你的宝宝可能会开始盯着你碗里的米饭看,或者在你把面条从盘子里夹到嘴里的时候伸手去够,这说明他也想尝尝了。

怎样开始添加辅食?一般的经验是最先从米粉糊开始,因为米粉糊不含面筋,和其他食物相比不易引起过敏反应。

你应该先给宝宝喂奶,然后给宝宝喂一两勺米粉糊——把米粉跟足够的配方奶或母乳混合成半流质。

请你选用前端是软橡胶的婴儿汤匙,以免伤到宝宝的齿龈。

刚开始只要在勺尖盛一点点米粉糊给宝宝吃就行了。

在中国,蛋黄是另一种常见的最初添加的辅食。

宝宝中心医学顾问儿童营养专家刘戌年认为,由于蛋黄可能会引起一小部分儿童的过敏反应,并且它所含的营养价值也不确切,所以,加铁的强化米粉还是最佳的辅食选择。

美国和英国的儿科医生通常建议推迟到8个月以后再给宝宝添加蛋黄。

而对那些有家族过敏史的宝宝来说,一般建议两岁之后再添加。

如果你的宝宝似乎没兴趣吃勺子里的东西时,你也可以让他先闻一闻、尝一点,或者再等一段时间,等宝宝慢慢接受吃辅食的时候再说。

不要在宝宝的奶瓶里加入辅食,这会让宝宝意识不到这种食物是应该坐直了、用勺子吃的。

刚开始时,你每天喂一次辅食就可以了。

选择一个对你自己和宝宝最方便的时间,但不要在宝宝看起来很累或情绪不好的时候。

起初宝宝可能吃得不多,不过,你要给宝宝一些时间来慢慢适应这种感觉。

有些宝宝需要经过练习才能学会把食物留在嘴里并吞咽下去。

宝宝习惯了这种新的食物之后,就可以每天吃几勺米粉或其他谷物了。

随着给宝宝添加辅食的量越来越大,你也可以渐渐把米糊调得稠一点,并增加到每天喂两次。

我怎么知道宝宝是不是吃饱了?宝宝每顿饭的胃口都会不一样,所以你没法根据一个严格的量来判断宝宝是不是吃饱了。

如果宝宝身体向后靠在椅子上,把头从食物的方向转开,开始玩勺子,或者不愿意张嘴再吃一口,这就说明宝宝很可能已经吃饱了。

(有时候宝宝不张嘴是因为上一口还没吃完,所以一定要给宝宝留下足够的时间吞咽。

)怎样添加其他辅食?应该循序渐进地添加其他辅食,一次只加一种,并且在加入新食品后至少等3天,再加入另一种食品。

这样你就有时间来观察宝宝是否对某种食物过敏,过敏症状可能包括腹泻、腹胀、排气(打嗝或放屁)增多,或出疹子。

如果你的家族有过敏史,或者你的宝宝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那就应该等待1周以上,再加入新食物。

虽然让宝宝习惯多种食物是件好事,但是你需要给宝宝足够的时间来接受每种新的味道和口感。

每个宝宝都会有自己独特的食物偏好,不过,所有宝宝适应辅食的过程大概应该都是这样的:1.半流质米粉或其他谷物。

2.捣成泥的水果或蔬菜。

3.切得很碎的食物,包括肉类和其他蛋白质食物。

当宝宝能很好地适应米糊之后,你可以在喂米糊时,再加入几勺蔬菜或水果。

最初给宝宝添加蔬菜水果时,最适合的食物包括红薯、南瓜、苹果泥、香蕉、胡萝卜、燕麦、桃和梨。

所有这些食物都应该捣成泥或切碎——在这个阶段,宝宝会用口腔上颌(也叫上颚)挤压食物,然后咽下去。

如果你给宝宝喂罐装婴儿食品,那么你可以先把食物舀出来盛在小盘子里,然后再喂给宝宝。

如果你直接用勺子伸到装食物的罐子里,吃剩下的食物就不能再留了,因为这样会使宝宝嘴里的细菌进入食品罐里。

同样,罐装婴儿食品开封一两天后就必须扔掉。

你最好仔细阅读食品的包装说明,上面有罐装婴儿食品开盖后保存条件和保存时间的具体指导。

有些专家建议先给宝宝吃黄色的水果和蔬菜,因为它们是最容易消化的食物,但另一些专家却认为应该最先给宝宝吃的是绿色食物,这样宝宝就不会养成对黄色水果和蔬菜较甜口味的偏爱。

你可以自己决定选择哪种方法。

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因为你自己不喜欢某种食物就不给孩子吃。

同时也一定要小心那些可能在早期引起过敏反应,以及可能噎住宝宝的食物。

如果你的宝宝不愿意吃某种食物,不要强迫他吃。

你可以过一周左右再试一下。

孩子可能永远都不喜欢红薯;或者也有可能几次三番变来变去后又喜欢上了。

开始添加辅食之后,你可能会发现宝宝的大便改变了颜色和气味,不过,你不用惊讶。

如果以前宝宝一直都是纯母乳喂养的,那么一旦宝宝开始吃即便很少的辅食,以前那甜甜的大便也会开始有臭味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如果宝宝的大便看起来有些干硬(米糊、香蕉和苹果泥能加重便秘),你可以给他喂其他水果、蔬菜、燕麦或大麦麦片试一试。

我的宝宝每天应该吃几次辅食?最初,宝宝应该每天只吃一次半流质的谷物糊。

到大约8个月左右,宝宝就应该可以每天吃3次辅食了,这时候典型的每日食谱可能包括:• 母乳或强化铁配方奶。

• 强化铁的米粉或其他谷物粉。

• 黄色和绿色蔬菜。

• 水果。

• 少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禽肉、豆腐、肉类。

在这个阶段,有一些食物是不应该喂给宝宝吃的,例如蜂蜜就可能会引起1岁以下婴儿的腊肠菌病(肉毒中毒)。

另外,类似花生酱、牛奶、贝类、柑橘类(包括果汁)和蛋类的蛋白部分等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应该在1岁或更长一段时间内避免。

宝宝多大时开始吃这些食物取决于你对食物过敏的在意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