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汽车候车亭问题的人机学评析与改进设计

公共汽车候车亭问题的人机学评析与改进设计

公共汽车候车亭问题的人机学评析与改进设计【摘要】:公交车站是连接乘客与公交服务的初始点。

设想,当我们刚下火车飞机的时候面对一个陌生城市时,我们必然想到的是先找一个最近的公交车站,在那里也许可以找到开往目的地的公交车。

如果没有,那至少也可以在车站上看到当地的公交线路图,寻找到一条合适的乘车线路。

城市公交发达水平不仅仅体现在乘车方便,还体现在乘车过程中是否舒适﹑候车过程是不是愉快,而候车的方便性与心情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公共站台的设计。

本文分别从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及公交候车亭的功能、原则入手,探求人性化理念在公交候车亭设计中的运用。

对于城市中整个公交系统的运作,公交运输的畅通性无疑是重要的;对于公交系统的服务对象—乘客,公交的畅通和便捷则可以吸引他们更乐于乘坐公交车。

从而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

更好的实现绿色环保的人性化。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候车亭第一章论文研究意义候车亭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面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但目前国内公交候车亭设计理念落后、公共设施设计意识中缺失对人的关怀以及造型上缺少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理念。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们对公共设施的要求也在提升,应通过引入公交候车亭人性化与地域文化设计元素,来提升城市设计品位。

第二章人性化设计理论的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运用所谓的公共设施,就是公共政府提供属于社会公众享用或使用的公共物品。

从社会学角度来讲,公共设施要满足人们的公共需求,如安全、便利等。

公交停车亭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城市面的体现。

公交停车亭的设计应当体现人性化的原则。

一、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重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

在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的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使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谐与统一。

(一)注重以人为本公交候车亭作为公共设施的一部分,其设计过程中要以人为本,了解人的需求,真正体现对人的尊重与关心,公交候车亭在设计时必须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条件来考虑,应当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

在对使用人群中的中老年、儿童、青年、残疾人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才能在功能上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

韩国为盲人设计了触摸式站牌或语音提示,为老人和行动有障碍的人设计了无障碍上下车通道等,有针对性的兼顾不同人的需求,使他们在使用时感到方便、快捷、安全、舒适。

(二)设计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设计的候车亭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使用者与候车亭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设计时要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的活动的特点,要求有明确的功能分区,要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需要。

公交候车亭的人性化设计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尺度是否合适、材质的选择等等。

二、国内候车亭设计存在的弊端通常意义上来说,一个标准的候车亭应根据客流量多与少来进行设计。

如果这个站客流量多,那么在设计时适当增加设施,如报栏、取款机、零钱兑换机等,为候车乘客提供人性化服务。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大部分候车亭设计不合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车站站牌标注不明确。

为了安装省事,公交站牌安装在路边的树木上,随着树木逐渐成长,站牌被树木枝叶遮挡,给人们带来很大不便,尤其是外地乘客。

2、站牌的安装方向。

站牌的安装方向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

大多数站牌的安装方向是面对马路中央的方向,这样的安装方向有没有体现对人的关怀呢?如果乘客坐在公交上,到站牌时,因为站牌上的字是顺着人的视线的,加上字迹很小,乘客很难看清楚下一站是要到达什么地方,因而导致到站时没有准备好下车。

有的站牌朝向快车道,如果有几个人同时要看站牌,这是很危险的。

作为公共设施,安全应该放在首位。

3、候车亭上的广告信息面积太大,本应该放置公交线路图的地方也被广告挤占了。

作为以公交信息服务为中心的公交候车亭,如果将公交信息的重要性让位于广告信息,就给乘客带来了不便,也违背了公交候车亭为公众服务的性质。

4、缺少该城市的文化理念。

不同地域文化系统的形成是与不同空间的地域特征、民族信仰和历史沿革紧密相连的,而不同地域的这些方面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又形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和特定的生活观念,由此产生不同的艺术精神和风格。

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公交候车亭的使用在人们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而我国的公交候车亭的整体设计缺乏人性化、地域化的设计理念。

三、公交候车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城市公交候车亭的人性化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一)系统性公交候车亭的设计不同于一般产品的设计,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在整体的设计上与小的部分统一起来,如整体造型风格与零钱兑换机整体统一协调。

因此说公交候车亭是一个系统性的设计,是一个协调的整体,是解决人与人,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得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结合统一,设计出与城市环境和谐、整体的外部空间环境。

一个城市好的公共设施设计将会形成一张独具匠心的网,将整个城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烘托出了城市的色彩特征和风格特征,起到很好的宣传城市的作用。

(二)地域性地域性是在经济全球化对本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的时候被提出来的。

全球化与地域化的两极互动,构成了这个时期的文化动脉。

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加速文化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文化之间的交流,文化的地域特征是该文化存在的价值,所以地域性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的。

在北京机场扩建工程中,英国建筑师福斯特提出用“中国红”、“金色”作为标志色彩,让人们能够从飞机上就感觉到达了北京,他试图将文化色彩作为地域特征。

不同的地域在公交候车亭的设计上也不同,笔者分为文化因素的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差异:1、文化的影响(因素)地方传统文化在候车亭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

公交候车亭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在地域性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作为公共设施而言,它的视觉形态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国际著名设计师及理论家沙里宁(Eero Saarinen)曾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公共设施,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他又说:“公共设施就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目标和抱负。

”公共候车亭在实现其自身功能和人性化的基础上,应体现城市的特色文化、人文精神与艺术内涵。

在具体设计时应从造型、色彩和材质三个方面进行考虑,把人性化、艺术化相统一。

公交候车亭的造型不可能随心所欲,必须考虑到城市的地域文化,从中找出形态、色彩、文化等隐含的因素,从而使公交候车亭显示城市实力的同时,也传递着城市的文化艺术气息。

如:苏州的公交候车亭的造型就采用了江南水乡的粉墙黛瓦的造型风格,在选材和色彩方面同样也做了考虑。

2、环境的影响(因素)不同的地域决定公交候车亭的建造上有不同的需求。

例如,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因而候车亭材料应多采用具有温暖质感的塑料。

色彩上采用地域色彩,或鲜艳醒目的色彩,以改善漫长冬季中单调的色彩。

南方温热多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防潮防锈,所以在材料上多运用塑料制品或不锈钢材料,色彩以亮色调为主。

(三)科学性工业设计既不能离开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又不能脱离当前的经济条件基础。

在公交候车亭的设计上,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特定人群的考虑公交候车亭的设计应该考虑不同人群使用的方便程度。

不同人群对于候车亭设计的需求是不同的,如:候车亭的儿童座椅,就应该针对孩子的特点,在尺寸和色彩上有相应的特点,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的思想。

2、将公交候车亭分为一、二、三等级一级为大站,客流量大,设施齐全,三级为小站,线路在郊区,客流量少,设施相对大站来说,可以相对简单一些。

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3、注重对公交候车亭的后期保护我们通常想到保护的手段不外乎有职能部门的监督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但是从设计的角度来考虑,可以用成本较低的材料减少物体零部件以及对私密性的控制等。

(四)艺术性著名的维也纳设计师卡米洛.西特曾指出:“城镇应当像大自然的美景一样应该使人感到赏心悦目。

建造城镇时,不仅要给居民以保护,而且要给居民以快乐。

为了达到最后一个目的,城镇建设除了基础问题要考虑外,还有艺术问题需要考虑。

”可见艺术性是产品设计一个必不可少的原则。

艺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的产物。

候车亭的艺术性是通过造型、色彩、工艺、装饰、图案等审美因素,进行构思创意实现的。

如公交侯车亭设计本身的技术合理性的功能之美;各部位之间合适的比例和尺寸的比例尺度之美;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富于变化,含有情韵的节奏之美;在矛盾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对立的协调对比之美等等。

可见,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它们的物质使用功能,更要考虑精神功能,提高整体的艺术性,更好地体现城市特有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内涵。

第三章国内外公交候车亭现状与分析一、国外公交候车亭现状分析我们要设计出人性化的公交候车亭系统设施,不能够只是埋头苦干,闭门造车,应该了解目前国外的候车亭设计得现状。

由于条件的限制,作者只能采用期刊杂志和网络的手段进行调研,即使如此,也发现国外候车亭与国内产品的诸多不同之处。

国外的候车亭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他们往往会根据客流量的大小来设计是否设置电话亭、取款机以及邮箱等,但是座椅、垃圾箱这样的基本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候车亭除了有遮雨棚和广告栏外,比之国内设多出的功能设计有车挡和等候座位,车挡设在车站及人行过街路口保护行人安全,座位一般为坚固的石材和金属件。

另外还有残疾人专座、电话、特有的车站标识、醒目明了的城市地图(地图上的主要景点以图样形式出现),两种文字的说明:一种为本国文字,一种为英文。

有的候车亭还设有洗手设施。

广告栏一般位于车站的两端,面向人行道,垂直于道路,面积虽不特别大,但视觉效果非常好。

至于候车亭的造型,很多甚至称得上为街头雕塑作品。

如图2—1是瑞典街头的公交候车亭。

在候车亭整体形式的设计上,基本采用上面、左右面、后面封闭的方式,只留前面开放。

这样可以在下雨天防雨,高温的天气可以防晒,风雪天也有一定的防风、防寒的作用。

在座椅的高度采用上,根据西方人的身高特点一般采用50cm的座高,这样人作稍微休息时候比较舒服。

图2—1 瑞典公交候车亭等车的时光是无聊的,巴士站张贴的广告是毫无趣味的,如果不玩一下手机,看一把书报,还真是难熬。

可怜的是,我们这些大部多少,没人都不得不拥挤在站台,翘首以盼,焦急地等待一辆辆永远满载的公交车。

看看下面国外的创意巴士站/候车亭,虽然我们还不能享受这样舒服惬意、趣味好玩的公共服务,从中也能获得一些愉悦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