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阅读】表现手法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经典文段和常考题型让学生掌握初中常考表现手法及其关系;2.精析《心中的小木屋》,联系文章主旨,让学生理解文中表现手法的运用;3.拓展《守候一株水仙》感受主题思想,巩固表现手法题型相关知识。
学情分析:1.学生对表现手法的认识与理解模糊,分不清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2.容易混淆的几种常见的表现手法;3.不能理解表现手法的作用技法提炼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高尔基《海燕》——海鸥表现如何海鸭表现如何企鹅表现如何海燕表现如何问题一:为什么要写其他动物?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技法提炼和冼星海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在听过他作品的演奏,读过了他那玩语言的自传以后。
那一次我所听到的《黄河大合唱》,据说是小规模的。
那次演奏的指挥是一位青年音乐家,朋友告诉我,要是冼星海自任指挥,演奏当更精彩些。
但我得老实说,尽管是“小规模”,可是那一次的演奏还是十分美满的。
我应当承认,这开了我的眼界,使我感动,老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心里抓,痒痒的又舒服又难受。
那伟大的气魄自然而然使人发生崇高的情感,光是这一点,也就叫你听过一次,就像灵魂洗过澡似的。
从那时起,我便在想象:冼星海是怎样一个人呢?我曾经想象他该是木刻家马达那样一位魁梧奇伟、沉默寡言的人物。
可是朋友又告诉我:不是,冼星海是中等身材,喜欢说笑,话匣子一开就会滔滔不绝。
——矛盾《忆冼星海》这次黄河大合唱的人多吗?说明什么?。
作者写忆冼星海,为什么不直接写冼星海的见面交谈?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常见表现手法对比:通过比较,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衬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丹、性格、思想、感情;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借物抒情:描写物品时,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事物的爱憎之中,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书法自己的感情,体会借物抒情的作用,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作者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动静结合:作为动静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中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静衬动的方式形成意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正侧面结合:使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环境描写、听闻、报道)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更加有感染力。
象征:当我们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代表一个抽象的事物,并且前者是后者意义的载体,是后者精神的呈现时,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象征。
表现手法作用分析答题思路:1.判断表现手法的类型;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该表现手法是如何体现的;3.分析该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对表现作者感情和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基础热身片段一他住的屋子,只有一张床,一套桌椅,墙上贴满了他的书法作品,床头堆满了书籍和字帖。
屋角处堆放着一堆奖牌、奖杯和获奖证书。
屋外,车水马龙;屋内,墨香四溢。
只见他铺纸研墨,屏气凝神,提笔蘸墨,在洁白的宣纸上行云流水般写下:“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表现手法:片段二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
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
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鲁先圣《卖豆浆的孩子》表现手法:片段三出门去,微风轻拂。
午后的村庄,安静得很像一捧流水,只剩下老人和孩子了——其实,孩子也没见着几个。
只有几只狗,像主人似的,满村庄溜达,不时吠上一两声。
——丁立梅《回家》表现手法:技法提炼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描写、议论、记叙、抒情、说明表现手法:对比、正侧面结合、欲扬先抑、衬托、动静结合、象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等行文结构:设置悬念、首尾呼应、照应、承上启下、铺垫知识详解心中有间小木屋①那是一个初冬的夜晚,晚饭后,我和老公在附近一条不常走的街上散步。
路灯早早亮了,路两旁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闪烁的霓虹灯则为小城的夜色增添了几分妩媚。
灯光下的人们或奔走于下班回家的路上,或继续经营着耐以生存的生意,整个街道并没有因夜色而沉寂,一如白天的喧嚣。
②我们缓缓前行,漫无目的地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店铺,饭店、超市、五金店……那个小书屋就这样跳进了我的眼帘。
最初吸引我的是玻璃橱窗上的那一层白纱,让店里的陈设变得隐约可见,多了一层朦胧,多了一分温馨,还多了几许妙曼。
透过橱窗旁边的玻璃门,小店一览无余。
这是一个精心布置的小书屋,二三十平米,西边和北边沿墙各放一排高高的书架,上面满是书:东边放一长沙发,玻璃茶几,有一位女士正坐在沙发上看书:中间一片空旷处放一玻璃桌,几把椅子,两位男士坐在桌旁交谈。
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
③好个静逸、雅致、可人的书屋啊!我指着书屋对老公说:“快看,这个书店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附答案不错!”老公看了看,也赞同道:“是不错!刚开张的吧,前几天我从这儿经过还没看到。
”“走,进去看看。
”我提议。
谁知老公兴致不高:“改天吧,有点冷,我想回去了。
”我有点不舍,再把目光投向书屋,我好像听到了有音乐在流淌,好像闻到了有香气在弥漫……④后来,北风凌冽,不再散步。
再后来,忙忙碌碌,这个书屋也被淡忘了。
直到半年后的一天,晚饭后我独自散步,临出门时突然有要买一本书的冲动,便想起了那个温馨的小书屋。
来到书店时,我却愣住了:明晃晃的灯把2016 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附答案屋子照得如同白昼,书店原本不大的空间里又新增了不少半人高的书柜和方形的桌子,上面堆满了书,书柜书桌之间的走道仅供两人侧身通过。
我转了转,满眼都是刀光剑影的武侠小说、肤浅庸俗的言情故事、粗制滥造的搞怪漫画……与那些充斥着商业气息的书店并无二致,哪里还是半年前的那个弥散着属相的书屋啊!几许惆怅油然而生。
⑤一本本寻,一本本觅,终于找到了国学大师季羡林的两本散文,两本书灰头土脸的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
我抽出了其中一本——《心是莲花开》,走向门边的付款台。
店主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沉迷于网络游戏,我把书伸过去,好一会儿,他勉强抬起头看一下价格,又把目光转向电脑屏幕。
我一边付款一边说:“你这个店变化好大呀!我喜欢原来的样子。
”“哦?”他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吱声,这还是那位店主吗?不是,应该不是,怎么能是呢?能把书屋布置成那样的人必定是个读书之人,必定是个爱书之人,他的眼里必定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周身必定弥漫着书卷的清香。
当他决定把这个店转给别人时,心中一定有着万般的不舍,又有着万般的无奈吧!⑥走出店门,沉重的脚步声告诉我:这儿,我再不会来。
⑦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已经困倦得睡眼朦胧,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那曾经温馨的书屋在喧嚣的都市里或许不会长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真题阅读附答案久,即使残存在角落里的或许额抵挡不了利益洪流的冲击。
我们无法改变什么,却可以为自己宁静的生活、高雅的情趣坚守一方栖息地,沉默守望。
⑧好想拥有一间书屋,拥有一间静逸、温馨的书屋。
我也会在窗上缀有白纱,清风徐来,纱随风舞;我也会在书屋里安放沙发桌椅,播放轻柔的钢琴曲;我还会在书屋一角放置几盆鲜花,让花香和墨香一起萦绕,心如莲花般绽放……⑨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
课后联系1.全文思考:文章②③两段写出小书屋_____(1)____ 的特点,第⑥段却说“这儿,我再不会来”,原因是_______(2)_______表达了______(3)____。
(4 分)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1)结合语境,说说第②段加点短语的含义。
(3 分)小屋上方垂着几盏别致的吊灯,橘黄色的光笼罩着,柔和而温暖答:(2)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3 分)3.两本书灰头土脸的躲在角落里,感觉是从前没卖掉剩下的。
答:4.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结尾划线句“温馨的小书屋没有了,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的理解。
(4 分)答:5.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4 分)答:学有余力《守候一株水仙》朱钟样那年春天,我把母亲从乡下接进城来同住。
一进门,母亲便看到了窗台上的花,满心欢喜。
窗台上,葱兰、芦荟、吊兰、茉莉……在暖暖的春风里,长得郁郁葱葱,娇艳欲滴的叶子沐浴在阳光里。
忽然,母亲看着窗台一角的花说:“这盆花都蔫了,真可惜。
”母亲久居乡下,不识得那盆花。
那是年前妻在县城一家花店,特意买的水仙,就因它能赶在过年前开花,能给我们的新年增添一抹淡香,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富贵和灿烂。
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了,水仙花期早过,它的枝叶散了,耷拉着,渐渐腐朽、干枯。
水仙已经走过了生命里最美的时光,赖以生存的根须已被掏空了养分。
我安慰母亲说:“这是水仙,花开花谢之后就变成这样了。
因为我们这里的气候土壤不适合水仙生长,它以后再也不会开花了。
您看到的那些开花的水仙都是从外地买过来的。
”说完,我用手轻轻一提,水仙便从沙土里提出来了,一粒粒细沙稀稀落落地粘在水仙的根须上。
我刚要把水仙扔掉,母亲慌忙制止我:“好歹也是生命,怎能随手扔掉呢?”母亲抢过水仙,像宝贝似的把它种在一个闲置的大花盆里,还用黑泥把它的根须盖好,压实。
看着母亲执著的样子,我没有再说什么,只能任由母亲去折腾。
母亲把水仙摆在窗台最靠近阳光的地方,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松土、除草。
可尽管母亲费尽心思,它还是渐渐蔫下去,直到落尽最后一片叶子。
我以为,只要水仙落尽了叶子,母亲便会不再搭理它,可母亲仍旧日复一日地呵护它。
在母亲心里,只要水仙一息尚存,就还有希望。
夏天过去了,秋天也接近了尾声,母亲告诉我说:“你知道吗,水仙又冒出绿芽了。
”我点点头,看着母亲高兴的样子,笑了。
我知道,即便水仙长出了绿叶,也是一株野草,不会再开花了。
果然,一切如我所料,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水仙只管冬日里长出茂密的叶子,然后春日里悄然落尽。
尽管水仙从未放弃过生命,但它丝毫也没有开花的迹象。
又是一年春草绿,当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的时候,母亲惊喜地告诉我:“水仙开花了!”我走近窗台,凝望着那株水仙,我惊呆了――就在一丛水仙叶子的中间,单单一朵水仙花恣意地绽放着,如从天而降的仙女,超凡脱俗。
在我们这里种植的水仙不是不能开花吗?这株水仙是怎么开花的?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连呼吸都屏住了。
我的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地看着水仙花,生怕转眼之间这位落入凡间的仙女就要离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