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小说》教案

《明清小说》教案

《明清小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到明清时期进入成熟阶段,知道明清时期戏剧的繁荣、书法绘画的代表人物,简述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的成就,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①指导学生把四大名着的要点制作成表格,训练他们归纳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

②使学生知道史学研究和文学创作在方法上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和文学素养。

③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④明清文化是明清政治、经济的反映,让学生了解政治、经济(上层建筑)对文化影响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充分调动学生从影视剧、连环画等媒体获得的已有认知,进一步了解四大古典名着的成就。

(2)通过设问、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激活学生思维,理解四大古典名着的思想艺术特色。

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期,这些小说多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骄傲。

它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卓越的创造才能和文化素质,我们应努力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发扬光大。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艺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鉴赏文艺作品的素质,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着原作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四大古典文学名着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处理方法: ①通过让学生制表归纳四大古典文学名着,解决重点;②通过对《三国演义》中的曹操、《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与反封建的关系等问题的细致分析,突破重点。

(2)难点:多方面地了解四大文学名着的内容;多角度地理解明清文化作品的时代特点。

处理方法:①通过提前预习、查找资料化解难点;②将影视音像资料、图文资料和学生已有认知巧妙结合突破难点。

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 播放视频《红楼梦中人》师:为筹拍版《红楼梦》,北京电视台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红楼选秀活动。

从2006年8月至2007年6月,历时十个月,覆盖了全国赛区,一时间赞许者有之,责骂者有之,反响强烈。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四大名着,除了《红楼梦》还有呢?生齐声回答:《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师:另外三部名着也在开始筹划翻拍,近来中国出现了翻拍名着热,可以看出这四部名着队我们现在的人依然有极大的魅力。

大家知不知道四大名着产生于什么时期?生:明清师:这四部小说是明清时小说的代表,那么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读读明清那些迷人的小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中国古代小说,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

在明以前,中国各类小说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几十字。

到了明朝,小说开始繁荣起来,清朝时继续发展。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典小说最为繁盛时期,盛开了无数娇艳的花朵。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时期出现如此众多的小说呢。

我们一起去明清去瞧瞧。

显示明清商业图片师:我们从图片中可以看到明清哪方面的什么情况。

生:商业发展师:明清商业繁荣跟小说繁荣有没有关系呢?生看书:商业的发展使市民阶层扩大。

师:随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城市和城镇开始兴盛起来,在这些城镇中,一个不同于农民和地主的社会阶层--城市市民阶层日益增大。

市民阶层的组成是复杂的,主要有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工商业从业人员、艺人等不靠务农为生的城市居民。

他们大多工作繁忙,文化层次也并不高。

师:如果你是明清朝市民中的一员,今天要去买本书看,你会去买哪种呢?活动抽五位同学上前模拟市民来买书,讲座上分别摆上《大学》《聊斋志异》《四书集注》《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其中四个人都选择的小说。

师:由于小说文字通俗,情节吸引,市民阶层更渴望有通俗的文学作品供他们阅读、欣赏或者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时,人们从事各行各业,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能给小说提供什么?生:素材师: 刊印一本小说还需要什么技术.生:印刷师:到了明清时,印刷术的空前发达,为大量通俗读物的广泛流传提供了有利条件.师: 那么,明清小说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投影:从类别,形式,数量来思考.类别:历史小说,神魔小说,世情小说数量: 多形式:长篇师:明清小说真可谓百花竞放,下面我们就采集其中最娇艳的四朵花.大家齐声说说这四朵花的名字.也就是我们的瑰宝-四大名着。

师:四大名着曾多次被搬上银屏,锻炼一下大家的耳力和眼力判断一下这些歌曲分别代表哪部名着。

播放MV片段:《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主题曲师:大家都答得很对,看来大家对四大名着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的了解,,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这种了解还会更加深入的。

那么现在我们就开始翻开这四部鸿篇巨着了。

在我们平时学习语文的课文时,一般通过哪些要素来掌握一篇文章。

投影表格作者成书时间题材内容艺术特色思想内涵师:其中前三栏的文学常识部分,大家仔细在书上寻找到答案,我们分三组,各组派代表完成.学生看书后填出.师:其中被称为明代"三大奇书"的是哪几本?生:《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师:由于这三本书产生于明代,又影响深远,因此被称为明代"三大奇书",加上产生于清代的《红楼梦》就成为我们国家的瑰宝-四大名着了师:大家有没有去看过四本书的原着?在上面场景中有四个人分别买回这四本书,我们就请他们用最简洁的语言给我们讲讲四部名着的内容。

投影《三国演义》图片及内容同学一:我给大家介绍《三国演义》,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和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全过程,尤重这一时期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惊心动魄的军事斗争。

师:听了这位他的描述,我们知道了《三国演义》的大概内容,你能总结下《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吗?生:是一篇长篇历史小说师:《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斗智斗勇的故事,大家猜猜这些是其中的哪些故事投影《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等图片师:这三国间有众多的势力,他们进行着一场又一场较劲脑子的斗争,这个就是个例子投影《赤壁之战》京剧脸谱师:他们最想达到什么目的?生:自己能统一别人。

师:因此,在《三国演义》中反映了人们一种什么愿望?生: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师:这就是《三国演义》最重要的思想内涵。

那么在《三国演义》中,表达出来的倾向是最希望谁来完成统一?生:刘备师,我们可以将这种倾向概括一下,在这三方集团中,书里最尊奉谁,最贬斥谁?生∶尊刘贬曹。

师:《三国演义》是在《三国志》和民间传说基础上所写的,不管史书还是传说,都有这种倾向,这就直接影响了《三国演义》的作者。

这种倾向认为汉是姓刘,那么接下来的皇帝也还是姓刘。

曹操被贬的原因就是他不姓刘,不是汉皇室的后代,这也是《三国演义》思想上的一点局限。

我们在学习三国时已经学习了曹操的情况,那么《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述符合历史吗?历史上的曹操是什么样的?师: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胸怀大志,富有文才武略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而在《三国演义》中却被描写成一个阴险、奸诈、歹毒的黑脸形象。

可以看到历史小说和历史是不同的,他们又哪些不同?生历史小说是根据历史事实进行了一定加工而成。

而历史是对人和事的真实客观反映。

师:因此,历史小说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历史的一部分,却不是历史本身。

《三国演义》主要是描写帝王将相,下面我们来读读一部反映人民群众的小说。

投影《水浒传》图片及简介学生二:描写的内容为北宋年间以山东梁山为基地的宋江农民起义,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师:《水浒传》塑造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你知道哪些人物?投影《水浒》擂台赛,谁知好汉多师:《水浒》中有108位好汉,很多英雄人物描写的栩栩如生,各具特色,读者读起来更是有滋有味。

那么,总结下,《水浒》的艺术特色?生: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师:《水浒》中的英雄为什么要上梁山起义呢,今天我们走进水浒,来采访一位着名的英雄林冲。

由一位学生扮演林冲回答。

生:"我本统领十万禁军,实在被这黑暗的现实逼上梁山的啊"显示"官逼民反"师:说明《水浒》在思想上反映了什么?生: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的英雄气慨。

师:如小说对林冲这个人物的描述,就是一个对社会黑暗的不断暴露的过程。

《水浒》里的这些英雄形象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

师:接下来我们来揭开一个更为浪漫的神奇世界,《西游记》。

学生三:《西游记》大家最熟悉了,《西游记》吴承恩根据民间的神话传说而写成的长篇神话小说,总共100回,描写了唐僧在三个徒弟保护下不畏艰险西天取经的故事。

师:《西游记》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生: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

师:《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师父,三个徒弟,你喜欢哪个?为什么?学生回答孙悟空,因为孙悟空神通广大,勇于反抗的精神。

师:你知道哪些孙悟空的故事?学生踊跃发言:大闹龙宫、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收服红孩儿、智取芭蕉扇等投影配说连环画《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图片学生配音"常言道,皇帝轮流坐,明年到我家。

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师:孙悟空这样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生:没有师:那么作者塑造这个形象想表达什么?生:表达人民为实现美好愿望而克服重重困难的坚韧精神和摧毁一切邪恶势力的愿望。

师:作者借助神话故事,曲折地反映了人间的现实。

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罪恶,借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权力,敢于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

师:中国十九世纪有句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本奇书《红楼梦》。

投影《红楼梦》的图片及简介学生四:"《红楼梦》以贾府盛衰为主线,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核心,描写了中国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

师:《红楼梦》的艺术特色是什么?生:我国最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师:小说描写了众多生动的人物。

在全书介绍的人物就有421个,相当于莎士比亚37种戏剧作品的人物数量之和。

这些人物,其身份,性格,语言都不相同,且都被严密的组织在一部小说中。

你知道哪些人物,并说说他们的特点。

学生回答封建叛逆者贾宝玉,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等。

师:《红楼梦》塑造了这么多的人物,他想表达什么呢?投影《红楼梦》第一回的诗:"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学生齐读师:全诗的意思是:《红楼梦》好像满纸都是些不着边际的荒唐话,但这些话都是泪水里浸泡出来的人生社会的辛酸。

都说我曹雪芹痴,但又有谁理解这些荒唐话背后隐含的真正意义呢? 这首诗无异于是曹雪芹对《红楼梦》主题的一种声明,《红楼梦》绝对不是简单的只讲爱情的言情小说,而是在其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