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及解决途径因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而引发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已成为制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
例如,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就严重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05方案”出台至今已8年有余,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已经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实践证明,研究和解答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破解这些热点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如何做好大学生信仰教育?结合实际,分类指导信仰培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育过程,对各个阶段的人来说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大学生的信仰教育要注意两个特点:一是应注意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心理特点。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精神需求状况采用不同内容,不同方式。
对比法、辩论法等方法适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大学生自己在比较和辩论中选择科学的信仰,尊重其人格、尊重其选择,加以恰当的引导,是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的较好的方法。
二是应注意不同层次的信仰需求。
第一,对于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应侧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作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有着更高的政治追求,他们也将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干。
因此,对于他们的信仰教育,我们可以侧重于更高的层次——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使他们成为正确信仰的坚持者,在党组织中发挥带动和感召作用。
第二,对于一般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和信念教育。
对于普通学生,可以侧重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给予不同层次的引导。
使大学生自发地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祟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人生准则,使他们的行为自觉符合社会规范要求。
第三,对于信仰产生误区的学生侧重科学信仰的教育。
对这类学生,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坚定信仰,自觉树立唯物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切入点,尽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使学生相信科学知识,认识到对于超人类力量的追求是虚幻的。
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从实际出发,以理性的、唯物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科学与非科学信仰的争夺中,最终用科学战胜蒙昧无知。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始终如一地大力进行信仰教育,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通过教育的途径大张旗鼓地、旗帜鲜明地灌输给大学生,使之从知道与理解到认同与接受,然后升华为信念信仰,最后变为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和精神动力。
2、在现实生活中,诚实守信的人可能吃亏,而不诚实守信的人可能占便宜,怎样看待这种现象?众多人从对社会诚信的疑惑,到认同“诚实守信会吃亏”,亮起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提醒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方式和路径亟待探索突破。
一个人人自危、信用高风险的社会,不可能安定和谐。
上海市政协课题组,日前对上海社会诚信问题的调查数据显示:44.2%的人认为,相比5年前人与人之间的诚信状况,现在的诚信水平下降了;诚实守信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目中可能是“无用的别名”,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在不同程度上会吃亏。
诚信作为社会行为中最重要的准则,在经济和社会交往中不仅得不到肯定,反而成为“吃亏”的代名词,到底是不是上海人的普遍心态?推而广之,其在全国是否具有“标本”意义?对此,恐怕不能妄下定论。
但有超过九成的调查对象认同“诚实守信会吃亏”的尴尬现实,值得认真而理性地解读。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凡某种社会心态的形成并蔓延,无不基于相关社会现象的作用。
在我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古训源远流长,从幼儿教育至高等教育,一直延续诚信人生价值观的培育,从而形成富有民族特质的传统价值观体系。
迈入文化多元时代,人们在物质利益原则支配下的多元选择中,传统价值取向的传承更多放到了次席,对于诚信则更多地以崇尚的形式存在于脑际。
在社会矛盾多发的环境之下,社会诚信随之出现一定的危机,并不意味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已崩盘,而是某些不正常社会现象引发防范心理的折射。
毫无疑义,人们对于社会诚信的疑虑乃至在衣食住行中表现出的强烈自我防范意识,与诸多诚信缺失事件频发息息相关。
从“南京冠生园事件”,再到“三鹿奶粉”、“齐二药”、“紫砂煲”事件,难以胜数的制假贩假行为屡禁不止。
还有,华丽画面和辞藻粉饰下名不副实的商品广告满天飞,吹得天花乱坠的美容整容广告大行其道。
这些,不仅坑蒙消费者,甚至夺人命,直接导致了民众对商业诚信的极大不信任。
再加上政府统计数据的“被增长”、“被幸福”,政府对民心工程的信誓旦旦变成“放空炮”,名人艺人为求私利置个人诚信于不顾,电话信息诈骗花招百出防不胜防……种种失信事件的叠加,最终酿造了诸多人对现实社会诚信的怀疑。
更不可忽视的是,一些践踏诚信之人成为既得利益者而逍遥自在,政府机构对不诚信行为惩处不力,助长了社会的不诚信氛围。
久而久之,给还在坚守“诚信比黄金还要贵重”意念的“老实人”带来沉重的打击,不由自主地笃信“诚信无用论”。
当人们对正常释放的善意举动也打上问号,出于自我保护而被动地在心理上筑起一道防范陷阱的堤坝,其结果就是导致社会诚信水平的降低。
审视现实,众多人从对社会诚信的疑惑,到认同“诚实守信会吃亏”,亮起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提醒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方式和路径亟待探索突破。
一个人人自危、信用高风险的社会,不可能安定和谐。
在社会诚信体系的基本元素中,一个诚信的政府是定心石。
要构筑民众真正崇尚诚信并自觉付诸行动的氛围,政府及其机构的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不可或缺。
只有政府一切施政始终坚守对诚信的敬畏,依法依规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力促社会公平公正,取信于民,才能成为社会诚信的最大供给者,树起“诚信为本”的标杆,避免政府不端行为成为引诱公众诚信缺失的参照物。
当然,社会诚信大厦的建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消除“失信者占便宜,守信者吃亏”的社会心态,还必须依赖于建立起社会诚信规范和失信约束的惩罚机制,切实强化监管的力度。
当务之急是,加快建立一套涵盖社会生活的可行的征信系统,实现个人与企业机构诚信信息的有效收集,并通过法律、道德、经济、行政、舆论等途径对失信行为加以制约,尤其是要加大欺诈、失信者的行为成本,真正实现有信者昌,无信者痛。
唯此,社会诚信的倡导与遵守才得以顺着正道走下去。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如何让大学生正确看待中国当前的腐败问题?近些年来,我们经常看到有贪官落马,并且级别似乎越来越高。
于是,很多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腐败越来越多了。
其实,这个问题实质上涉及到一个怎么看待腐败的问题。
正确认识腐败有几个基本点,如果不弄清这些基本点,就可能陷入迷惑之中。
我个人认为,正确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腐败问题,必须从三个方面把握。
第一,腐败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不是我国社会主义的独特产物。
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腐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都普遍存在。
第二,我们目前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
虽然近年来,被查处的腐败分子数量居高不下,社会上各个领域的消极腐败风气愈演愈烈,但我们不能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此认定党员干部队伍全都腐化了。
要看到大多数的党员干部是好的,他们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充分发挥党的各级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创造了不朽的伟业。
正是因为他们的不懈努力,才使我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正是基于此认识,我们一定要坚信,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够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第三,我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决心很大,力度很大。
2、六个为什么①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我国的发展壮大,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我们与其进行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
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如果我们放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就是自陷困境、自毁长城。
②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走封闭僵化老路或改旗易帜邪路的社会主义,而是锐意改革、着力发展、坚持开放、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的社会主义,是顺应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的客观要求,这是其时代特色。
30年来,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华大地面貌焕然一新;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确保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③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历史告诉我们,发展民主只能走自己的道路,脱离本国实际,脱离国情,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盲目照搬别国模式,不但实现不了人民发展民主的愿望,反而会给人民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失甚至灾难。
我们要积极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包括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照搬西方那一套,绝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两院制。
要认清资产阶级民主固有的弊端和虚伪性,认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切不可照搬照抄外国政治制度的模式。
④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政党是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发动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采用适合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这一基本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而绝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⑤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要求和特点,也是我国经济运行的需要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