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瓦斯爆炸措施示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防止瓦斯爆炸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我矿主要采用炮采工艺,煤层瓦斯含量赋存不均衡,矿井生产期间瓦斯涌出量较大,因此,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好通风安全工作,以防止瓦斯聚积,发生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瓦斯浓度在爆炸范围内;(2)高温热源存在时间大于瓦斯的引火感应期;(3)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大于12%。
其中瓦斯-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氧浓度大于12%在生产矿井中是始终具备。
瓦斯爆炸产生的特点及危害:(1)产生高温,可达1850℃-2650℃;(2)产生高压,爆炸后的空气压力平均为爆炸前的9倍;若连续爆炸,压力会更大;(3)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浓度可达2%以上;(4)产生冲击波,造成冒顶、摧毁巷道、摧毁设备等。
由于瓦斯爆炸后,在爆源形成半真空状态的低压区,附近瓦斯逸散来,如积聚达到爆炸浓度,且火源未熄灭,则产生二次爆炸。
因此,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应包括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即隔爆措施。
一、防止瓦斯爆炸措施(一)防止瓦斯聚积与超限所谓瓦斯聚积是指局部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m?的现象。
必须从采掘工作、生产管理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聚积,瓦斯聚积时必须及时处理。
通风异常与瓦斯涌出异常是造成瓦斯聚的根本原因。
因此,防止瓦斯聚积的根本措施是避免这些异常的发生,或者一旦出现异常,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在未造成事故或灾害之前,使其恢复正常;如果经处理仍不能恢复正常,应将其控制在局部地点,使异常局部化,并在异常区采取措施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的火源或撤人,以保障安全。
1、通风是防止瓦斯积聚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通风异常的原因主要是停电、通风系统或通风设施的破坏或异常、反风等。
因此,必须保证通风系统完整、独立、安全可靠。
(1)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路电源停止供电后,另一回路必须马上投入运行。
矿井必须有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安全的措施,恢复正常通风后,所有受到停风影响的地点,都必须经过通风、瓦斯检查人员检查,证实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
所有电动机及其开关附近20m的巷道内,都必须检查瓦斯,只有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开启。
在进行工作面机电设备或局部通风机的检修时,严禁带电检修。
(2)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通风必须保证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设在距回风口不小于10m的新鲜风流中,风筒出风口应随工作面掘进及时移动,距迎头距离不得超过5米,风量要大于40m3/min,以防止出现通风死角和循环通风。
安设局部通风机的进风巷道所通过的风量要大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的1.43倍,以保证局部通风机不会吸入循环风。
(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采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电源,一台停风,另一台自动开启。
减少因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造成掘进头瓦斯积聚。
若局部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造成瓦斯积聚,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浓度,确认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不超过1.5%时,且局部通风机及开关附近10m范围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
(4)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调度室报告。
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h内封闭完毕。
(5)通风系统或通风设施的破坏或异常(如风门该关的未关、风道堵塞、临时改变通风系统、掘进通风风筒脱节或破坏等),都会造成局部或区域风量不足甚至无风,产生瓦斯积聚。
出现这些异常,必须采取措施及时修复,恢复正常通风。
(6)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应有独立的通风系统,矿井各用风地点必须供给足够的新鲜空气,以保证矿井正常生产及人身安全。
(7)建立测风制度,每10天进行一次全面测风。
对采掘工作面和其它用风地点,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测风,将每次测风结果记录并填写在测风地点的记录牌上,并根据测风结果调节风量。
2、正确及时地处理积存瓦斯必须从采掘生产上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积聚,当发生瓦斯积聚时,必须及时处理。
处理积聚瓦斯的措施有:(1)必须有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
恢复正常通风后,所有受到停风影响的地点,都必须经过通风、瓦斯检查人员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
所有安装电动机及其开关的地点附近20m的巷道内,都必须检查瓦斯,只有瓦斯浓度在0.5%以下时,方可开启。
(2)临时停工地点,不得停风;否则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禁止人员进入,并向调度室报告。
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或其它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2006版)规定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h内封闭完毕。
(3)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事先排除其中积聚的瓦斯。
严禁在停风或瓦斯超限区域内作业。
(4)独头巷道长或封闭的独头巷道启封后排放瓦斯的措施:①、电工在排放前必须先详细检查回风流系统内电气设备开关是否断电,只有确以断电后才能进行排放瓦斯工作。
②、必须在排放点以后的回风系统与其他所有巷道的交岔口设置警戒,防止人员进入回风系统。
③、采取逐段通风排放法:排放由外向内逐段进行,先准备一节5m长的短风筒,接在密闭外的风筒上,用于冲淡启封密闭墙的开口孔洞瓦斯,控制风筒的风量,使冲淡后的瓦斯浓度低于2%,正常后再接长风筒逐段排放巷道积聚瓦斯,直到全独头积存瓦斯排放完转入正常通风时止。
④、排放时必须严密监测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能超过1·5%,如果瓦斯浓度超限必须采取增阻排放法,控制风量,降低回风流中瓦斯浓度⑤、排放瓦斯后,瓦检员先检查排放巷道内风流、回风等地点的瓦斯浓度,当瓦斯浓度降到1.0%以下,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1.5%,经稳定30分钟无变化后,瓦检员将数据汇报给相关领导,经领导确认,同意取消警戒,向停电区域送电,才能送电恢复作业。
(5)局部高冒地点积聚瓦斯的处理①、充填法:将砂土等惰性物质充填到冒落的空洞内,以消除瓦斯积聚的空间。
②、引风法:利用安设在巷道顶部的挡风板将风流引入冒落的空间中,稀释其中积聚的瓦斯。
③风筒分支法:利用分支风筒将局部通风机供的新鲜风送入冒落的空洞内,稀释其中积聚的瓦斯。
(6)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积聚的处理①、挂风障引风法:在工作面支柱或支架上悬挂风帘或苇席等阻挡风流的物品,改变工作面风流流动路线,以增大向回风隅角的供风。
②、风筒导风法:在回风巷道内布置铁风筒和专门的排放管路引排回风隅角积聚瓦斯,利用局部通风机以促使回风隅角处的风流流入风筒中。
使用该方法在排放风流的管路内必须保证没有点燃瓦斯的可能,且对引排风筒内的瓦斯浓度加以限制,一般小于3%。
(6)矿井总回风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75%时,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过1.0%时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7)切实加强瓦斯排放、巷道贯通和盲巷管理工作。
井下盲巷和临时停风地点必须设置密闭和栅栏,定期检测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并严禁任何人违章进入。
(8)在生产过程中,要组织专职人员及时封闭废弃的盲巷及采空区,对暂不利用巷道应封闭或挂警示牌,加强这些地方的瓦斯监测,防止瓦斯聚集。
对回风巷中聚集的煤尘应组织专人按期清扫,消除瓦斯煤尘爆炸隐患。
(9)石门揭煤时必须制定专门的措施。
3、严格瓦斯检查制度(1)必须建立严格的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检查制度。
瓦检员必须经过地级以上煤炭管理部门进行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2)必须建立安全仪表计量检查制度。
建立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安全监测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必须定期进行调校,每月至少一次。
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必须每7天校检一次。
(3)建立完备的瓦斯和其它气体检查制度。
矿长、技术负责人、爆破工、采掘队长、通风队长、工程技术人员、班长、流动电钳工下井时,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
瓦斯检查工必须携带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安全监测工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4)建立完备的通风设施和通风系统的检查制度。
配备足够数量的通风安全检测仪表,仪表必须由国家授权的安全仪表计量检验单位进行检验。
(5)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
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次数每班至少3次;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有瓦斯喷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和瓦斯涌出量较大、变化异常的采掘工作面,必须设专人经常检查,并安设甲烷断电仪;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每天至少检查1次,挡风墙外的瓦斯浓度每周至少检查1次。
(6)瓦斯检查人员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并认真填写瓦斯检查班报。
每次检查结果必须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的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
瓦斯浓度超限时,瓦斯检查工有权责令现场人员停止工作,并撤到安全地点。
通风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班报,掌握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矿调度室汇报。
通风瓦斯日报必须送矿长、技术负责人审查并签字。
(7)采、掘工作面当班班长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将其悬挂在采煤工作面回风上隅角或距掘进迎头不大于5m处,一旦出现瓦斯涌出异常现象,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向矿领导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8)采、掘工作面的瓦斯浓度检查次数每班至少3次。
并定期检查一氧化碳浓度、气体温度的变化。
4、分源治理瓦斯分源治理瓦斯是针对瓦斯来源的涌出量与涌出规律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
矿井瓦斯涌出的区域可分为回采区、掘进区和已采区。
瓦斯来源是分源治理的基本依据。
要同时测定矿井各回采区、各掘进区回风流中的瓦斯量,得到矿井瓦斯涌出量平衡表及周期性动态。
1)已采区:必须及时封闭,并保证密闭质量,以控制其瓦斯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