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艺术设计学-试卷4

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艺术设计学-试卷4

在职艺术硕士(MFA)全国联考艺术设计学-试卷4(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填空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 )代,陶瓷的青花与釉里红烧制成功。

(分数:2.00)A.宋B.元√C.明D.清解析:2.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以( )工艺最有成就。

(分数:2.00)A.漆器B.玉器C.陶器√D.石器解析:3.( )是在陶坯上用黑、红等色画出装饰花纹的一种优美的陶器。

(分数:2.00)A.彩陶√B.黑陶C.白陶D.几何印纹陶解析:4.下列彩陶器物典型属于仰韶文化半坡型的是( )。

(分数:2.00)A.圜底盆√B.人像彩陶壶C.小口直颈鼓腹壶D.敛口鼓腹小底钵解析:5.下列彩陶器物典型属于仰韶文化庙底沟型的是( )。

(分数:2.00)A.圜底盆B.人像彩陶壶C.小口直颈鼓腹壶D.敛口鼓腹小底钵√解析:6.下彩陶器物典型属于马家窑文化半山型的是( )。

(分数:2.00)A.圜底盆B.人像彩陶壶C.小口直颈鼓腹壶√D.敛口鼓腹小底钵解析:7.黑陶最早发现于( )。

(分数:2.00)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马家窑文化解析:8.江浙地区也曾出现大量黑陶,一般认为是山东黑陶文化同一系统的地域性品种,称为( )。

(分数:2.00)A.半坡文化B.龙山文化C.昌南文化D.良渚文化√解析:9.最早的漆器出现在( )。

(分数:2.00)A.半坡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良渚文化解析:10.瓜棱形木胎漆碗的发现把漆器工艺制作提前到( )以前。

(分数:2.00)A.四五千年B.五六千年C.六七千年√D.七八千年解析:11.商周时期具有辉煌成就的是( )工艺。

(分数:2.00)A.青铜器√B.玉器C.漆器D.陶器解析:12.艺术设计是( )。

(分数:2.00)A.纯艺术B.纯审美艺术C.非艺术D.实用与审美的结合体√解析:13.在现代艺术设计中,( )要素应处于首要地位。

(分数:2.00)A.功能√B.工艺C.形式D.材料解析:14.艺术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

(分数:2.00)B.感性思维C.理性思维D.形象思维√解析:15.艺术设计属于( )。

(分数:2.00)A.纯艺术B.造型艺术C.表现艺术D.实用艺术√解析:16.家具设计根据人的身高和实际需求,首先强调( )的准确。

(分数:2.00)A.尺度√B.选料C.色度D.质地解析:17.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是( )。

(分数:2.00)A.培养基础绘画能力B.培养计算机操作能力C.传授设计的技能技法D.培养创造性能力√解析:18.装潢设计( )。

(分数:2.00)A.仅限于包装设计B.专指商标设计C.指广告设计D.与平面设计有同义√解析:19.“意匠”是指( )。

(分数:2.00)A.工匠B.意义C.匠心D.设计√解析:20.20世纪前半叶,代表“艺术设计”一词的是( )。

(分数:2.00)A.装饰B.工艺美术√C.造型艺术D.美术解析:二、多项选择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21.装潢设计包括以下范畴( )。

(分数:2.00)A.书籍设计√B.视觉传达设计√C.平面设计√D.广告设计√E.产品设计解析:22.下列彩陶类型属于马家窑文化的是( )。

(分数:2.00)A.庙底沟型B.半山型√C.半坡型D.马厂型√E.马家窑型√解析:23.下列关于商周时期青铜器工艺的选项正确的是( )。

(分数:2.00)A.商周的青铜器基本完备√B.周代青铜酒器十分发达C.商代青铜装饰则力求简朴,仅在腹或肩部饰以环带纹、窃曲纹、重环纹,或只有简约的环纹D.商代青铜器多用兽面纹装饰,习称饕餮纹√E.青铜器在历史历程中替代了铁器解析:24.艺术设计产品风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 )等因素的作用。

(分数:2.00)A.作者修养√B.材料特点√C.工艺技巧√D.设计程序E.产品分析解析:25.下列概念能够表述中国“艺术设计”这一概念演变过程的是( )。

(分数:2.00)A.“意匠”√B.“图案”√C.“工艺美术”√D.“实用美术”√E.“应用美术”√解析:三、论述题(总题数:6,分数:12.00)26.如何理解设计的“美”?(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功能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一切产品都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按照自己掌握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

当产品实现它的预定功能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达到统一,人就取得一种自由;而能够充分体现这种统一的产品的典型形式,或者说是它的自由的形式,就表现出一种美,这就是功能美。

功能美作为人类在生产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物质实体的美,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审美形态,也是一种比较初级的审美形态。

借助于功能美,物的形式可以典型地再现这一类物的材料和结构,突出其实用功能及技术上的合理性,给人以感情上的愉悦。

(2)形式美——由具象到抽象的凝练。

形式美是功能美的抽象形态,是指构成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均衡、反复、节奏、多样统一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性。

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构成了形式美的基本因素。

形式美是形式因素本身所具有的美,是对美的形式的知觉抽象。

由形式因素组成的形式美,需要按照一定的组合规律组织起来。

这种组合规律是形式因素自身构成美的结构原理,在美学中称为形式美的法则。

按照质、量、度的关系去研究形式美规律可分为:涉及量的形式规律,主要是整齐一律、平衡对称;涉及质的关系的形式规律,主要是节奏、和谐。

)解析:27.简述设计的功能原则(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功能是指客体的某种功效、用途、作用,它反映人的需求。

人的需求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功能也就具有多重性,既有物质功能,也有精神功能。

实用功能属于物质功能;象征功能、审美功能则属于精神功能。

所谓功能原则就是指设计产品时要考虑该产品应当具有的目的和效用。

功能原则其实也就是合目的性原则。

(1)物质功能,也称实用功能。

它是通过设计物与人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直接满足人的某种物质的、生理的需要。

实用功能作为功能因素的基本内容,是象征功能和审美功能产生的基础。

(2)象征功能,它传达出设计物“意味着什么”的精神内涵。

它是运用具有某种象征、隐喻或暗示意义的象征符号,使设计物在人的使用过程中表达出的一定社会意义、伦理观念等内容。

人们在选择设计物时,要求设计物必须具备超越于使用价值之上的象征价值,也正是通过设计师的设计和创意以及其所形成的产品样式和风格使消费者获得了消费的象征价值。

比如,一辆豪华小汽车,不仅表现了它在实用功能方面的进步和完善,同时,汽车的使用者还可以获得显示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心理满足。

(3)审美功能,是指物的内在内容和外在形式唤起的人的审美感受,满足人的审美需求,是设计物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高级精神功能因素。

设计物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唤起人的美感,一方面来源于物自身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外在形式所构成的形式美;另一方面,来自功利性的人的行为、使用体验。

由于设计物能够满足人物质的、生理的需要,合乎人的目的性,因而使人感觉到满足和愉悦,进而体验到一种功利性之美。

)解析:28.以原始社会工艺美术为例,谈谈艺术设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关系(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实用工艺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祖先就开始用兽皮、兽骨、象牙、羽毛来装饰自己,新石器时代大量出现的彩陶至今仍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例如马家窑出土的一件尖底瓶,瓶上画有四方连续的旋纹,给人一种流动的韵律感。

尖底瓶这种造型不但美观,而且实用,上重下轻的器型是为了便于倾斜取水。

可见,原始社会的先民们已经把实用和审美统一到实用工艺品的制造之中。

(2)任何实用设计首先都应当具有实用性,与此同时,实用艺术又应当具有审美性,即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和精神需要。

由于实用艺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所以它几乎每日、每时、每刻都在发挥着审美作用,给人们以美的感受,从而在实用的前提下兼有审美的功能,达到物质与精神统一。

“从功能性设计到对美的设计的自觉追求,我们祖先将设计文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人类从此有了完整意义上的“艺术设计”。

设计的艺术性具体体现在人对形式的自觉追求上,它不仅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也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

(3)实用艺术中,实用性与审美性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实用性是审美性的前提和基础,审美性反过来也可以增强实用性。

所以,实用性和审美性二者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密不可分,它们构成了实用艺术最基本的原则和特征。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性在实用艺术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实用艺术美的要求,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广泛和迫切。

)解析:29.试论中国古代青花瓷装饰中的绘画因素和风格(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在中国陶瓷历史中,青花瓷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品类。

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发明较早的方法之一,在窑器“以青为尚”的单色青釉为主的基础上由景德镇陶工吸收外地经验,改革色釉,并且不满足于刻花、印花纹饰,把毛笔用于瓷器的装饰应用中,将书画艺术移植到陶瓷装饰中,成为此后陶瓷的最主要装饰方法。

(2)青花瓷的传统装饰始终位居景德镇装饰之首。

青花是以氧化钴为主,另有土料、溶剂等原料为基础的装饰色料。

在早期的青花装饰中,主要为青色纹饰,这是以各种图案为画面与坯体器型相结合而进行的传统装饰形式。

最常见的是“缠枝纹样”,也叫“转枝",它的表现形式是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做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浪似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者做装饰面的填充,如清雍正青花缠枝莲纹;有的还变成散点式的二方连续,如清乾隆青花莲纹。

之所以缠枝纹样如此广泛,皆因为它的形式有着变化无穷的骨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