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2)第二章规划依据与规划范围 (3)第三章规划策略、目标与定位 (4)第四章现状分析 (12)第五章用地规划 (17)第六章产业发展规划 (22)第八章公共配套设施规划 (30)第十章环境保护控制 (37)第十一章城市设计与景观控制 (38)第十二章市政工程规划 (40)第一章规划背景在XXX 新的机遇面前江苏省委、省政府及XXX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及时调整XXX 市的城市发展思路,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城市发展战略重点东移,建设国际化滨海城市。
并提出“一体两翼”的发展结构,一体,是指沿陇海线东西轴向发展,围绕云台山形成城市核心;两翼是指将城市框架拉开,沿海滨带状发展。
保留大的生态廊道,形成组团式布局。
XXX 东部城区是全市各种优势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通过整合东部城区港口、海滨、旅游、园区等得天独厚的优质要素。
加快建设国际化海滨城市,构筑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平台,以此带动全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这个机遇下,XXX 东部城区规划分局及时组织了《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的国际咨询,对整个东部城区南北翼的发展进行研究和判断。
同时,为适应XXX 东部城区当前的快速发展形势,并将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所确定的发展思路在空间上有效地落实,XXX 东部城区规划分局委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XX 工业园进行下层次的规划编制工作,在深化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为下一步实施建设的规划管理,以及开发建设综合效益的宏观控制提供依据。
第二章规划依据与规划范围一、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 年)2.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1991 年)3.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1994 年)4.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1995 年)5.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2004 年)6. 《XXX 市城市环境卫生设施配套建设实施办法》7. 《XXX 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8. 国家及地方其它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二、规划范围XX 工业园北至烧香河,西至烧香河支流,东至驳盐河,南至张跳村,呈长条形状分布。
总用地面积约为9.54 平方公里。
由于规划用地为长条形,为了使整个台南盐场片区更完整和系统,本次规划立足XX 工业园,放眼整个台南盐场片区,将规划区以东部分用地纳入规划考虑范围。
第三章规划策略、目标与定位一、发展条件分析1、良好的建港条件XXX 全市海岸线约100 多公里,综合分析比较全市沿海岸线的水深条件及淤泥堆积情况,可以看到XXX 北翼除岚山港外,大部分沿海有较宽的淤泥带,特别是青口港周围海域淤泥堆积较严重。
而南翼沿海淤积情况较少,特别是XXX 港及燕尾港均具有较好的水深条件,XXX 港周边海域部分水深可达到10 米以上,而燕尾港周边海域部分水深可达到5 米以上,并且港域开阔、发展区域广阔,均具有优越的自然建港条件,适合大吨位码头的建设。
规划区域所在片区——台南盐场片区处在XXX 港、燕尾港俩大良港之间,靠近XXX 港,片区的发展具有优越的港口条件。
2、完善的交通条件规划台南盐场片区拥有集陆运、海运、河运、铁路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条件。
(1)高速公路现状徐连高速公路由台南盐场片区西北侧经过,是主要的疏港通道之一。
徐连高速公路与规划疏港东通道连接,将成为最便捷的疏港通道。
(2)省道规划242 省道由台南盐场片区西侧经过,作为台南盐场片区甚至整个南翼的主要对外联系通道。
同时,规划242 省道与疏港东通道之间设置互通式立交,242 省道也是疏港通道之一。
(3)航运在XXX 港疏港通航规划中,规划沿灌河、盐河、临洪河等作为内河运航运线路,与大运河联通,实现海河联运。
同时规划内河港池一处,作为XXX 港口货物内河集疏运输必不可少的接口,主要服务于XXX 港“一体两翼”中的“一体”(庙岭港区、老港区、东港区)。
内河港池将建成为以散杂货为主、兼顾集装箱的物流区域。
港池位置选择在杨圩大桥与XX 镇之间的烧香河两岸。
该位置北侧为规划的港口物流中心,同时港池临近集疏港专用通道、242 省道、高速公路等主要交通干道。
(4)铁路规划由灌河口引铁路支线,与陇海兰新铁路相接,北至日照,南通盐城。
3、广阔的腹地条件综合比较全市沿海产业走廊的腹地条件。
可以看到,北翼大部分现状用地为农田用地,并且现状赣榆县青口镇已有一定的建设规模,在上层次规划中,将该片区结合青口镇的发展,定位为赣榆新城,作为XXX 市的副中心,所以北翼作为产业发展的空间有限。
而南翼现状有广阔的盐田用地,属于工矿用地,并且地形简单,地势平坦,适合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特别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盐场用地的资源优势尤为突出。
所以南翼将是全市主要的沿海产业走廊腹地。
4、制约条件江苏田湾核电站位于台南盐场片区的东北侧,台南盐场片区部分用地位于核电站的5KM 烟雨区影响范围内,少部分用地位于3KM 烟雨区影响范围内。
二、上层次规划1、《XXX 东部滨海地区发展战略规划》国际咨询(1)空间发展新架构在新发展战略指导下,对全市提出总体空间架构:“一体两翼、组团推进”。
一体:新海城、开发区、滨海新城围绕云台山形成城市新主体,其中,新海城延续原有的新政、办公、商业及居住功能;开发区包括两大部分: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云台山南麓产业区;滨海新城作为未来城市核心区,将承担商业、文化、旅游、居住、体育等职能,体现高品质的城市形象。
两翼:两翼以产业为主,北翼以赣榆县为中心,依托岚山港、青口港、九里港,重点发展海头、柘汪片区;南翼依托燕尾港和灌河港发展集中在石化产业基地。
组团递进:以山体、水系等自然资源作为划分组团的依据,形成若干发展组团,一方面使日益扩大的城市规模在空间尺度上得以弱化,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组团的轮替发展保持城市空间的弹性。
组团与组团之间通过大规模的绿地水系隔离,形成相对独立而又有机联系的城市功能单元。
拥抱大海是XXX 未来的发展方向,按照“一体量翼”的发展格局,XXX 像一只展翅欲翔的凤凰,飞向大海,迎接美好的未来。
(2)产业发展新平台在新的空间发展架构下,产业发展提出新平台。
以XXX 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以赣榆经济开发区、海洋开发区、灌南的堆沟港化学工业园为基础,再行布点燕尾港,徐圩、XX,海头、坧汪产业区,形成沿海产业走廊。
另一条仍以XXX 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起点,着力提升海州、东海、灌南、灌云都市型工业园区,形成沿东陇海线产业走廊,最终构筑起T 型产业框架。
通过这两大产业走廊,加快提升新医药、新材料、纺织、机械产业,着力培育重化工、精细化工、冶金、造船等临港产业,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和企业集群,隆起新的产业高地。
2、南翼初步研究由于上层次规划对南翼的功能结构、空间组织及交通体系等没有明确的答案,而规划台南盐场片区又是作为南翼近期启动组团,其发展对南翼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次规划将对南翼进行初步的研究。
(1)开发模式整个南翼用地呈带状分布,总长度约40KM,平均宽度约10KM,总用地面积约400 平方公里。
基地内部水资源丰富,由几条主要河道将南翼自然分割成若干片区。
加上意向入驻企业,如钢铁城,对用地有相对独立完整的需求,所以整个南翼适合组团开发,逐渐推进的发展模式。
(2)功能模式南翼南北两端为规划港区,并由疏港通道对外联系;沿主要水系预留生态廊道,作为各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各组团内部布置主要的产业区及其相应的服务配套区;沿东部海边预留一定的发展备用空间;各组团由内部主要干道联系。
(3)空间模式将南翼的功能构成落实到空间上,将得到以下的空间模式:✧生态背景:以中云台山、黄海为生态背景;✧生态廊道:沿烧香河及其支流形成外围生态廊道,结合内部河道形成内部组团间的自然生态隔离廊道;✧道路系统:以疏港通道和242 省道作为主要的对外联系通道,内部规划主干道联系各组团,而各组团规划对外联系通道,与外围242 省道连接;✧各个组团:各组团布置主要的产业区及相应的服务配套区,东侧沿海预留一定的发展备用地;✧物流组团:南翼南北两侧结合港口及主要交通干道,设置物流中心。
三、发展定位台南盐场片区既是南翼的起点,沿海产业的起点,又是港口转移过程中的中间节点。
近期受到开发区产业辐射,承接相关一般加工制造业;远期作为XXX 港的后方陆域,发展临港产业,同时随着港口转移,承接相关的产业转移。
四、规模控制1、用地规模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954.47 公顷。
区内地势平坦,除少量水域外,其他用地经平整后均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
2、人口规模规划区内人口统计包括一般居住人口和就业人口。
(1)居住人口规划纵一路以北居住用地作为一般的住家居住用地,结合XX 镇形成台南盐场片区的重要居住服务配套组团。
其中纵一路以北,烧香河以南用地可容纳居住人口约0.8 万人,XX 镇内经过改造调整后可容纳居住人口约2 万人(该数字只是初步估算,具体容量应由XX 镇内的具体改造方案确定,本次规划只提出初步的改造意向。
)。
即该居住服务配套组团可容纳居住人口约2.8 万人。
规划区内纵二路以南及纵四路以北居住用地,均作为企业职工的单身宿舍用地。
总居住用地约43.06 公顷,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按人均用地15 平方米计算,可容纳的职工人数约2.78 万人。
综合以上两部分,规划区内居住人口约3.58 万人,如将烧香河以北XX 镇一并计算,即总居住人口约5.58 万人。
(2)就业人口规划区内就业人口构成包括企业职工和少量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即是生产性劳动人口和非生产性劳动人口。
根据有关统计资料,生产性劳动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在60%-85%之间。
由于规划区属于工业区,区内主要以生产性劳动人口为主,所以本次人口计算,生产性劳动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取85%。
生产性劳动人口的确定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国内生产性劳动人口就业密度指标一般如下:●重工业:3000 人/平方公里;●普通加工业:5000~6000 人/平方公里;●劳动密集工业:10000~15000 人/平方公里。
由于规划区内产业类型基本属于加工制造业,加上一些不确定因素,规划计算就业人口时,取平均值为5000 人/平方公里,而规划区内总工业用地面积约5.06 平方公里,即总就业人口计算如下:5000×5.06÷85%≈2.98万以上计算得出规划就业人口约2.98 万人。
第四章现状分析一、地理位置规划区位于XXX 市台南盐场片区,距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约9 公里,距XXX 港口约10 公里。
二、气候条件规划区所在位置处于温暖带与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属于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4.2℃,春东两季多北风、西北风,夏秋则东南风居多。
平均风速3.3米/秒。
年降雨量852.8毫米,日最大降雨量为146.4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