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课程讲解》-17、电子科技大学OK(李平)团队课题组介绍
《课程讲解》-17、电子科技大学OK(李平)团队课题组介绍
14/29
VME总线接口控制器
• VME总线接口控制器可带颗CPU和它们的外设, 己投片成功,满足了国家急需, 填补了国内空白。
15/29
120万门ASIC
• 用户委托,采用完整的正向设计流程设计
16/29
120万门ASIC
• 工艺
– TSMC 0.18um CMOS (1P6M)
• 电源 – I/O:3.3V – Core:1.8V
6/29
阮爱武副教授
•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 后
• 国内外核心期刊和IEEE等 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 篇,申请美国发明专利1 项,中国发明专利4项
• 研究领域:
– IP验证与评测技术 – FPGA测试技术
7/29
罗玉香副教授
• 曾任CEC第47研究所高工 • 先后承担总装多项研究任务 • 研究领域:
24/29
所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和竞争力
• 熟悉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原理 • 熟悉集成电路工艺与流程 • 熟悉版图设计
25/29
所培养研究生的优势和竞争力
• 具有数字VLSI前端、后端设计经验 • 具有模拟VLSI全定制设计经验 • 具有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 • 掌握主流VLSI设计工具(Tools Chain)
联系人 李平 教授 电话:028-83201794 email: pli@
简介
• 电子科大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始建于 1996年,拥有以李平教授(博导)领衔的 包括多名教授、副教授及具有海内外高学 历的青年教师在内的雄厚师资力量,与国 内外相关公司、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和保 持了广泛的实质性合作和联系。目前,本 中心有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100余名以 及几十名为企业培养的工程硕士。
– 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 – FPGA设计技术
3/29
李威教授
• 曾任成都华微电子科技有 限公司总裁
• 总装合同办集成电路专业 组的特邀专家;可编程逻 辑器件专业组的组长;国 家863专家组专家成员
• 研究领域:
– 集成电路可靠性技术 – 集成电路抗辐照加固技术
4/2
张国俊教授
• 曾任CEC第47研究所副总 工程师
• 工作频率
– 90 MHz • 功耗
– < 3W • 封装
– BGA560 • 片内SRAM
– 共 73个 – 合计约 140 KB
17/29
SoC软硬件协同验证平台
• 性能指标
– 用户可使用的FPGA个数=2片 – 可验证的逻辑门的个数 ≥ 20,353,536门 – 本地时钟频率 = 50 MHz – 软硬件联合仿真模式的仿真速度 = 30 KHz – 向量仿真模式的仿真速度 = 600kHz – 事务级仿真模式的仿真速度 ≥ 6 MHz – 系统SDRAM存储容量 = 1024Mbytes – 系统FLASH存储容量 = 256 Mbytes – FPGA互连I/O数目 = 654 个
18/29
指纹识别SOC芯片
特点:
• 内含ARM9处理器及丰富外围 接口,适合各种应用。
• 内含指纹处理算法及指纹加速 电路,适合指纹识别的应用。
• 含嵌入式可编程逻辑阵列 (BSFPGA),方便用户进行 二次开发。
• 正向设计,采用TSMC 0.18 CMOS工艺加工。
19/29
SERDES高速通讯接口电路
20/29
MCU版图
21/29
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版图
22/29
AC-DC版图
23/29
研究室的特色
• 数模混合电路设计兼顾 • 正逆向方法结合 • 芯用并举、贴近市场 • 大多数教师都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验,具
有良好的外语氛围 • 电子科大EDA大赛评委,负责命题,组队
参加全国比赛多次取得佳绩
27/29
对学生要求
• 刻苦、上进、创新
a) SoC设计技术 b) Σ-Δ、pipeline类型ADC/DAC c) AC-DC、 DC-DC、PFC电源芯片 d) SERDES高速通讯接口电路 e) 集成电路测试系统
12/29
成果展示
• 研制成功的百万门级FPGA芯片
13/29
CPLD
• 研制成功国内第一颗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填补国内空白。
– Synopsys – Cadence – Magma
26/29
就业方向
• IC设计公司
– 2010年分配去向(100%落实)
• AMD 1名 • 上海芯源微电子 1名 • 华为公司 5名 • 成都MPS 1名 • 成都29所 1名 • 成都30所 1名 • 西安中兴通讯 1名 • Etc.
• 微电子生产或测试厂 • 攻读博士
– 半导体功率器件 –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8/29
张斌副教授(评审已通过)
•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 分校博士
• 国内外核心期刊和IEEE等 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
• 研究领域:
– 集成电路抗辐照加固技术 – 嵌入式设计技术
9/29
研究方向
一.抗辐照加固技术(RHBD)
a) 新型反熔丝PROM、FPGA b) 铁电存储器 c) SRAM……
1/22
师资力量
• 教授: 4名 • 副教授:4名 • 讲师:8 名 • 助教:2名
2/29
李平教授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 • 现任“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
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 申请多项中外发明专利,在
IEEE Trans . ED , IEEE BCTM , IEEE EDL,ISPSD等重要国际 学术刊物或会议发表几十篇论文 • 目前为国家重大专项“高密度 FPGA”项目首席科学家。 • 研究领域:
10/29
研究方向
二.微系统技术(MST)
a) 基于ARM9、PowerPC、OpenRISC等多种处理 器的SOC系统
b) SoC软硬件协同验证系统 c) 图像识别与处理技术 d) 自适应网络技术 e) 音视频编解码电路(AC3/AAC/H.264/AVS) f) 单片机
11/29
研究方向
三.数模混合电路设计技术
• 中电集团 “神州”六号载 人航天工程先进个人
• 微细加工平台负责人 • 研究领域:
– 半导体功率器件 – 模拟集成电路 – 微细加工技术
5/29
王忆文教授
•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 • 曾任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特
任副教授 • 多次赴硅谷与IC设计公司
合作 • 研究领域:
– 微系统技术 – SOC芯片设计 – 嵌入式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