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寡头垄断与定价策略
P
DA(0)
MCA DA(75) MR MRA(75) A(50) 12.5 25 50 DA(50) MRA(0) Q
•可以用相同方式分析厂商B的 产量决策过程,它的均衡产量 是它认为(或预期的)厂商A将 的产量的减函数。
二、古诺模型
• 上述厂商A的产量决定函数称为 厂商A的反应曲线并表示为QA* (QB);厂商B的产量决定函数 称为厂商B的反应曲线并表示为 QB*(QA)。图形显示了它们的 反应曲线。 • 各厂商反应曲线告诉我们给定 竞争者产量它会生产的数量。 各厂商根据自己反应曲线定产, 两个曲线交点给出了均衡产量。 称为古诺均衡。 • 其中各厂商是在假定它的竞争 对手产出前提下作出了最大化 自己利润的产出决策,因而是 纳什均衡。
1.卡特尔模型:粮食禁运的案例 .
• 1980年底,卡特政府决定通过对商业性粮食出口进行 禁运来打击它的争霸对手苏联。起因是苏联入侵阿富 汗。美国认为这是对它战略利益的挑战,但又不宜军 事介入,于是利用粮食武器禁运。 • 当美国政府1980年1月4日公布禁运政策时,苏联已向 美国定购了2500万吨粮食,占苏联1980年计划进口总 量70%。1980年1月20日,主要出口国加、澳、欧盟 同意参与;禁运开始在美国获得了国内广泛支持,禁 运似乎很有希望成功。美国意图是对苏联饲料供给和 肉类消费造成破坏性影响,从而对苏联造成国内政治 压力。然而,结果事与愿违,1980年苏联进口粮食 3120万吨,与计划进口量仅差10%。禁运仅使饲料供 给下降2%,肉类消费影响微乎其微。1980年是大选 年,里根以此攻击卡特政策无能,并在入主白宫几个 月内解除禁运,禁运以失败告终。
二、古诺模型
• 再看串谋均衡时:A与B串谋时象一个垄断厂商减产 再看串谋均衡时 串谋均衡 提价并瓜分利润,产量由MR=MC决定。 • TR = PQ =(60-Q)Q = 60Q - Q2;MR = 60 - 2Q; • 由于MC = 6,垄断利润最大化产出由MR=MC可知道 为:60-2Q=6;Q = 27。价格为33。 • 再看完全竞争时:P = MC = 6,这时均衡产出由 P 再看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时 = 60 - Q 得出为54。 • ——3种均衡产出/价格组合为:36/24;27/33; 3种均衡产出/价格组合为:36/24;27/33; 54/6。 54/6。
二、古诺模型
• 图形反应了3种均衡产出/价 价格/成本/收益 格组合及其福利分配情况。 古诺、垄断和竞争3种均衡的 60 产出/价格组合分别为: 36/24;27/33;54/6。垄断 垄断 均衡时产量最小,价格最高, 均衡 利润最大(垄断均衡利润为 33 [33-6]X27=729),消费者剩 竞争均衡时产量最 24 余最小。竞争均衡 竞争均衡 大,价格最低,利润为零, 消费者剩余最大。古诺均衡 古诺均衡 利润、产量、价格、消费者 剩余数量都居于中间(古诺 均衡利润为[24-6]X36=648)。
1.卡特尔模型 .
• 卡特尔模型是指几个寡头垄断厂商之间达成 协议(公开的正式协议即卡特尔),共同控 制产量和价格。 • 最著名的国际市场上的卡特尔 (Cartel) 是石 油 输 出 国 组 织 ( The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ation Countries, OPEC), 它通过联合限产来提高石油价格,从而提高 成员国的利润。我国不同行业的自律价行为 也有串谋性质。
1.卡特尔模型 .
• 理论上看,卡特尔模型的运作原理与一个垄断厂商在 几个工厂之间分配产量的决策完全一样。这就是: • (1)估计卡特尔总的市场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 (2)估计每个厂商各自的边际成本曲线; • (3)把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水平相加,得到卡特 尔总的边际成本曲线; • (4)根据整个卡特尔总的MR=MC确定整个卡特尔利 润最大的总产量和价格水平; • (5)按照等边际成本原则在各个厂商之间分配产量。 • 卡特尔模型实际运行的主要困难在于:受到法律限制; 产量分配与利益协调;各厂商不守信用的冲动和可能。
二、古诺模型
• 如果厂商A认为B不生产,则A的 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 图形中表示为DA(0),相应有边 际收益线MRA(0),假定边际成本 为常数(MCA),则此时利润最 大化产出为50。如果A认为B产 出为50,则A的需求线左移动50 个单位,标为DA(50),相应有边 际收益线MRA(50),这时利润最 大化产出是MRA(50)与MCA处交点 对应了产量25。依此类推,如 果A认为B产出量为75,它的最 佳产出决策是12.5个;B产出 100或更多时,A产出量应为零。 由于B的产量越大,A均衡产量 越小,A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 它认为(或预期的)B将的产量 的减函数,
四、串谋模型
• 上面对古诺竞争分析结果表明,寡头厂商串谋比竞 争更为有利,因而,寡头厂商具有为利润最大化而 串谋(Collude)的动机。寡头市场结构使串谋成为可 能。当寡头厂商串谋时,它们象一个垄断厂商那样 行动:通过减少产量和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并对 利润加以瓜分。 • 串谋的形式有两种: 协议(正式、公开) —— 卡特尔模型 默认(非正式、私下)—— 领价制模型
二、古诺模型
• 这是法国经济学家古诺(Augustin Cournot)1838 年引入的一个简单的双寡头模型。假定两个厂商生 产同样的产品并都知道市场需求,各厂商必须决定 生产多少,并且它们同时作出决策。作产量决策时, 各厂商必须考虑它的竞争者,因为对手也在考虑产 量决策,并且它能够得到的价格将取决于两个厂商 的总产量。 • 古诺模型实质是各厂商将它的竞争者产量看作固定 的,然后决定自己生产多少。 • 下面说明:这时厂商A的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是它认为 (或预期的)厂商B将生产的产量的减函数。
第八章 寡头垄断与定价策略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传统的寡头理论模型 博弈论与策略行为 有垄断势力企业的定价策略
第一节 传统的寡头理论模型
• 一.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
• 现代市场经济中生产集中的趋势十分明显,多数工业 产品是由寡头垄断厂商生产的。如果产品同质,称为 纯寡头垄断;产品有差异则称为有差别的寡头垄断。 • 1.少数厂商控制了大部分市场供给,每个厂商的市 场份额都很大。 • 2.存在进入壁垒。如规模经济、投资规模等。 • 3.厂商之间的经营决策具有相关性,不独立。 • 4.存在厂商之间串通和共谋的可能性。 • 5.厂商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 6. 理论描述困难,模型很多。
QA 100
75 厂商B的反应曲线QB*(QA) 厂商A的反应曲线QA*(QB)
50
古诺均衡点
25 12.5
25
50
75
100
QB
二、古诺模型
• 现在用一个简单的数字例子来求解古诺均衡的产量分配,并讨论 它与竞争均衡,串谋均衡的区别。从而使我们加深对寡头既竞争 又串谋性质的理解。 • 假定双寡头面临市场需求曲线:P = 60 - Q ;(Q = Q1 + Q2); • 同时设 MC1 = AC1 = MC2 = AC2 = 6。 • 先求厂商1反应曲线: • TR1 = PQ1 =(60 - Q)Q1 = (60-Q1 - Q2)Q1 = 60Q1 - Q12- Q2Q1 • MR1 = dTR1/dQ1 = 60 - 2Q1 - Q2 • 由MR1 = MC1 = 6 解得厂商1反应函数为:Q1 = 27 - Q2/2 (1) • 用类似方法求TR2和MR2,解得厂商2反应函数为:Q2=27-Q1/2(2) • 古诺均衡解是(1)和(2)的方程组解:Q1 = Q2 = 18;即Q=36。 • 古诺均衡价格为:P = 60 - (18 + 18) = 24。
1.卡特尔模型:粮食禁运的案例 .
• 国际粮食市场特点之一是出口由美、澳、加、欧共 体、阿根廷等国家占绝大部分,美国常占到一半左 右,具有寡头垄断特点。20世纪70年代未期到80年 代,苏联、日本、中国是最大粮食进口国。由于美 国在出口国中居于龙头老大地位,并且主要出口国 大都是美国盟国,因而美国长期有一种“粮食武器” 理论,相信如果主要出口国在美国领导下联合起来 对某国的粮食商业进口实施禁运(Embargo),能 够达到特定政治或外交目的。这种禁运虽然与一般 市场条件下的寡头目标存在差别,但它同样是通过 寡头之间协调串谋来影响交易数量和价格,因而与 卡特尔勾结具有可比性。
1.卡特尔模型: 粮食禁运为何失败? .卡特尔模型 粮食禁运为何失败?
• 第四、禁运国犯规行为:加、澳、欧盟并未承诺禁止出口而仅 仅是限制在“正常水平”。但“正常水平”很难界定,结果实 际出口比前几年平均数高出几倍。美国行为亦不是清白无辜, 其间大大增加了对中国的出口。这被加、澳看作是趁机蚕食其 传统市场。意味深长的是,美国在禁运时期出口量反而上升了。 • 第五、国内政治因素:开始时国内有共识,农业集团亦不得不 勉强同意。但后来形势发展证明政策效果不好,农业集团就发 难,提出这个政策牺牲了它们收益,要求补偿。反对派借口攻 击,结果禁运成为卡特政府无能的一个把柄。里根上台首先就 就拿它开刀。 • 对美国人,这是一次失败教训。美国学者总结:“使用粮食武 器更可能危害而不是实现美国的利益。粮食武器是已被试过而 无成效的武器。”这个案例说明了卡特尔勾结的可能性,同时 也显示了其成功的困难。
• 1.两条需求曲线:根据竞争 折拐的需求曲线模型 对手对厂商调整价格是否作 三.折拐的需求曲线模型 出反应,寡头垄断厂商面临 两条需求曲线。平坦的d代表 竞争对手不反应,陡峭的D P 代表对手反应。 • 2.假设 厂商提价时竞争对 手不提价,d起作用;厂商降 价时竞争对手降价,D起作 d 用。形成了折拐的需求曲线 E dED E MCi • 3.间断的边际收益线:与折 P* MRd 拐的需求曲线dED相对应, 厂商的MR曲线分为两段。 • 4.价格刚性:由于MR曲线 间断,在生产成本变化不大 D 的条件下,厂商利润最大的 产量和价格水平保持不变。 Q MRD